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6958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6:31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九章 摄影·影视

摄影·影视

全息摄影

全息摄影的原理,早在1947年就有论述。由于当时在工艺上有许多技术问题无法解决,所以直到1960年在激光器得到发展,提供了相干光源之后,全息摄影才在1962年开始应用。它不同于一般摄影,它分记录过程和再现过程两部分,即将物体的光信息贮存在感光底片上,和使感光底片上记录的光波痕迹还原成原物体形象。全息摄影记录在底片上的不是图像而是光波,观看底片的记录与原物体没有任何相像之处,只是看到乱七八糟的圈圈点点。当用激光器照射它时,就会出现奇迹,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其摄影的记录过程是:把激光器射出的光,使其中一束照射物体,穿透物体或从物体反射出来的强弱不等的光,反射到底片上;另一束光则直接投射到底片上。这两束光在底片上互相干涉形成干涉图案,记录在底片上成为全息照片。当用一束激光照射底片时,就能使原来记录在底片上的光波图案还原成原来的物体形象。与普通摄影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是:再现物体影像的立体感很强,近、远距离的视差很明显,逼真程度能达到使人难以分清是再现的影像还是实物,把全息照片分割出任何部位的一部分,都能再现完整的图像,且在同一底片上,能进行几次曝光,重复记录几个影像,并可单独再现各个影像。那么,为什么全息摄影还没有普及应用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求具有相干性很严的光源。而普通光源没有相干性,激光器虽能满足这一要求,但价格昂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定会找到新的办法,使全息摄影得到广泛的应用。

人像摄影大师纽曼

世界第一流的人像摄影家阿诺德·纽曼以其风格独特、形象鲜明的人像摄像作品政服了各国观众的心。《音乐家斯特拉伦斯基》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世界名作。这幅摄影体现了作者控制画面构成的能力:钢琴支起的琴盖与音乐家以手支撑头部之间形成两个相互呼应的三角形,光线柔和而影调对比鲜明,线条富有旋律与节奏感。画面构图与音乐家作品的粗犷刚劲简洁的风格相吻合。此作发表后摄影家和音乐家同时名扬四海。纽曼的《芭蕾舞演员》和《斯提格利茨夫妇》也是世界名作。前者环境处理简洁,明暗对比强烈,人物身分气质刻画准确细腻。后者善于运用环境来寄寓象征意味所摄的一对艺术家夫妇恰到好处地显示出他们的特征和他们艺术的风格。

纽曼在人像摄影艺术上走出的这条新路,浸透了他辛勤的汗水。1918年他出生于纽约,19岁进迈阿密大学学绘画,21岁即在摄影馆里开始摄影艺术生涯。他专攻人像摄影,曾为不少著名艺术家拍摄肖像。26岁那年他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影展,在艰苦的探索与实践中他逐渐成为了世界第一流的人像摄影家。纽曼善于把主体人物和所生活的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构思;善于在形象与构图上追求象征意味;善于以洗练的画面结构,对比强烈而和谐的影调来刻划形象,这些都是他的摄影艺术具有魅力和形成独特风格的原因。

长镜头

长镜头是指用一个镜头连续地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拍摄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长镜头的胶片尺数,一般最短的50米左右,最长的在900米左右,拍摄时间约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长镜头分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最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4种。后者包括摄影机的推拉摇移升降运动。长镜头不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空间与时间的连贯性,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观众面对长镜头可以自由地进行审美判断,发挥自己对影片中某一事物的思考和评价的主动性。

蒙太奇

蒙太奇这一术语的含义,中外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作过许多阐释,虽大同小异,但至今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其中代表性较强的定义有:“把动作的各个镜头在一定顺序下连接(装配)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这就是蒙太奇。”(库里肖夫,《电影导演基础》)

简单地说,“将若干个片断构成场面,将若干个场面构成段落,将若干个段落构成一部片子的方法,就叫蒙太奇。”

蒙太奇这一概念的含义早就超出了电影镜头的剪辑与组合的范畴,业已随着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广泛应用于电视、多媒体领域及文学领域。同时,即使是同一电影镜头,其内部也存在着多种符码的组配关系,即具有镜头内蒙太奇技巧。因此,有必要对蒙太奇的构成元素及其关系作进一步概括,以抽象出具有一定普遍指导意义的定义来。

