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最经典的军事常识 > 第五章 火炮(2)
第五章 火炮(2)
作者:盛文林   |  字数:3806  |  更新时间:2016-07-18 14:36:26  |  分类:

儿童教育

六、固定火炮

二战德军380毫米岸防炮

安装在固定基座上的火炮。由于固定火炮的重量无须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在固定火炮中可以有弹道示性数高的大口径火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固定火炮主要装备在陆地、海岸(濒海)要塞中。在现代条件下,固定火炮可以装备于筑垒地域以及海岸炮兵。在发射阵地上固定火炮可以设置在暗堡、侧防暗堡、炮塔、钢帽堡内,或者暴露配置。筑垒地域的火炮通常安装在防御工事内的平台式或基座式炮架上。这种火炮在有限的射界内以直接瞄准射击遂行射击任务。海岸固定火炮以单个炮兵连或炮兵连群为单位安装在一定的海岸(海岛)地段上。按构造,海岸固定火炮分为炮塔式和暴露式两种。射击通常从遮蔽发射阵地实施,使用现代化射击指挥仪器、雷达、光学测距机保障射击。

七、自行火炮

美军新一代非直瞄(NLOSC)自行火炮

装在自行底盘上的火炮,用以在战斗中直接随伴坦克和步兵,遂行炮火支援快速兵团和同敌坦克作斗争的任务。自行火炮几乎同坦克同时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诸兵种合同战斗要求对冲击分队进行不间断的火力护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行火炮使用得特别广泛,首先是把它用作同火力威力和装甲厚度不断增强的坦克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为了有效地同坦克作斗争,自行火炮的口径通常比坦克炮口径大。在战争条件下制造这种自行火炮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将火炮装在现有的坦克的底盘上。自行火炮的武器通常不是安装在活动的炮塔上,而是安装在固定的车体(战斗室)上。自行火炮比坦克低,在很多情况下,其重量和机动性与坦克一样时,具有较厚的装甲防护。自行火炮通常在坦克炮有效射程以外以直接瞄准实施射击。由于火炮装在固定车体上,方向射界的角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大降低了火力机动性。与坦克相比,自行火炮变成使用范围较小的战斗车辆。

自行火炮按重量分为轻型(20吨以下)、中型(40吨以下)和重型(40吨以上)三种;按火炮类型分为自行加农炮、自行榴弹炮和自行榴弹加农炮;按布局分为战斗室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按装甲防护程度分为全装甲式(封闭式)和半装甲式(半封闭式或敞开式)。半封闭式自行火炮的战斗室没有掩盖;敞开式自行火炮没有战斗室,火炮直接安装在车体平台上,炮手由装甲防盾防护。

战后时期,作为现代地面炮兵基础的,主要从遮蔽发射阵地射击的自行火炮(自行加农炮、榴弹炮、无坐力炮、迫击炮、火箭炮)以及同敌坦克和低空飞机作斗争的自行反坦克炮和自行高射炮得到了广泛推广。

八、自行反坦克炮

二战德国“犀牛”自行反坦克炮

即反坦克歼击炮,用于摧毁坦克和其它装甲活动目标的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是由威力强大的火炮和自行车体(可利用坦克、履带牵引车、装甲汽车的底盘)组成的炮兵战斗车辆。根据行动部分的结构,自行反坦克炮有履带式、半履带式、轮式和轮履合一式。按结构分为全装甲式(封闭式)和半装甲式(半封闭式、敞开式);战斗室前置式或后置式;炮塔式和非炮塔式。

自行反坦克炮的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起落部分有装甲防护,反后坐装置配置特殊,使用护拦、退壳筒、送弹机和将弹药送至装填线的输弹机,装有炮膛抽气装置和战斗室排烟装置。为了减小战斗室和整个自行火炮的尺寸,设计火炮时要使炮身在发射时的后坐长度达到最小值(200—400毫米)。为此,采用高效能的炮口制退器,为了增加后坐部分的重量采用重炮尾。护拦能防止乘员在火炮后坐时受到炮尾的撞击。在护拦后壁上通常装有退壳筒和便于装填的起落槽。携行的弹药紧密地排列在战斗室内。携行的弹药基数依火炮口径、全弹重和自行反坦克炮的体积而定。例如,美M56式9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弹药基数是29发,联邦德国9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弹药基数是51发。

现代自行反坦克炮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是:口径90—105毫米;弹丸重(穿甲弹或空心装药破甲弹)10—15公斤;初速800—930米/秒;有效射程1500米以下;战斗状态重75—23吨。最常见的自行反坦克炮有德国9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美国“蝎子”M56式9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奥地利“K”式10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九、高射炮

中国台湾装备的40毫米高射炮

一种用于对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也可以用来毁伤地面目标和水上目标。高射炮,按口径可分为:小口径高射炮(20—60毫米)、中口径高射炮(60—100毫米)、大口径高射炮(100毫米以上);按构造特点可分为:自动高射炮和半自动高射炮。

