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最经典的收藏常识 > 红山C型玉龙
红山C型玉龙
作者:盛文林   |  字数:4449  |  更新时间:2016-07-19 15:51:09  |  分类:

儿童教育

1鉴定古玉器的基本特征

器形(形制)——种类和名称,如礼玉中的玉琮,饰玉中的玦。

纹饰及特征——如云纹、谷纹、兽面纹、蟠螭纹、秋山。

玉质——玉石成分及其产地。古玉器的玉质主要有:绿松石、玛瑙、岫玉、独山玉、碧玉、软玉(含和田玉)、翡翠。

工艺——阴线刻、阳线刻、浮雕、浅浮雕、高浮雕、半圆雕、圆雕、镂雕、透雕等。

2了解玉器作伪的基本方法

在我国,玉器作伪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南宋时,已形成颇具规模的仿古玉系列,伪制古玉成了专业。明代,一些人为牟取暴利,社会上各种伪造文物大量出现。

传世古玉中,真赝混杂,是古玉辨伪中最难的一方面。墓中出土的古玉,也并不一定是与死者同时代之物。故应该了解玉器作伪的基本方法,在鉴定玉器时注意辨伪。玉器作伪,一般是用当时的玉器来仿制古玉器的沁色。

沁色:埋入地下的玉器,一定时间后,受其他物质的浸蚀,会产生一些颜色的变化,玉器行家称之为“沁色”。

玉器作伪的主要方法

(1)煨头:将玉器用火烧烤,变为灰白色,仿“鸡骨白”沁色;古玩家称“伪古灰古”。有烧制的细裂纹。

(2)羊玉:将优质玉器植入活羊腿中,数年后取出,产生血色纹理,仿传世古玉。

(3)狗玉:将玉器放入刚杀死的狗腹内,数年后取出,产生土花斑纹。

(4)梅玉:将质差的玉器,用乌梅水煮,再用提油法上色,冒充“水坑古”。

(5)风玉:玉器经浓灰水和乌梅水煮后,乘热取出,置风雪中一昼夜,产生冻裂纹,冒充古玉中的牛毛纹。

(6)叩锈:用铁屑拌玉器坯料,用热醋淬火,放入潮湿地下十数天,取出后再埋入交通要道地下数月,取出,产生橙红色桔皮纹。

(7)提油:用硵提之法使玉器上色。如硵砂提。

(8)老提油:北宋,用一种红光草汁加少许硵砂,腌于玉器纹理中,再烧烤,使玉器纹理内产生鸡血红。

(9)死玉:埋入土中的玉器,遇金,变黑滞干枯,像水银沁。

(10)造黄土锈法:将玉器涂上胶水,埋入黄泥土中,产生黄土锈。

(11)造血沁法:将玉器埋入猪血和黄土混合的泥中,较长时间后,产生黄土锈血沁色。

(12)造黑斑法:水煮、火烤、抹醋等,产生黑斑。

3玉器辨伪

玉器辨伪,主要是指辨别、鉴定玉器的玉质和时代。即某件玉器是玉?非玉?是哪个朝代的?

主要依据有:

(1)据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分析

若发现某种玉器早于古籍记载的年代,则可能是伪品。如周礼一书中对玉礼器的形制、用途有详细的记述;唐代典籍中所述的玉带制度,记载了一些玉器的产生时代、形制与规格。

(2)据经验判断

如据古董商、古董收藏家的经验。虽然有的可能没有理论依据,有的常不是珠宝专业术语。

(3)分析玉器的雕琢工艺和艺术风格

玉器作伪往往注重形制和颜色,而不注重工艺和艺术风格的作伪,或很难模仿。如果一件玉器的工艺特征和艺术风格与所述的时代不符,则可能是伪品。如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琢制工艺粗糙,厚度不均,孔洞有对钻的痕迹,棱角不分明;而用现代工具琢制的,则很难模仿。

(4)据考古出土玉器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近代科学发掘的墓葬,其时代是可以判定的。可据出土玉器的特征,建立玉器发展演变的标样。