蒙太奇的构成元素,包括一切视听造型元素(如点、线条、形体、图形、图像、音响、音乐、光影、色彩、景别、特技、时间、空间等),表意元素(如解说、文字、专门符号、节奏、气氛、情绪等)和链接元素(指各种元素的组合方式,如交叉、并列、布局、反复、叠加、联动、人机交互、超级链接、非线性组合及语法规则等)。

广义蒙太奇(或者说一般意义的蒙太奇)的定义,可以从系统科学角度作如下表述:蒙太奇是指对构成艺术系统的视听造型元素、表意元素、链接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以形成具有一定艺术功能的表现手段、思维方法、操作技巧的总和。

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的双眼视角差和会聚功能等特性拍摄的放映时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普通的电影或照片都是一个镜头从单一视角拍摄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据生活经验(如近大远小、光线明暗)产生空间感。而立体电影则是由从类似人两眼的不同视角摄制的具有水平视角差的两幅画面组成的,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幕上呈双影,通过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观众左眼看到的是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的是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于是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观众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后深处,有的脱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

采用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的立体电影受观众厅座位区位置的严格限制,观众头部不能随便移动,否则立体效果就会消失,因此,观众感到异常不便。在戴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中,广泛采用着彩色眼镜法和偏光眼镜法。彩色眼镜法是把左右两个视角拍摄的两个影像,分别以红色和青(或绿)色重叠印到同一画面上,制成一条电影胶片。放映时可用一般放映设备,但观众需戴一片为红另一片为青(或绿)色的眼镜,使通过红色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红色影像,通过青色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点是观众两眼色觉不平衡,容易疲劳;优点是不需要改变放映设备。初期的立体电影常用这种方法。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的球幕黑白电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镜法的立体电影,从1922年开始一直为各国所重视,有些国家已和大视野的电影相结合,拍成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体电影。这种电影在放映时,左右画面以偏振轴互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会破坏偏振方向的金属幕上,成为重叠的双影,观看时观众戴上偏振轴互为90°并与放映画面的偏振光相应的偏光眼镜,即可把双影分开获得立体效果。由于制作和放映工艺的不同,偏光立体电影有双机和单机之分。1985年的筑波博览会上展出了70毫米大银幕彩色立体电影。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拍摄的立体电影是偏光立体电影。

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研试了全息立体电影,观看时不必戴眼镜,有很大的影像亮度范围。由于观众眼睛的视觉调节和收敛是自然的,不会引起过分紧张和疲劳,观众只要转动头部,即可看到如同实物那样的位置变化,比普通电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像真实物体那样。

卓别林形象的由来

我们所见的卓别林,总是戴着圆顶的小礼帽,瘦小的上衣,肥大的裤子,一双又长又笨的大皮鞋,一只竹手杖,还有黑黑的小胡子。他的这种滑稽装束是怎么来的呢?

这套装束诞生于1914年,当时有位导演麦克·赛纳特要拍一部喜剧片《威尼斯赛车记》,需要有一套人们看上去很滑稽的服装。卓别林根据导演的这一想法设计了这套服装。他在自传中写道:“在去化妆室的路上,我忽然有了主意:我要穿一条鼓鼓囊囊的裤和一双大鞋子,拿一根手杖,戴一顶圆顶礼帽。我要让每一件东西看上去都显得不合适……”。于是,他从胖子身上借来裤子,从瘦子身上扒下上衣,剪了人家的头发做胡子。借来礼帽,还把大皮鞋左右颠倒着穿,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典型卓别林形象。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

英国导演希区柯克(1899~1980)以电影的“悬念大师”著称于世界影坛。他一生导演过54部影片,大都以奇特的凶杀案或间谍活动为题材,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充满神秘和恐怖的气氛,被称为“电影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魔术师”。

在希区柯克童年时候,有一次他做错了一件事,准备接受严厉父亲的惩罚。但父亲只是叫他把一张封在信封里的纸条给爷爷送去。到了爷爷那里才知道纸条上写的是让爷爷处罚他。这件事给希区柯克留下了深刻印象,竟从此播下了他毕生创作和追求风格的种子。

1920年,希区柯克踏进影圈。1925年,他导演了处女作影片《欢乐圈》,但那时还没有形成他的创作风格。1929年,他的第一部惊险片《讹诈》问世。1934年,他导演了第一部间谍片《知道太多的人》和悬念片《抓贼》。1935年,他以导演《39级台阶》这部经典名著震动了美国好莱坞。

