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静心 > 7人,要学会在孤独中成长
7人,要学会在孤独中成长
作者:墨竹   |  字数:1701  |  更新时间:2016-07-19 16:49:56  |  分类:

社科心理

人之所以感到孤独,就是因为对现实太依赖。从与人结伴的欢欣鼓舞中退出,突然一个人独处,触景伤情,孤独与空虚时常袭上心头,都在情理之中。可也许有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觉孤独会像潮水一样退却,透过书房的窗户,可以窥见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你开始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习惯了学习与思考,这大概就是成长的开始。

生活中,有的人外冷内热,看似默不作声,实则孤独难耐。每当黑夜来临时,寂寞、迷茫、困惑就会随之而来,让人无处逃遁、不知所措,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面临这种境况,大部分人的选择不外乎两种:一是积极面对,二是消极逃避。只是因为无法静心面对,越逃避反而越陷越深,麻木不仁。

如果静下心来思量一番,就不难发现:其实决定孤独的,从来都不是他人与环境,而是人们自身。学会忍受孤独,享受孤独,在孤独中学会思考,反而会收获不少。不要因为找不到倾心交谈的人而心浮气躁,更不要因为孤独寂寞而乱了方寸。一个人的时候,需要耐得住寂寞,更需要静心,因为让人趋于成熟的一切条件都已具备。

20世纪70年代末,初中毕业的韩龙吉被安排到县里的供电所工作。三十多年来,他购买专业书籍500多本,写下了29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韩龙吉还给自己定了“三不”铁规,即写不完当天的工作总结不放过,每天不读书不放过,当天的疑难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每天晚上,别人嗑瓜子、看电视、喝啤酒、聊趣事,他却一个人坐在车间,蜷着身子一学就是三个多小时。为解决一个疑难问题,他有时起早贪黑,乘火车去省电科院请教专家,来回800多里路程,当日赶回,第二天早上接着上班。

2009年,韩龙吉主持开发了“降低变压器油取样的操作误差率”技术成果,解决了油务专业无法密封取样的难题,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并在2010年获得山东省科技创新奖。

一个初中毕业生竟然获得了发明专利,记者采访时惊讶地问:“你天天钻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地鼓捣,不觉得孤独吗?”韩龙吉答道:“我不知道孤独的感觉是怎样的,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孤独,我想它也是一朵思想之花!”

对于一名一线的操作工人而言,谁都想出人头地,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技高一筹。可是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很少有人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孤独的考验。

很多时候,一个人独处,可以生发出灵感,让身心更快地进步。人世间,有些事必须要一个人去面对,有些路必须要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睡前躺在床上,静心冥想,在黑暗与沉寂中放松身心,时间久了,你必然会体会到孤独思考的快乐。人只有在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时,才会真正成熟,才会在不可能中创造出可能。

当一个人顶着暴风骤雨,一寸一寸在逆境中跋涉时,孤独就成了一面会反光的镜子,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人生反倒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孤独与寂寞,增长了人们求知的欲望,增强了人们必胜的信心。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没有命中注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拗。在这个崭新的世界面前,人们渐渐忘记了孤独,像所有新生的事物一样,迅速地成长、壮大。

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一切的苦难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孤独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时它也会成为一个特别的信使,在适当的时候不期而来,也在适当的时候悄然离去。有一天当你发现自己不再盲目地与别人厮混,而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那么独处也就变得充满意义,成长自然有迹可寻。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相信孤独的力量,内心无法平静,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自己。任何一个心智成熟的人,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人只有在静心的状态下,才有机会直面和审视自己的心灵。孤独,从来都不是偏居一隅,而是要在心灵深处留有空隙。对于真正的赢家而言,承受孤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有助于他与生活拉开距离,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来诠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寂寞的人,最怕内心空虚,即便去找朋友狂欢,或是躲在角落里喝闷酒,也只是如无头苍蝇一般,满足于一时的宣泄。唯有消除内心的烦躁,遵从自己的意愿,做自己需要做的事,静心地审视自己、直面现实,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