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最经典的经济学常识 >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作者:盛文林   |  字数:5197  |  更新时间:2016-07-18 09:53:25  |  分类:

儿童教育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如微观部分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厂商均衡,宏观部分的国民收入均衡,都贯穿了均衡分析思路。作为一个系统,社会经济内部诸因素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均衡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是很自然的。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于1933年发表动态经济学中的扩散问题和冲击问题一文中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但时至今日,经济学界常常将二者混淆在一起,导致许多纠缠不清的是非争论。对此,张建华先生提出了如下观点:

静态分析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以某些经济变量为自变量(不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组合选择分析,其中自变量与函数的不同取值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和前后演替关系。这种分析体现的是机械论思维方式,它假定其他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在此前提下,孤立地研究可变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某种铁定不变的精确关系。

如以需求定理为例,假定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有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在变化,其中价格为自变量,商品需求量为函数。一般的规律是,当商品价格比较高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少;当商品价格比较低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大。这就属于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过程演化分析,其中不同的变量状态之间是一种生长生成、演替进化关系,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前因后果关系。这里体现的是系统论和随机概率论思维方式,它将各种相关因素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考虑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它们各自以及它们共同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并非铁定不变,而呈一种概率关系。例如,仍以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来讲,若用动态分析,就是首先搜集若干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销售量)数据,建立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时间序列,从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然后进一步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最后再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可能使人大吃一惊:当商品价格较高时,商品需求量也较高,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商品需求量也较低,二者呈同方向变化,民间俗语称之为“买涨不买跌”,与上述需求定理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结论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没有错,只是分析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罢了。

一般地,静态分析的结论既不能用动态资料来证实,也不能用动态资料来证伪。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字描述上,静态分析常常给人以动态的错觉,如“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引起需求增加,供给减少,逐渐趋于供求均衡;反之,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会促使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最后也逐渐趋于供求均衡”这一段话,乍一看,商品价格、供给和需求都在变化,似乎是动态分析,但实质上是静态分析,其中价格与需求量取值的变化与时间无关。与此同时,动态分析到最后,通过对主要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作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处理,建立起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形如Qd=10003P等,似乎是静态分析,但其实是动态分析,其中价格P本身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从而需求量Qd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普遍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以及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等,都是静态分析方法的杰作。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Marginalanalysis)是19世纪后期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CarlMenger,公元18401921年)、维塞尔(FreidrichvonWieser,公元18511926年)、庞巴维克(EugenB&oumlhmBawerk,公元18511914年)等人开创的,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普遍应用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例如,在小麦地里施用化肥,施肥量少了,产量上不去;施肥量多了,可能使麦苗致病,甚至可能将麦苗“烧死”,导致产量下降。那么,施多少化肥才合适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一般的做法是,将一块试验田分成若干试验小区,各试验小区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只是施肥量分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然后观察比较各试验小区间小麦产量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的增加呈什么规律,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施肥量和最佳的小麦产量,这就是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并列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之一。

注意:边际分析只适用于存在极值的函数关系。如函数单调递减,或单调递增,或呈正比例关系等,就不适用边际分析。

环境分析

“环境”被定义为一个事物从中产生并影响这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所有周围因素的综合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其物质和能量都来自其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从而事物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周围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说到底无非都是事物内部的能量和物质在发生变化。这就是“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据此,一个事物只有联系它所处的环境,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如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政策的正确性,从理论上来讲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体现。再打个比方来讲,好比一颗鸡蛋,单独拿来,无论怎样颠来倒去地观察和测试,都搞不清它的来历。但只要抓一只母鸡过来,一切便轻而易举,迎刃而解:鸡蛋是母鸡生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状态下,随着世界各国日益加速开放融合,传统内因论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我们应当及时更新观念,代之以全新的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才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实际的、对外开放的哲学理论。

系统分析

19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公元19011972年)提出“机体生物学”,强调生命现象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举例来讲,一台拖拉机由许许多多个零件组成,每个零件都可以拆下来,拆下来之后,每个零件还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零件,这些零件重新组装起来,还是一台完整的拖拉机,像这样“部分可以脱离整体单独存在”就是机械论的观点。显然,这种机械论的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生命现象的,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是,一只手被砍下来,虽然仍然叫做“手”,但实际上作为一只手的生命机能已经完全消失了,也就是说,部分不能脱离整体单独存在,这就是系统论的观点。1947年贝塔朗菲把系统论观点进一步推广到一般情形,提出了“一般系统论”。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这是一般系统论的代表作。

目前,系统论思想在经济学界已经引起广泛注意,但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系统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般经济学家还是习惯于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假定其他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结果表明随着该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起初递增,随后转为递减,直至变为负数。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机械论分析。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认为产量的变化与其他条件无关,这就无法解释边际产量为什么会由“递增”转为“递减”。对此,只有使用系统论思想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系统方法,最重要的是形成“系统结构观点”,要看到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事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共同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

随机概率分析

随机概率分析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依据一定的概率发生的随机过程,这就是“随机概率原理”。从理论上来讲,事物都是无限可分的,也就是都具有“粒子性”,其中每一组成元素(即粒子)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宏观总体上整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同时,事物内部组成元素(即粒子)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即具有“波动性”,从而又使整个事物的运动具有某种规律性。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事物的运动具有随机概率性。具体到现实经济生活来说,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消费者、厂商以及各国政府,他们的经济行为,无论从单个来看,还是从宏观总体来看,都是某种随机概率过程。全部经济学概念和原理都只能理解为某种经济现象或过程发生的概率,这是正确理解经济学规律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讲,目前在经济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还是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除了孤立地看待各种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精确”地、“僵死”地看待事物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状态,结果只能在随机变化的现实面前四处碰壁。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当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就确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但实际上,商品价格的形成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消费者参与的随机过程,始终在不停地波动,并不存在一个确定不变的均衡价格。

历史分析

历史分析是非西方经济学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学术界也有人提倡。但到底什么是历史分析,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

历史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1)任何事物都是某种历史存在,都有其发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历史过程。(2)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3)只有通过历史的研究才能真正科学地阐明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4)历史的研究意味着对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系统地进行研究,不能割断历史,片面地研究。(5)必须将事物放在它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研究,既不要用古人的标准判断今人的事情,也不要用今人的标准判断古人的事情。

例如,在评价原始农业生产水平时,人们常常讲:“原始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这就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它实际上是以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作为标准,来判断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严格来讲,二者没有可比性。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原始农业在它所处的历史时期,相对于采集、狩猎来讲,是一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再如,目前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搞计划经济弄得民穷财尽,80年代以后逐渐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国民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这表明计划经济搞错了,市场经济搞对了。这实际上就是以当前的标准看待当年的计划经济,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从历史观点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积贫积弱,在国际上则相当孤立,在此种条件下,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加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近乎无偿地从农民手里取得农产品,支持工业建设,也就只能走计划经济道路。后来,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才能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既不应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固守计划经济的观念,反对市场经济改革,也不应借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来否定历史上计划经济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动态分析方法与历史分析方法混为一谈。二者虽然表面上有一些相似之处,都在研究运动和变化,但一般来说,动态分析方法只研究事物的量变或只简单地描述一系列事件的过程及其表面联系。而历史分析方法则着重研究事物的质变,并寻根究底探讨引起事物质变的内在机制,这两种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