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20563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6:31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四章 文学·戏剧

文学·戏剧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据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约成书于公元前3~2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也是古希腊文化的代表成就。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经典范作。它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生活、社会斗争以及政治、军事、道德观念等等,因而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两部史诗各分24卷,都是由一万余行的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英雄诗体构成。其中《伊利亚特》是描写特洛伊战争最后51天发生的事,而《奥德赛》则叙述了奥德赛战后重回故园的艰苦历程。贯穿两部史诗的共同思想是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荷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它的成就在于以简炼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系列英雄形象。史诗结构巧妙,布局完整,艺术价值极高。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骑士文学

反映骑士阶层生活理想的文学。出现于11~12世纪。骑士是封建主中最低层的等级,他们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和文雅知礼,这也就是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前者的主要作者是封建主和骑士,内容是描写骑士们“典雅的爱情”,主题是对家庭妇人的爱和崇拜。其中以《破晓歌》最为著名。骑士叙事诗则是描写骑士们为了获得贵妇人的爱而进行的各种冒险活动。也有表现出一定反封建精神的作品,如《特里斯丹和伊瑟》。骑士文学在艺术上有千篇一律的弊病。成就是注意心理描写,语言形象生动、诗律新颖多样,在体裁结构上为长篇小说打下了基础,并确定了“爱情”这一源远流长的创作母题。这些对后来欧洲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

但丁

但丁(1265~1321)是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诗人,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代参加市民阶级的归尔弗党。做过执政官,后被流放。代表作为《神曲》,其他作品有《新生》《飨宴》《诗集》等。《论俗语》是其最主要的理论著作,提倡建立本民族的标准语言,对于语言学的建立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其传世之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3部,全诗共14000余行。全诗结构完整,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神曲》的价值使得意大利文学跃居当时欧洲文学的前列。对后世的文学、艺术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作家,他于1605—161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古典艺术的一个高峰。小说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塑造了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两个不朽的典型形象,完成了小说艺术上的改革,成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对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灭亡了的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它以恢复古代骑士道来扫尽人间不平的主观幻想与正处在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班牙社会的丑恶现实的矛盾为情节基础,以讽刺夸张的手法,以史诗般的规模,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作者也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自己改革社会的人文主义愿望。在艺术和思想两方面,《堂·吉诃德》都堪称后世之楷模。

歌德

歌德(1749~1832)德国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生于法兰克福。一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文学、文艺学、造型艺术或自然科学都卓有成就,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代表性作品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普罗米修斯))和《哀格蒙特》;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长篇诗剧《浮士德》等等,不胜枚举。歌德一生和席勒等著名文学家合作,领导或推动了一个接一个的世界性文学运动,至今为人们尊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他在文学上的天才和孜孜不倦的奋进精神,历来为后人敬仰。

大仲马

大仲马(1802~1870)生于法国东北部埃纳省的维埃-科特莱,祖母是来自拉美的黑奴,父亲是共和派的一名将军。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

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剧本《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这期间,他创作的《雨》闻名于世。

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或《三剑客》)和《基督山伯爵》。

1870年,大仲马与世长辞。2002年11月30日,他的遗骸由他的家乡运抵巴黎,移放在名人身后殿堂——巴黎先贤祠,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致词中说,共和国向大仲马如同巨河般的业绩致敬,他以其著作展开了“一个永恒、多虑、战斗、英勇与优雅的法兰西的画卷”。

大仲马是第70位进入先贤祠的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也是继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和马尔罗之后第六位进入先贤祠的法国作家。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初的法国,是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持续到19世纪初,影响遍及欧洲各国。古典主义文学是在封建君主专制政权的扶植下日益成长起来的,它成为当时在文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文学思潮。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古典主义理论的立法者布瓦洛,著有《诗的艺术》一书。古典主义的杰出的代表是英国的理论家德莱顿,作家平·琼生和诗人弥尔顿;法国著名剧作家高乃依和拉辛以及杰出的寓言诗人让·拉封丹。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有弥尔顿的诗《失乐园》,莫里哀的喜剧《怪吝人》和《伪君子》,高乃依的悲剧《熙德》,拉辛的悲剧《费得尔》。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他爱好宫廷喜庆和热闹场面,鼓励戏剧创作。虽然他喜欢崇高壮丽的风格,但他同样欣赏莫里哀的滑稽讽刺,莫里哀由于得到他的保护而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取得《伪君子》上演的胜利。他使拉辛、布瓦洛等在文坛获得声誉。他尽管一言九鼎,却不愿强加一行字给文学。他深知天才与顺从不相调和,甚至容许作家有某种抨击社会的独立性。他并不喜欢拉封丹,但他的报复只局限于推迟这位寓言家入选学士院。这个热衷于荣耀的君主明白,后世会赞赏他,因为他是文学艺术的明智保护人。