在好莱坞,希区柯克的第一部影片是取材于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莫里叶所著《丽贝卡》而易名的《蝴蝶梦》。1941年。这部影片夺得了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桂冠。此后40年,希区柯克导演了《北偏西北》、《群鸟》、《晕眩》等十几部悬念片,以“悬念大师”的独特风格蜚声影坛。他一生都在绞尽脑汁追求悬念和艺术创新。为制造让众人目瞪口呆、喘不过气来的惊险气氛,在影片《北偏西北》中,拍直升飞机向地面上的人俯冲;在影片《破坏者》中让德国间谍从自由女神铜像的火炬上掉下来摔死。

虽然希区柯克导演的影片多次获奖,可他从来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称号。1968年,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授给他“塔尔贝格奖”,表彰他始终如一的努力和对电影事业的贡献。1979年,他又获得美国电影学会授予的最高荣誉——终生成就奖。

史上最伟大的男演员亨弗莱·鲍嘉

亨弗莱·鲍嘉(1899—1957),美国男演员。1942年凭借在《卡萨布兰卡》中出色的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提名;1951年凭借《非洲女王号》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电影诞生100年以来最伟大的男演员。

1943年,鲍嘉和英格丽·褒曼一起主演了电影《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使得鲍嘉成为被一代代影迷喜爱的明星。亨弗莱·鲍嘉在影片中扮演酒店老板里克,其深沉、内敛的表演以及英格丽·褒曼的精彩表演使得这部描写乱世爱情的影片成为电影中的经典。同时,这部电影也使得亨弗莱·鲍嘉成为20世纪的头号男演员。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个爱国者,鲍嘉多次出席集会,并长途旅行,到遍及世界的美国军队中进行慰问演出。尽管他所扮演的银幕形象很多是粗暴的反面人物,但他本人的个性却截然相反。他彬彬有礼,为人谦和,总保持着真正的君子风度。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耀眼的明星。

鲍嘉一生共演出过八十多部影片。1999年,他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男星”。《娱乐周刊》也将他命名为好莱坞头号偶像。从法国的让·保罗·贝尔蒙多,到印度的阿什克·库马,全世界许多著名演员都欣然承认他们的表演风格和性格受到了鲍嘉很大的影响。

鲍嘉是那种美国人心中的英雄的化身,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反响,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纽带。鲍嘉创立了一种新的浪漫男人的形象,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

事实上,鲍嘉的长相在他所属的年代并不符合做一个电影男一号的标准,他的脸甚至因在海军服役时期唇部受伤而部分瘫痪。而奇怪的是,所有这些竟然增加了他对影迷的吸引力。

作为演员,鲍嘉外形上的缺憾反而是优势,他扮演的诸多角色被定义为“未经雕琢的钻石”——粗粝而脆弱。他也由此成了一代代男性影迷心目中的英雄,女性影迷心目中的情人,许多人在他扮演的角色身上找到了共鸣。

一直与亨弗莱·鲍嘉合作的导演约翰·休斯顿在鲍嘉的葬礼上致辞说:他拥有一个人可能拥有的最大的天赋,并让整个世界承认了它。他得到了他所梦想的一切,也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回报。我们没有理由为他伤感,相反,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遗憾,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个无法替代的演员,电影史上唯一的亨弗莱·鲍嘉。

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赫本(1907—2003)是一位美国电影女演员。她被认为是美国电影与戏剧界的标志性人物、好莱坞的传奇:共获得过4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现在的最高纪录;12次奥斯卡奖提名(全部为女主角)。凯瑟琳·赫本也因其的机敏风趣、举止高雅、桀骜不驯,深受观众与影评人推崇。

凯瑟琳·赫本

赫本于1907年5月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共有5个兄弟姐妹。出生于一个富有而且思想开明的家庭的赫本从小就性格直爽、思想开放而且行为不拘泥传统。

年轻时的赫本上的是私立学校,在布莱恩默尔女子学院学习时,赫本立志做一名演员,大学时她演了不少戏;另外在校期间赫本曾多次违反校规、抽烟、宵禁擅离学校等。从布莱恩默尔女子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赫本不顾父亲的反对,考入巴尔的摩剧团,开始她的演艺生涯。