(5)据历代玉器总体风格特征来分析比较

包括玉器的种类和品种、纹饰、工艺等方面的特征。特别要注意玉器的始作期、流行期、衰微期、消失期。

(6)对出土玉器还可借助碳同位素法测年

碳同位素测年一般不超过五万年,最大限度是七万年。

(7)古玉器的一些标志特征

玉质:据研究,迄今,内地(中原地区)出现新疆和田玉玉器从商代开始;翡翠玉器出现于清朝。

纹饰:兽面纹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时期;神人兽面纹是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如良渚文化;谷纹起自战国中晚期,流行于战国晚期及两汉;云纹始见于商代,盛行于商周;凤鸟纹出现于西周,等等。

品种:玉制工具见于春秋及之前;葬玉始自战国,明显出现于西周及以后,玉衣仅见于汉代;礼器和仪仗器基本见于汉之前;牙璋仅见于商代;琮出现于东汉之前,长管形玉琮流行于良渚文化;玉带钩始见于战国早期,盛行于元、明代;玉带板起源于南北朝;玉带见于唐代;玉飞天出现于唐代;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山子始于明朝;文具、酒具始于唐宋。

工艺: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内孔有对钻的痕迹,边缘粗糙、刺手,板状厚薄不均,斜刻见于西周,春秋后极少。汉八刀是汉朝的特征。

龙的造型和工艺:C形龙见于春秋及之前;头上有毛发的龙见于宋及之后,弓形和W型龙流行于春秋战国。

唐代的工艺风格是浅浮雕。

元代的雕刻风格是深凸雕和碾磨的结合。

文房清供收藏常识

所谓的“文房清供”是指在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的基础上,出现的一些辅助用具。它们也是古代书案上清雅的实用陈设品。“文房清供”实际上是一种泛称,它的起源比较早。据说在秦汉时期,“文房清供”就开始出现了,唐宋得到不断的发展。明清以后,“文房清供”更加充实完善,用具种类非常丰富。作为一类实用器具,它们都是根据当时文房案头的需要而出现的。

笔筒

笔筒

笔筒一向颇得文人雅士的青睐。其前身是早在唐代就大量使用的笔船、笔床和笔搁。明代以后,笔筒开始大量兴起,至今盛而不衰。文人雅士总喜在画案、书桌上摆放笔筒。其精巧古朴,一直也为藏家所钟爱。

笔筒虽是文玩小器,若要细心收藏,也可形成系列,蔚为壮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材质之间判断价值高低的标准也各不相同。除了关注笔筒本身的质地外,如木质笔筒中紫檀、黄花梨,玉质笔筒中的白玉等,最重要的就是雕工。譬如在中国嘉德的2003年秋拍中,明著名制笔筒大家朱小松制作的“归去来辞图”笔筒的成交价为110万元,显然雕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笔筒的价值。如果一只笔筒既有好的材质,又有极佳的雕工,创出高价是很自然的事。

除了上面提到的材质外,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数量最大的要算瓷质笔筒,其中又尤以清康熙的青花笔筒为最多,清其他时期的笔筒以及明代的青花笔筒也经常出现在拍卖会上。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还有一点对于所有的笔筒都适用,那就是笔筒的器形要特别。一般来说,笔筒造型多为圆筒形,当然也有梅花、葵花、六方、四方等器口。

笔筒的装饰方法较为繁多,有刻、镂、雕、绘等,瓷笔筒则又分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就瓷笔筒而言,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极少,天启、崇祯时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直口,平底,束腰。康熙时瓷笔筒到达鼎盛,品种极为丰富,釉色、造型、画意笔法、题字最为讲究。而木制笔筒以紫檀木、黄花梨木、沉香木等为贵。明代木雕笔筒大都简朴大方、花纹疏密有致;清代则纹饰繁缛,借鉴了牙雕、竹雕、漆雕等技巧,雕刻精细。

笔筒的收藏最好能按不同材质有选择的进行。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瓷质笔筒当以清早中期为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乾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需要收藏者分外留心。

笔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既有艺术价值又有使用价值。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笔筒的收藏市场将更加广阔。

笔筒与雕刻名家

黄花梨笔筒

竹笔筒是清代最为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笔筒。我们从早中期几位著名的文人竹刻名家吴之璠、周颢、潘西凤、邓渭所制笔筒来透视一下清代笔筒的整体情形。