浪漫主义文学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本质上就是理想主义。强调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描写作家认为可能有的或应该有的生活,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等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艺术上可以和古典主义相对立,思想上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柯勒律治和骚塞,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雨果、乔治·桑、拜伦、雪莱,德国的荷尔林、海涅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主观世界、抒发个人感情。奇特的幻想、异常的情节、神奇的环境、非常的人物和浓郁的神秘色彩。19世纪中期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步取代了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对欧洲文学和世界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领袖——雨果

雨果

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作家和文艺理论家。生于法国东部火尚松。雨果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诗集《东方》《秋叶集》《静观集》《惩罚集》等;剧本《克伦威尔》《欧那西》。在文学理论界雨果有着同样卓著的成就;1827年发表的《克伦成尔序》是他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作,雨果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被公认为雨果的代表作,作者在小说中深划探讨了社会制度、贫富差别和善恶美丑等多办面范畴。政治上,雨果最终成为一个共和主义者,为巴黎公社辩护,受到流放。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继浪漫主义文学以后,19世纪30年代开始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它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批判其不合理性,以图改良社会。所以高尔基称之谓“批判的现实主义”。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司汤达和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和萨克雷,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他们都以人道主义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有意识地描写下层人民的苦难,对劳动人民寄于同情。在艺术上,他们重视细节的真实,着力于表现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人物刻画、心理描写等方面贡献巨大,揭开人类文学发展史上的新的一页。

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面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大部分。

巴尔扎克塑像

《人间喜剧》包含着一部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和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展史,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部生动、形象的法国社会的历史。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突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有:《高老头》、《欧也尼·葛朗台》、《幻灭》等等。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以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中进行准确地描写,重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和典型性。作者用“人物再现”的方法使人物在不同作品中重现,从而把各个独立的单篇连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

《人间喜剧》写了2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统称《名人传》。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罗兰凭此书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

在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尽管“自然主义”一词本身来自绘画艺术领域。

龚古尔兄弟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们自称是描绘当代生活的小说家,乐于描写下层阶级,偏爱于病理学的特殊病例研究。

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作家,他提出了一整套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而且身体力行地贯彻到创作实践之中。左拉的主要作品有:包括20余部作品的巴尔扎克式的长篇小说系列《卢贡—马卡尔家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就尤为突出。此外还有长篇小说《三城市》三部曲,系列长篇小说《四福音书》等。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是《萌芽》。左拉虽然倡导自然主义创作方法,但由于他严肃的创作态度和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使他的创作突破了自然主义的限制。深刻、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左拉的作品因此成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遗产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除左拉外,莫泊桑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包括《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等。莫泊桑的小说重视心理分析和朦胧潜意识的研究。他一方面坚持现实主义的真实论,一方面又认为作家必须保持无动于衷,“不着痕迹,看上去十分简单,使人看不出也指不出作品的构思,发现不了他的意图”。

自然主义是西方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也是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化的过渡流派,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诸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主义文学追求非理性、无意识的境界其实就是从自然主义处继承而来。自然主义作为连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桥梁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现代主义文学

1880年前后,西方主要国家进入迅猛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扩张阶段,其中尤以英、法、德三国为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随之加快,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来。

