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最经典的国学常识 >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3850  |  更新时间:2016-07-15 16:54:21  |  分类:

儿童教育

编年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有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铭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郡人盗墓,得到墓冢的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比当时通用的文字还要古的战国文字,或说“蝌蚪文”,或说“古文”,或说“小篆”,不一而足)记载,史称汲冢书。其中有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史书十三篇,晋人初名之纪年(又称汲冢纪年)。

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遂有初释本竹书纪年,又称“荀和本”。凡十三篇,按年编次,叙夏、商、周三代,接以晋国、魏国排次,而周平王东迁后以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以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止”。初释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魏襄王,汲郡所盗的墓冢应该是魏襄王的。

当时和峤认为竹书纪年起自黄帝,但是这个意见未被采纳,或将记载黄帝以来史事的残简作为附编收录。

由于竹简散乱,而战国文字当时已经不能尽识,因此争议很大。到了晋惠帝时期,秘书丞卫恒奉命考正竹简,以定众议。但是八王夺位,永嘉之乱爆发。卫恒被杀害。其友佐著作郎束皙续成其事,遂有考正本竹书纪年,又称“卫束本”。考正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魏安釐王,汲郡所盗墓冢应该是魏安釐王的。永嘉之乱后,竹书纪年的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传世。隋书·经籍志录有竹书国异一卷,或是后人据此两种本子所作的校记。

历经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初释本、考正本渐渐散佚无存。宋代目录书,诸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已不加著录。

元末明初乃至于明代中期,出现了竹书纪年刻本,其春秋战国部分以周王室纪年记事,与初释本、考正本不同,是为今本竹书纪年。清代学者钱大昕等人指斥其为伪书,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更推断为明代嘉靖年间天一阁主人范钦伪作。

南宋初年,罗泌路史·国名纪戊注曾引纪年桓王十二年事,已不用晋国纪年,除多一字外,与今本全同,据此推断今本最迟在南宋初年出现。

清代学者热衷于训诂考究,其中研究竹书纪年的甚多。嘉庆年间,朱右曾辑录竹书纪年的佚文,加以考证,编成汲冢纪年存真,是为古本竹书纪年。王国维在这个基础上,再辑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范祥雍进一步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1981年,方诗铭综合清代朱、王、范三家著述,重加编次,广为搜集,细致考证,与王修龄等人辑录成古竹书纪年辑证,随书收录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是现今较为完备的本子。

竹书纪年的内容有与传统正史记载不同处,如“(殷)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与史记·殷本纪等以中宗为太戊不同,但与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称谓却完全相合,可见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值甚高。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起,一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学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奉敕编司马光

撰资治通鉴上,共费时十九年。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在这段悠游的岁月里,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了这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记载了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历经十九年编辑完成。该书详近略远,隋唐五代三百七十一年,占全书的40%,史料价值最高。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二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君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资治通鉴全书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后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史评

史通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的编著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

刘知几(公元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门,父、兄都是唐高宗和唐玄宗时的官僚,并以词章知名于世。刘知几因家学渊源,自幼博览群书,攻读史学,后又致力于文学。他二十岁时中进士,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迁为秘书少监,又掌修史之事。当时,由于权贵控制史馆,史官无著述自由,凡事皆需仰承监修旨意,刘知几颇不得志。因此只好“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并以一家独创之学,对于史馆垄断史学表示抗议。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史通撰成。此后,刘知几名声大扬。

史通共二十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各为十卷。内篇有三十九篇,外篇有十三篇,合计五十二篇。其中,属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等三篇,大约在北宋时已亡佚,今存仅有四十九篇。另有序录一篇,为全书的序文。

史通内篇之开卷,即以六家、二体两篇,根据唐代以前史学的体裁,对我国古代史学的源流进行了总结。首先,它将古代史学分叙六家,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总归二体,即纪传体和编年体。然后,对六家、二体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述。

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传、序例诸篇,以具体史籍为例,对纪传史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功用都详细论述。史通反对作“表历”,以为“表历”往往与史传重复,“成其烦费,岂非缪乎?”对于纪传史的志书,史通主张删除天文、艺文、五行三种,而增加都邑、方物、氏族等志。又以为“每卷立论,其烦已多,而嗣论以赞,为黩弥甚”,对各史的“论赞”则多持批评的态度。

在编纂方法方面,史通牵涉范围广泛,包括叙事、言语、题目、模拟、断限、书法、人物、编次、称谓、烦省等十多种问题,均属于撰史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内容,有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史通既总结前史在叙事方面的好经验,又批评各史存在冗句烦词、雕饰词藻的病例,尤其反对骈文入史的做法。

他例举三传不学尚书之语,两汉多违战策之词的例证,反对撰史因袭古人词句,以记述后世言语,而提出使用“当世口语”撰史,以使“方言世语,由此毕彰”的要求。这些主张都有借鉴的价值。

此外,关于史料的搜集和鉴别问题,刘知几在采撰篇作了专门的探讨,以为史家撰述历史,如同“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需要“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成为“不朽”之作。

史通将唐代以前的历史文献,分为“正史”和“杂史”两大类。所谓“正史”,指先秦经、传,唐以前的纪传史和编年史,以及唐代官修诸史;而“杂史”则分为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簿等十种。他在古今正史中,先叙述唐以前正史的源流,从尚书至唐修诸史,逐一介绍各史的作者、成书经过、体例卷帙、后人注补的内容。然后,在疑古、惑经、申左、杂说诸篇中,对唐以前的历史文献,进行全面而具体的评述,并指出其矛盾、疏略之处。

应当肯定的是,史通对我国古代史学作出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为唐代以前我国史论的集大成。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