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男生小说 > 奇幻小说 >神仙美女奇缘录 > 第14回   偶遇乞丐老文匠 佛有缘菜馆开张(1)
第14回   偶遇乞丐老文匠 佛有缘菜馆开张(1)
作者:刚刚好   |  字数:3698  |  更新时间:2012-11-30 10:57:11  |  分类:

奇幻小说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慧冰的“朱哥哥”此刻在那里呢?讲起来都没有人相信,原来八戒此时正在广州两家著名的培训机构学习着英文和电脑以及考驾驶执照。

八戒虽然是天上的神仙,法力无边。但从佛门清净地来到广州这个繁华的花花世界,多少都有点不适应,好在广州人一般都比较热情,他们给予了八戒无私的帮助,使到八戒能逐渐地融入这个繁华大都市。

八戒也从遇到的困难中认识到:现在的广州,不懂英文和电脑就几乎等于半个文盲。于是八戒四处打听学习英文和电脑的途径,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招生培训的广告,八戒就决定入读这两间国内著名的培训机构,学习英文和电脑了。

八戒白天就在“新东方”学习英文,晚上在“北大青鸟”学习电脑。虽然一切都是从头学起,但八戒乃是神仙,过目不忘。想当年,八戒在西天“大雷音”寺,如来驾前学习各种经文的时候都从未叫过一声“难”字。更何况这些经文都是用深奥难懂的“天竺梵文”写成,比起英文来难上百倍不止。所以八戒学起英语来,就像吃菜一样容易,不多时就把上万条英文单词句子“吃到”肚子里;不单是“新东方”教授的英语,八戒又弄来几本厚厚的李扬疯狂英语,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至于八戒学电脑,更加不得了,由于电脑里的世界,尤其是网络世界实在太精彩,八戒对电脑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进步神速。其水平已经超越了不少顶尖的黑客。即使叫他去攻击美国中央情报局(FBI)的电脑系统也是犹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八戒在凡间行走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所以他现在的行为举止,言谈习惯已经跟普通人一样。不但衬衫皮鞋,西装笔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公文包一应俱全。但八戒自下凡以来,一直欠缺一样东西,那就是“身份证”。八戒知道这是凡人用来证明合法身份的凭证,非常重要。这些天来,八戒就因为没有“身份证”,遇到不少麻烦,很多想做的事情,却因需要“身份证”而无法如愿。

其实,以八戒的法力,要随便变一个“身份证”简直易如反掌,但是,假身份也必须有根有据,要不然在公安局的户籍科的电脑一查,很容易就会被发现出问题。八戒灵机一动:“既然俺老猪需要一个凡人的身份,我何不也想办法到它户籍科的电脑里看一看呢?”于是,八戒运用自己最近苦心钻研,已经登峰造极的黑客技术,略施小技,不费吹灰之力,神不知,鬼不觉就入侵了公安局的户籍科的电脑系统。

真是无巧不成书,八戒曾经对人说过他是“福陵山云栈洞人士,自己名叫猪悟能”。果然,八戒在电脑里查到:在辽宁省沈阳市有一个非常的著名的地方就叫福陵。这个福陵位于沈阳市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是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福陵的周围,河流环绕,山岗拱卫,望去气势宏伟,景色幽雅,风景优胜。清代人高士奇曾有诗云:“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所以,当地人也就把福陵所在的山称为“福陵山”。还有一条云栈东村,更加巧合的是还有一位名叫“朱悟能”的二十八岁青年,不但如此,这“朱悟能”的体貌长相,就跟八戒现在的凡间行走的模样一般无二。于是八戒就把这“朱悟能”的详细资料一一记录,为自己造出了一张“朱悟能”的身份证,借用他的“身份”在人间行走。

有了这一张身份证,顺理成章的,八戒就可以报名并考取了驾驶执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八戒到广州已经三月有余。一天晚上,八戒在江边漫步,迎着飒爽的江风,望着七彩变换的灯色,真是一种享受。经过一座天桥底,八戒突然听到有人在吟唱,期间又伴几声猛烈的咳嗽——

穷途落泊成野流,手持竹子过通州。

饭篮晨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狗儿何须吠不休!

八戒寻声望去,只见天桥底坐着一位老人,身上的衣衫十分单薄,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将近深秋时节,广州夜晚的天气也日渐寒冷。老人在冷风下瑟瑟发抖,不时还发出几声咳嗽。

八戒马上跑过去,脱下自己的大衣就要给老人披上去。老人再三推搪,见八戒盛意拳拳,在加上实在太冷,老人连声多谢方让八戒把大衣披在自己身上。八戒这时才认真打量眼前的这位老人,只见这位老人六十出头,面目清瘦,仙风道骨,一双深邃的眼睛透出智慧的光芒。虽然衣着破旧,但还算整齐干净。

八戒就问:“老人家,刚才我经过,听到您的吟唱,似乎满怀心事,我看您应该是个文化人士,何以流落至此呢?”