发生于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

在整个19世纪,统治欧洲科学界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牛顿的力学体系,在其影响下,实证、理性等观念是引导文艺发展的主流观点。但在20世纪初期,现代物理学,尤其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极大动摇了古典物理学的物质宇宙观,科学世界变得微妙、复杂、难于把握。相继诞生的电子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进一步毁灭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观点,甚至极大地改变了语言。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例如,作为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流派之一的未来主义文学,就是在新科技发展的直接影响下诞生的。在哲学与文化领域,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引导文学家深入开掘潜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直接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然而,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大的,却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他的直觉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调。此外,康德不可知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克罗齐的直觉美学理论,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单从欧洲文学史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可以看作是19世纪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向唯美主义文学转变、现实主义文学向自然主义文学转变,均形成危机而另谋出路的结果。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随欧洲民族民主革命的低落而蜕变的产物,其继承了浪漫主义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却丧失了浪漫主义的批判与重建精神,遁入象牙塔,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大批现代主义作家,尤以法国象征主义作家为最。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则是19世纪在欧洲盛极一时的现实主义文学蜕变的产物。它强调对外界现实的模仿,侧重描绘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决定性影响、病态事物和繁琐细节。可以说,自然主义文学作为桥梁连接了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

此外,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远祖。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第一次摒弃浪漫主义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歌颂,转而以愤世嫉俗的态度揭露城市的丑恶和人性的阴暗,这奠定了后来盛极一时的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创作基调;而爱伦·坡则倡导所谓“使灵魂升华的美”,反自然,反说教,强调形式美和暗示性、音乐性,这些后来都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中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然而严格地说,上述两人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却是文学史上“现代主义”这一理念的雏形。

19世纪90年代,法国象征主义文学波及到欧美各国而蔚为一个国际性文学运动,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思潮而开始。在随后的20年间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和作品。法国的象征主义文学产生了马拉美、瓦雷里等成就斐然的诗人;德语国家的表现主义戏剧正式登上国际舞台;爱尔兰出现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运动”,其领导人物叶芝是这一时期英语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在小说创作上,波兰裔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作品已经出现暧昧的现代主义元素,而法国的普鲁斯特则完成了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成为意识流文学的先驱。

早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法国、英国和德国,也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的法语剧作家梅特林克创作梦幻剧《青鸟》;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把法国象征主义引入德语世界;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以其代表作《走向大马士革》奠定了表现主义戏剧鼻祖的地位。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仍是比较庞杂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仍较暧昧,不如晚期成熟。大多数早期现代主义作家都经历了从其他文学流派转向现代主义的过程,比如叶芝早年的诗歌具有唯美主义的因素,感情纤细,而晚年的作品则彻底转变为纯粹现代主义的抽象化。

从20世纪初叶开始,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纷至沓来,欧美文坛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除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得以继续深入发展外,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文学、英美的意象主义文学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也相继诞生。意识流文学正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所有流派中的中流砥柱,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作品。表现主义戏剧跨越德语国家的界限,传入美国。几乎所有最重要的现代派作品都在这一时期问世,如卡夫卡的《变形记》(1912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年)、艾略特的《荒原》(1922年)、奥尼尔的《琼斯皇》(1922年)等等。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英、美、法、德、意各有自己的现代主义流派,而巴黎则是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本营。现代主义文学在1920年代发展至顶峰。

从1920年代开始,由于世界经济恐慌和国际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以及苏联国内的清党扩大化运动,导致国际形势日益复杂起来。爆发于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现代作家试图建立战后文艺新秩序的梦想,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在欧洲出现短暂的复苏。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一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一切建构重新坍塌,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价值观、伦理的思考逐渐由“非理性”转向“虚无”,存在主义哲学应运而生。以法国作家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迅速发展,不过这已经超出了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范畴,而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第一个重要分支流派了。尽管这一时期产生过一些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品,如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等,但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势已去,开始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所取代。

卡夫卡

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小说家。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卡夫卡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作品多神秘、迷惘的色彩。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审判》、《城堡》(未完)。短篇小说《变形记》、《地洞》。全部作品贯穿着社会批判的精神,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实景。他笔下的人物人多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表达了他们孤独、苦闷,恐惧、自疚的心情。擅于通过奇特的构思勾勒出夸张的场面,产生如梦的、直觉的效果,但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主题晦涩不明。卡夫卡与乔伊斯、普鲁斯特一起被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西方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小说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

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意识流小说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意识流小说作品很多,其中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