自从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防空导弹综合系统以后,中口径和大口径高射炮的作用已开始降低。各国军队都改进了双管、四管和六管小口径自行高射炮,配备了搜索目标和测定目标坐标的雷达、解算装置和火炮自动瞄准仪。现代小口径高射炮的特点是:射速大(一个身管每分钟约1000发),射击精度高,瞄准速度快(每秒钟约90。)机动性好(运动速度每小时约50—60公里),越野能力强。使用射击指挥仪能在最短时间内准备好射击诸元,在任何气象条件下,无论昼间或夜间,均能毁伤空中目标。现代小口径高射炮都是自动高射炮,可以实施长点射或短点射以及单发射击。火炮对目标的瞄准,既可用指挥仪或半自动瞄准装置控制的动力随动传动装置进行,也可用人工装定指挥仪诸元或直接使用瞄准具进行。对空中目标射击时,通常使用带有自炸装置的着发穿甲燃烧弹和着发杀伤爆破弹,如未命中,即可自炸。高射炮炮弹的初速为800—1200米/秒。自动高射炮的主要部分有:火炮自动机(包括带炮口制退器和复进机的炮身、带加速机和拉紧器的炮闩与炮身托环、压弹机、带输弹机和驻退机的摇架);带炮床、瞄准机构和平衡机的炮架;电力(或液压)随动传动装置和自动高射瞄准具。小口径高射炮现正朝着提高火力、机动性、可靠性及加快行军战斗转换的速度的方向改进。

十、自行高射炮

中国自行高射炮

高射炮的一种,它是一种装备有一个或数个高射炮炮身,并配有共用的瞄准装置和射击指挥仪的炮兵战斗车辆。主要用来歼灭以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的低空目标,也可用来毁伤地面目标。现在不少国家的陆军防空分队都装备有这种火炮。

十一、舰炮

舰船装备的一种海军炮,用于摧毁水面、岸上和空中目标。有炮塔式、护板式和暴露式三种。舰炮使用可靠,维护简便,可对空、对海、对岸射击,是舰艇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舰炮还在不断改进,如提高射击指挥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射速和射击精度,减少火炮重量,缩小火炮尺度。

十二、深水炸弹发射炮

深水炸弹发射炮

水面舰艇对潜艇和鱼雷发射火箭式深水炸弹的装置。按其工作原理分为气动式和火箭式两种。

深水炸弹的发射可由专用计算仪器根据声纳或其他搜索器材和目标指示器材所提供的数据自动进行控制。深水炸弹装药重达100公斤,用专门的引信在设定深度或目标附近引爆。

发射炮身不后移(后座)的动力反作用火炮系统。不后座的原因在于:发射瞬间抛射药的火药气体不仅通过炮口溢出,而且还通过炮尾的喷管后喷。结果产生一种抵消后座力的反作用力。

十三、多管火箭炮

俄罗斯“龙卷风”多管火箭炮

发射涡轮火箭弹的齐射火炮。1941—1942年德国为使用军用毒剂研制了多管火箭炮,因此曾称为化学火箭炮。多管火箭炮是由5—6或10个滑膛身管和炮架组成的,通常从炮口部装填,也有些火箭炮从炮尾部装填。牵引式多管火箭炮装在单轴轮式车体上,自行式的装在履带车底盘上。多管火箭炮的弹药基数包括有爆破弹、燃烧弹和发烟弹。

十四、“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称。当时这种新武器的射击效率高,外形不寻常,齐射的声音独特,因而驰名前线。那时由于保密的原因,没有称呼火箭炮的牌号。但是在发射架上标有以字母“”表示的工厂(以共产国际命名的沃罗涅日工厂)牌号。很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在操作该炮的战士中间就出现了“喀秋莎”这个随意起的名称,并且迅速在军队中传播开来。

十五、迫击炮

迫击炮

使用迫击炮弹实施曲射的一种带有坐钣的火炮。它是毁伤开阔地上和掩蔽地内(掩体内、堑壕内、高地反面斜坡上、地褶内等)的敌人有生力量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破坏各种野战工事的威力强大的火器。迫击炮的特点是:射速大,具有足够的射击精度,重量轻,结构简单,射击准备简便,在任何天候下、在起伏地和难以通行的地形条件下使用都可靠,而且不易发生故障。迫击炮弹飞行的弹道曲率大(炮身的射角为45—85),因此能歼灭枪械、火箭筒和无座力炮低伸火力所不能杀伤的遮蔽目标;从深凹的掩蔽地(壕沟、峡谷)、森林进行射击和实施超越射击。迫击炮主要装备陆军的分队和部队。按装填方式,迫击炮分为前装迫击炮和后装迫击炮两种。中、小口径(从50毫米至120毫米)迫击炮从炮口装填,大口径(大于120毫米)迫击炮从炮尾装填。按炮身结构,迫击炮分为滑膛迫击炮(占大多数)和线膛迫击炮(如美国的1067毫米迫击炮和法国的120毫米迫击炮)。按运输方式,迫击炮可分为便携式(分解后由炮手搬运)、车载式(用汽车或装甲输送车载运)、牵引式(用牵引车牵引)、自行式(安装在履带式或轮式车体上)和驮载式(在山地使用驮畜驮运)。

1904年9—10月,俄军建造了世界上第一门迫击炮,并用于旅顺口防御(长杆超口径迫击炮弹弹重115公斤,射程为50—400米,炮身射角为45—65)。其他国家军队吸取了使用迫击炮的经验,也开始研制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在阵地战时期,迫击炮获得了广泛的使用。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