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最经典的国学常识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2761  |  更新时间:2016-07-15 16:50:27  |  分类:

儿童教育

论语

孔子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的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仁”、“礼”和“中庸”。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的孔子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都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正像文心雕龙·征圣中所说的:“夫子风采,溢于格言。”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了孔子对弟子的高度责任心。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二十一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

孝经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纪盷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的。全书共分十八章。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者的曲解和利用,孝经中许多有价值的内涵被冲淡或掩盖了,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重新认识。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孝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是先秦古籍。孔子门人子夏的弟子魏文侯曾作过孝经传;此外吕氏春秋中的孝行、察微二篇均引用过孝经里的句子。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说:“蔡邕明堂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察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儒家经典如“五经”之易、尚书、春秋等,在先秦均不称“经”,只有孝经在书名内有“经”字。因此,孝经是儒典中称“经”最早的一部。

孝经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以阐述。依其内容,十八章大致可分为四部分。自开宗明义章至庶人章为第一部分,共六章,对孝加以概括性论述,并分别对不同地位的人的孝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阐述。这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内容重要。自三才章至五刑章为第二部分,共五章,主要讲述孝与治国的关系,强调孝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其中的纪孝行章则专论孝子应做之事,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孝的解说。自广至德章至广扬名章为第三部分,共三章,是对开宗明义章中提到的“至德”、“要道”、“扬名”的引申和发挥。因此,这一部分可视为开宗明义章的继续;自谏争章至丧亲章为第四部分,共四章。这部分各章之间内在联系不紧密,而是分别以不同题目,对前三部分内容进行发挥和补充。其中,丧亲章可视为全篇的总结。孝经篇幅虽短,文字不满二千,但内容很丰富,也很深刻。后世言孝之书,其旨很少有能超出孝经的。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

对于生活在家庭中的人来说,孝主要体现在事亲上,即对父母的奉养上。那么怎样奉养才算孝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也就是要以爱敬之心奉养健在的父母,要以哀戚诚敬之心祭奉亡故的父母。子有爱敬之心,则父母乐;子有哀戚诚敬之心,则在天之灵安。这就是孝。

除了直接奉养父母以表爱敬之心外,作为个人,事亲者应具有怎样的修养和品行呢?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这是父母所给,不能损伤,即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其次,要立身行道,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用扬名天下后世、光耀父母来体现自己的孝,这也是孝的最佳表现形式,是“孝之终也”。再次,对待父母以外的人,也要尊重,不能得罪。即“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第四,不论环境怎样,都要不骄、不乱、不争,即所谓“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同类)不争”。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患。具备了上述四条,能够使自己不受伤害,使奉养父母成为可能;同时,还可以为父母增光,从精神上对父母进行安慰并使之快乐。

实际上,孝经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协调好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现实的一种曲折的反映和批判。

有孝就有不孝。孝经倡导孝,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针对不孝而言的。孝经所说的不孝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只重视物质供养,而不重视对亲人精神上的安慰,犯上作乱,骄横妄为,最后导致自身罹祸,即“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此外,还包括对父母的一味顺从。面对父母的错误主张或行为,如果不去劝阻或制止,必会使父母陷于不义之地,这也是不孝,如文中所说:“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在这里,孝经用辩证的观点,对孝的内涵做了更全面的阐发,使人对孝的理解更加深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