写作纯粹的意识流小说有很大的局限,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融会到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中,心理永远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家的表现领域。

迷惘的一代

20世纪2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一位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曾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派由此得名。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大多数是青年,他们都亲身经历过战争,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并懂得了帝国主义战争是欧美青年一代产生精神悲剧的根源。所以通过作品描写战争对人民的摧残,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迷惘、悲观、彷徨的情绪。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反战的,所表现的人物大多是苦闷、悲观的。该派最重要的作家是海明威,作品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此外,还有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英国作家奥尔西顿的《英雄之死》和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也属于迷惘一代的作品。

海明威

海明威(l899~1961)是美国小说家。生于芝加哥。青年时代曾充军参加过战争。1922—1924年间发表两篇集子《三个短篇和十首诗》、《在我们的时代里》。1926年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问世,使海明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以后海明威又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等长篇著作。在他的中篇小说中以《老人与海》最为著名。海明威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在身心两方面造成的创伤。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授予海明威诺贝尔奖。晚年,海明威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1961年7月2日,他用猎枪自杀。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1965年,美国当代作家弗里德曼编了一个小说集,里面收集了托马斯·品欣、约瑟夫·海勒等12位美国当代作家的作品片断,书名为《黑色幽默》。因为这些作家的作品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经常是通过离奇、怪诞的情节,运用嘲讽的手法对人物和环境进行漫画式的夸张,来表现恐怖的主题,如死亡、污染、战争等等。所以人们便把这些作品称之为“黑色幽默”文学。

所谓“黑色幽默”是指一种荒诞的病态的幽默。有人解释说,“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是指有自由意志的人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绝望的嘲笑。它以笑当哭,把可笑和可怕结合在一起,是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混杂的新品种。“黑色幽默”的作品正是通过这种含蓄的形式来表现“当今世界的荒谬、冷漠、自相矛盾和残酷无情”。

由此可见,这个流派的产生正是美国作家对现实社会不满情绪宣泄的结果。同时也受到弗洛伊德、柏格森和萨特等人的现代派理论的重大影响。他们的作品虽对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有一定的揭露批判作用,但他们把资本主义世界同全人类划等号,把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腐朽看作是人类必然灭亡的趋势,从而散布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和唯我主义的消极思想,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颓废倾向,是资本主义危机在精神领域的一种反映。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这句带有黑色幽默意味的话源出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1961年根据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影响巨大,以至于在当代美语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频率极高,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等。

俳句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一种诗体,也叫“俳谐”,(它本是“诙谐”的意思)。古代的日本人就把以智巧和滑稽为主的汉诗或者和歌叫做“诙谐体”。到了中古时期,他们把凡是不属于正雅的汉诗、和歌、连歌全叫做“俳谐”。17世纪以后,经日本“俳圣”松尾芭蕉提倡,“俳谐”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体裁,即特指连歌中的发句,“连歌”相当于中国的“联诗”。创作时,歌人们聚在一起,由一个人先吟出第一句,这叫“发句”。然后另一歌人吟出后一句,这叫“连句”。然后又咏发句连句,如此反复,可长可短,长的可达千句以上。这是当时贵族们的一种风雅的文学活动。后来,人们只用连歌中的发句吟出一些幽默讽刺的短诗,作为和歌与连歌创作的余兴,于是就产生了名副其实的俳谐。俳句一般是3句17音,即首句5音,次句7音,末句5音,所以又称“17音”。19世纪末,经诗人正冈子规的革新,又产生了新派俳句。

东方文学之最

东方文学,又称“亚非文学”,是包括亚洲和非洲的各国文学。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创作,多样的风格和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对世界文学的不断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除中国古代文学之外的东方文学之最,举例如下:

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人类最早的一部史诗。

古埃及的劳动歌谣、《亡灵书》和故事,是人类迄今为止所看到的最早的书面文学。

古希伯来的《旧约》、印度的《吠陀》、佛教的“三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庞大的几种文献汇编。

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是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

世界上最早的写实长篇小说是中古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

中古阿拉伯的明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是世界上最早用框式结构把许多短篇故事联为一个整体的文学专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写的《十日谈》、英国作家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都学习借鉴了这种结构方式。