1932—1934两年间,她主演了五部电影。其中第三部影片《牵牛花》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第四部影片《小妇人》获得了同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赫本晚年曾说,她这一生“过得非常精彩,非常富足,非常幸运”。自1932年从影至90年代,这位才华卓越的女演员纵横影坛达半个世纪之久,出演过40余部影片,凭借1933的《牵牛花》、1967的《猜猜谁来赴晚宴》、1968的《冬狮》、1981的《金色池塘》四度摘取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的桂冠。

这超越好莱坞所有男女演员的殊荣使她被誉为“凯瑟琳陛下”,“高贵、不朽的电影女神”。她的成就、她的独立人格,以及她同斯宾塞·屈赛那缠绵26年的恋情,也使她成为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凯瑟琳·赫本是20世纪美国电影最有力的见证人之一,她在1999年美国电影协会的评选中被评为史上最佳女演员。她身上的勇敢、自信、自由和率直被认为是美国的象征,代表了真实而又理想的美国女性。

米老鼠与唐老鸭

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共有100集左右,每集包括2~3个独立的故事。动画片的主角有米老鼠、唐老鸭、黄狗普路拖、黑狗古非以及代尔、其普两个花栗鼠,此外还有蜜蜂、蚂蚁、蟋蟀、马、鹿、牛、鲸、海豹等配角。动画片将动物人格化,想象力丰富,艺术造诣精深,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喜、怒、哀、乐。妙趣横生,加上配之于名曲民歌,更增添了影片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风靡全球。

《米老鼠与唐老鸭》,出自于美国青年画师沃特·迪斯尼之手。他从小喜欢画画。一天,他忧郁地坐在汽车工场里,望着自己喜爱的画板发呆,想着自己该画什么才能使作品得到别人的肯定。此时,他忽然看到场里的老鼠窜来窜去,似乎在他的画板上寻找食物,又像是在游戏。他找来面包屑喂它们,而老鼠亲昵地吃着他手里的食物。正当他苦苦思索着画什么的时候,脑子里涌现出了神气活现的小老鼠形象。他决定以老鼠作为动画片的主角,把动画片拍成影片。他和妻子为这只老鼠取了个“米奇”的名字,从此充满智慧和欢乐的米老鼠就诞生了。此后,迪斯尼又塑造了“唐老鸭”这个可爱的角色,首次出现在《聪明的小母鸭》中。迪斯尼的动画片,于1932年获奥斯卡金像奖。1937年他又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前后获得八项奥斯卡奖。

奥斯卡与好莱坞

在美国,最为著名的电影奖项一是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金球奖,另一项是奥斯卡金像奖。比较而言,金像奖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它是美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一旦独占鳌头,便马上身价百倍。

为什么将金像奖命名为“奥斯卡”呢?这还得从金像的设计说起。金像的造型本由米高梅公司的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木斯构思而成,后由青年雕塑家乔治·斯坦利于1928年完成塑像的制作。这尊金像的主体是一个男人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他手中紧握战士的长剑,身长345厘米,重345千克,由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因塑像呈金色,故称之为金像奖。得名奥斯卡是在1931年颁发金像奖之时,说来也纯属偶然。当年颁奖前夕,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在一起评议金像,当时的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图书馆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仔细地端详了金像后,情不自禁地叫道:“呀!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她的叔叔是美国大名鼎鼎的戏剧家奥斯卡·沃尔德,于是,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工作人员便称金像为奥斯卡,这个名称也从此闻名全球了。

好莱坞是洛杉矶西北郊一个风景如画的小乡村。背倚绿草如茵的山坡,四季常青,阳光充足,拥有极好的外景拍摄条件。

1905年前后,芝加哥一位百万富翁的阔太太汉德松到此旅游,她为这里迷人的风景所倾倒,联想起一个名叫“好莱坞”的乡村别墅,于是指着面前的山村高兴地连呼“好莱坞”,好莱坞由此得名。

1909年,美国电影先驱之一艾尔·克里斯蒂来到好莱坞建立了第一座电影摄制棚,次年他在这里摄制了第一部无声短片,《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亚》,随后美国电影大王戴瓦格·里菲斯到好莱坞,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凋谢的花朵》等影片。

1920年美国大制片商梅特罗·戈德温·迈耶在好莱坞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制片公司,各路明星汇聚于此,于是大批美国影片从好莱坞输入世界电影市场,从20世纪30年代起好莱坞演变成为世界电影中心。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