见眼前这个青年为人丈义,又乐善好施,老人长叹一声,向八戒道出一段心酸故事:“哎!天意弄人,一言难尽啊!”原来这位老人姓刘名海富,四川省汶川县人。讲起来还是刘备的后人,当年刘备在现今四川的地方建立了蜀国。至于“桃圆三结义”、“三顾茅庐”之类耳熟闻详的故事在此不一一细表。

刘海富祖籍成都,祖辈出过进士、举人,都是官宦人家。刘海富的父亲刘文彩是个拥有良田数百亩的大地主。讲到刘文彩,不得不提这个被人妖魔化为“吃人不吐骨”,穷凶极恶的大地主。其实一切都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政治批斗的需要,给刘文彩扣上的“莫须有”的罪名;最近考证的诸多事实,发现刘文彩不但没有半点穷凶极恶,而且还乐善好施。不但是他本人,就是他的整个家族都一样。有例为证:30年代四川省主席刘文辉说过一句话:“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刘文辉是谁?他就是著名大地主刘文彩的弟弟,大军阀,也是曾经的四川省主席。1933年刘文辉在和刘湘的政治斗争中失败,退守西康。

在刘文辉任四川省主席的时候,中国电影事业的先驱孙明经先生曾多次赴川滇作科学考察摄影。拍摄了大量的纪实照片。就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照片也是上乘之作。孙明经在考察中发现,当年四川地区的学校一般来说都有比较好的校舍,学生也比较整齐。反而一些县政府的办公室破破烂烂。于是,孙先生就问一个县长:“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这个县长回答:“刘主席说了,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这话虽然粗鲁了点,似乎也不合法制精神,可是由此可以看到,七十多年前,一个地方军阀是怎么样重视教育的。除了教育,同样也都十分重视民生,在此就不一一详细陈述了。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虽然刘海富并非正室所出,乃是偏房小妾所生,但刘文彩对他十分疼爱,在刘海富刚满三岁的时候,父亲就请来私塾老师教他读书识字。只可惜好景不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农民兄弟翻身做主,刘海富父亲因为地主的身份而被批斗,抄家分田,父亲不堪忍受批斗自己上吊身亡,母亲带着不满四岁的刘海富投河自尽。

或许是刘海富命不该绝,刘海富的管家刘国栋舍命相救,终于在河中将刘海富救了起来,而刘海富却从此成了孤儿。刘国栋对刘家忠心耿耿,为了保住刘家的“血脉”,带着刘海富远走他乡,独自抚养刘家的遗孤。刘国栋本来也是知书识墨之人,他竭尽所能对刘海富传道授业。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跟刘海富过不去,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中国掀起,刘国栋大地主管家的身份不知道怎样被揭发,即时被打为“牛鬼蛇神”进行批斗,可怜刘国栋含恨而终,死不瞑目。时年十九岁的刘海富被“红卫兵、革命小将”带到偏远的汶川县,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十年浩劫,刘海富历尽艰辛,尝尽了人间酸楚。难得的是,在这场“凄风苦雨”的洗礼之中刘海富不但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变得干练乐观。虽然他也跟着农民兄弟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休”,但他晚上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勤学苦读,虽然那时能找到的只是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文选之类的“红宝书”,但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相对于当时大多数“目不识丁”的农民,而刘海富熟读诗词歌赋,是一个标准的才子。如果不是因为头顶着“地主儿子”的这顶帽子,刘海富或许能成为又红又专的“红卫兵、革命小将”。

甚有才气又英俊文雅的刘海富在众多粗俗的农民之中显得十分出众,因而令到不少姑娘对他心生爱慕,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尤其是刘海富“地主儿子”的身份,令到他的每一段感情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结束。

秋色萧索复萧索,春光明媚又明媚。一晃十年又十年,时间已经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刘海富已年届不惑,终于能够取妻生子。刘海富中年得子,兴奋心情难于言表,取名为“刘志彪”,意思为“志向远大,成就彪炳”。自从给儿子取名,刘海富更加下定决心,要让儿子出人头地,刘志彪逐渐懂事的时候,刘海富就给儿子讲述的自己家族曾经的辉煌。希望儿子能够勤学苦读,将来儿子出人头地能够光大门楣,重现刘家昔日荣光。

刘海富虽然身处落后山村,但他还是高瞻远瞩,十分清楚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儿子要想摆脱贫困,走出山村,就唯有读书一条路。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刘海富竭尽所能,对儿子悉心教导。穷人的孩子生性懂事,刘志彪果然没有辜负刘海富的一片苦心,发奋图强,由小到大成绩都是年年第一,家里的奖状多到可以当墙纸来贴。获奖无数的刘志彪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才子。

获奖无数的刘志彪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才子,令到刘海富老怀安慰,曾经愁苦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这一年,刘志彪以高考全省第一的“状元”身份考入全国第一名牌大学——清华大学,正在举家欢兴,全村道贺的时候,刘海富的母亲却突然被查出患上血癌——白血病。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