中古波斯的“鲁拜体”诗(每首4句,像中国的绝句)以及从17世纪至今日本的“俳句”(每首17个音节,像中国的小令)是除中国之外,世界上最短的抒情诗。

中古印度的《舞论》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戏剧理论。

在近代和现代,东方文学也是成就辉煌的,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尼日利亚的沃莱·索因卡、埃及的马夫兹等都先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日本的推理小说,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出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斯,公元前456年逝世于西西里岛上的杰拉,是古希腊悲剧诗人,有“悲剧之父”的美誉。

埃斯库罗斯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在他的青年时代,雅典的暴君被推翻,民主制被引入。他很早就开始喜欢戏剧和阿加索克利斯与阿波罗多的诗。传说狄俄尼索斯在梦中亲自向他传授诗的艺术。埃斯库罗斯早年曾在自己的剧中扮演角色,25岁时他第一次参加雅典的诗人比赛,但没有获胜。

公元前490年他参加马拉松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他的兄弟阵亡。公元前480年雅典被毁后他在希腊舰队里参加了萨拉米斯海战。埃斯库罗斯多次去西西里岛,公元前475年他在那里与诗人西摩尼得斯和品达相会。

公元前472年他回到雅典,在那里他的《波斯人》首次上演,这是他对他战时经验的回味。这部剧赢得了诗人比赛的最高奖。公元前468年他输在索福克勒斯手下,但他一生中一共赢得了13次雅典诗人比赛的最佳奖。

他最后一次去西西里时没有能够及时回雅典,传说他是被一只从天上掉下来的乌龟砸死的。他被葬在格拉,他的墓碑上写着:

墓碑下安睡着雅典人埃斯库罗斯,欧福里翁之子。

在丰饶的格拉死亡战胜了他。

但马拉松的战场可以证明他的勇敢,

连长发的米底人也得承认。

据说这段墓志铭是由埃斯库罗斯本人撰写的。

他的死讯到达雅典后,雅典人决定他的剧作可以继续(不作为参赛的剧作)在比赛中上演,只要上演他的悲剧,提出申请的演出者就可以获得免费的助演歌队。

公元前406年阿里斯多芬在与欧里庇得斯竞争时,在他的喜剧《青蛙》中称埃斯库罗斯是高贵的时代的代表和悲剧诗人的榜样。公元前4世纪中埃斯库罗斯的塑像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并列在狄俄尼索斯剧院前。

他是第一个在希腊话剧中引入第二个演员的剧作家,通过对话的形式他改革了希腊话剧。他的语言、风格和使用的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他的人物都不是普通人,他们的感情,特性以及他们有力、简短、高雅和生动的语言都超于一般人之上。

据说埃斯库罗斯一共留下了90部剧作(包括山羊剧),其中79部的名称流传了下来,但其中最著名的20部都遗失了。他的悲剧有七部完整地流传到今天。从他早年的作品到他死前不久的作品有一个明显的艺术发展过程,他早年的作品叙述相当简单,而晚年的悲剧的戏剧色彩非常浓厚。

埃斯库罗斯留存的主要作品有: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上演时间不明,可能在公元前480年以后,是三连剧的第一部或第二部,其他两部已佚,是《送火者普罗米修斯》(可能为第三部或第一部)和《被解绑的普罗米修斯》(可能为第二部或第三部),配套的山羊剧不明。

《波斯人》上演于公元前472年,是独立的悲剧,也是现存唯一的取材于历史题材的古希腊悲剧。

《祈援女》上演于公元前470年以后,是三连剧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已佚,可能是《埃古普托斯的儿子们》(或《埃及人》)和(《达奈俄斯的女儿们》,配套的山羊剧是《阿慕莫奈》。

《七勇攻忒拜》上演于公元前467年,是三连剧的第三部,其他两部已佚,是《莱俄斯》和《俄狄浦斯》,配套的山羊剧是《斯芬克斯》。获当年头奖。

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生于公元前496年,死于公元前406年,恰逢雅典的鼎盛时期。在三大悲剧诗人中,他享寿最高,获奖最多。他去世的时候,雅典和斯巴达之间战火再起,诗人的遗体因此无法归葬故里。斯巴达将军闻讯后特别下令停战,让雅典人放心地将其安葬。