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嘉定人,活跃于康熙年间。所制笔筒从技法上可分为两类:—是继承明代三朱雕镂法,用深刻作高浮雕,深浅多层。此类深刻高浮雕笔筒在清代早中期较为多见;二是摹仿龙门石刻的浮雕法,创制出“薄地阳文”,即去地浮雕法,金元钰竹人录云:吴之璠“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由于吴之璠深明画理,故能在薄地阳文有限的高度上,表现出画面的远近、层次和透视感。吴之璠另一手法是在笔筒的局部浮雕纹样,其余部位则去地铲除,留下大片空白(妙用中国书画“留白”特色),也有在空白处刻字题诗落款的,这样就在笔筒上形成一边景物,一边文字的格局。

周颢(公元16851773年),字晋瞻,号芷岩,又号雪樵、尧峰山人、芷道人,晚号髯痴,嘉定人,为清雍乾时期的竹刻大家。周颢既是竹人又兼画师,上海博物馆就同时收藏有周颢的竹刻与书画。周颢所制笔筒常以山水、竹石为题材,并且以阴刻为主要技法,刀法纯熟,能以一刀表现纹理的宽窄、长短、深浅,极具画意。笔筒画面的布局有两种形式:一是通景,多为山水题材;二是一边景物,一边文字布局。

潘西凤,字桐冈,号老桐,浙江新昌人,寓居扬州,刻竹于清雍乾年间,潘西凤善以各种技法雕镂笔筒,浅刻、深刻及留青皆佳,所制留青笔筒晕褪变化,如墨分五色,精妙绝伦。又如竹根笔筒(广东民间工艺馆藏),以竹根数节琢制,保留竹根的天然外形,盘根错节,虫蛀斑痕,极尽自然之妙。

邓渭,字德璜,亦作得璜,号云樵山人,嘉定人,活跃于清乾嘉时期。邓渭善镂花卉、人物,更长于刻字,浅刻行楷,书迹秀劲,工整雅致。上述四位为清代早中期最著名的刻制笔筒大师,所制笔筒既有继承明代刻法的作品,又有创新技艺。以他们为代表,清代早中期竹笔筒的风格是:技法上,深刻高浮雕、浅浮雕、薄地阳文、留青、深刻、浅刻等无所不备、无所不能;题材上,山水人物、庭园楼阁、花卉竹石、行楷文字等题材成竹于胸,并能以刀代笔,笔到意至,令后世只能望其项背,为中国笔筒发展史上之高峰。

乾隆以降至清末,竹刻制品由以笔筒为主演变为以臂搁、扇骨为多。笔筒雕刻之法也有所变化,深刻高浮雕、浅浮雕、薄地阳文、深刻等已极为少见,浅刻与留青是此时的两种主要技法。总体情况是,此时笔筒无论在技法还是题材上都趋于简化。

笔筒鉴别

老笔筒虽是古玩收藏中的“小器”,但在市场已渐成气候,仿制品也非常多,有些甚至在材质上造假。初入此道者,当谨慎从事。

1竹质笔筒鉴别

由于明清笔筒名家的作品大多价格惊人,为利益驱使的造假就接踵而来。赝品仿造刻款,尤其是名家的款识,比较常见。一般来说,真款刻写自然流畅,秀中有骨,刚而不板,无矫揉造作之感,突出作者自我风格。伪款则笔画呆滞,下刀乏力,与原作者风格不符,有的虽形似却无灵气。

竹刻的色泽也是鉴定的一方面。年代越久的制品色泽越深,呈暗红褐色、深棕色、灰褐色等,但又因经多年不断摩挲,器表“包浆”莹滑光润。然而是年代较近的制品或新器色泽较淡,呈浅黄色等。作伪者常将新器加以染色,冀求获得与旧器相同之色泽,但人为模仿浮而不沉,与自然色泽终究有所不同,经仔细辨别,不难看出。

2材质的鉴别

紫檀笔筒

由于黄花梨、紫檀等为材质的笔筒价格的一路攀升,使得一些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采取各种方法作伪。冒充黄花梨一般造假者多用越南花梨木冒充海南黄花梨木,或者用新料冒充老料。而冒充紫檀者通常采用旧筒新工的方法,即利用旧的素紫檀笔筒,重新加工雕刻,牟取高价。再如用其它木材仿冒,将其它木材用颜料染深,并在底部暗藏少量金属,以增加手头重量,冒充紫檀,收藏者应注意鉴别。

笔筒从明末至清一直盛而不衰,成为古代文人墨客们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如今,精美的老笔筒早已成为收藏市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