索福克勒斯早年就盛名远扬,他从公元前468年在戏剧比赛中赢了埃斯库罗斯,到72岁后败给欧里庇得斯,其间罕有人能与之匹敌。在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了130多部悲剧和滑稽剧。他最初以埃斯库罗斯为样板,但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首先引进了第三个演员,便于更充分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冲突。在他的悲剧中,合唱队的重要性大大减低,戏剧对话和动作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对话成了戏剧中第一位的东西,成了刻画人物的有力手段。他把许多可怕的剧景引介到剧场,比如埃阿斯当众自杀、俄狄浦斯刺瞎双眼后再度登台等等。其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即《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其中,《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

《安提戈涅》的大致内容是:安提戈涅的两位兄长波吕涅克斯和厄忒俄克勒斯彼此不和,为争夺王位发生激战,结果同归于尽。克瑞翁以舅父身份继承王位,他宣布曾流亡国外并借助外国力量来争夺王位的波吕涅克斯为叛徒,因而不准任何人埋葬其尸骨。按照古希腊神律,一个人死后如不下葬,他的阴魂便不能进入冥土,而露尸不葬,也会触犯神灵,殃及城邦。安提戈涅义无反顾地尽了亲人应尽的义务。悲剧的结局很惨:安提戈涅在牢中自缢,其未婚夫,克瑞翁的儿子海蒙殉情自杀,克瑞翁的妻子愤而自尽,只剩下克瑞翁一人在那里叹息。

该剧反映了国法与神律、人情之间的冲突,后来的柏克、黑格尔等人都将其归结为不同类型正义准则的冲突。不过在索福克勒斯的笔下,克瑞翁是个僭主,以自己的意志为城邦的意志,把城邦的法律置于神律之上,刚愎自用,残暴凶狠,最后落得一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俄狄浦斯王》最具有震撼力。一向繁荣的忒拜城突然遭到了厄运,土地荒芜,庄稼歉收,牲畜瘟死,妇人流产,城邦在血红的波浪里颠簸不定,全城到处是求生的歌声和苦痛的-申吟。无尽的痛苦折磨着众人,也令爱民如子的国王俄狄浦斯忧心如焚。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俄狄浦斯派人请来了阿波罗的神示:由于多年前一个人所犯的杀死前王拉伊科斯的罪孽,城邦才遭此劫难。只有严惩凶手,才能拯救城邦。

剧情围绕着寻找凶手而进行。全剧共有两个线索。其一是,忒拜牧人曾说拉伊科斯死在三岔口,其妻子伊俄卡斯特曾提到拉伊科斯的相貌、年龄、侍从人数以及被杀的时间,这一切证明俄狄浦斯是杀死拉伊科斯的凶手,但俄狄浦斯仍未想到那人是他的父亲。另一线索是:科任托斯牧人告诉俄狄浦斯,他并非波吕波斯的儿子。当这两个牧人相遇时,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真相也就大白了。该剧通过倒叙的手法,环环相扣,一步步地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悲剧气氛也随之趋于顶点:伊俄卡斯特自杀,俄狄浦斯自刺双目后离开忒拜城,行乞涤罪。

希腊人笃信命运,这在悲剧中也有所反映。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斯》被看做是命运剧,《俄狄浦斯王》更是命运剧的代表。然而,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但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可以说,这是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

欧里庇得斯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06年)一生共创作了90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18部。对于欧里庇得斯的评价,古往今来一向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悲剧作家,也有人说悲剧在他的手中衰亡。无论这些评价如何反复,毋庸置疑的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欧里庇得斯出身于阿卡提一个贵族家庭,对各类艺术有过全面且系统的学习,他非常醉心于诗和哲学,并用年轻时得到的一笔遗产在家里建了一个收藏丰富的私人藏书室。除非必要,欧里庇得斯很少出席公众场合的社交活动,他淡泊名利,拒绝了大部分希腊当局派给他的职务,但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服兵役。

欧里庇得斯很早就开始尝试悲剧写作,公元前455年首次参加比赛,但那次的比赛很失败,他得了最后一名,观众在演出结束的时候向他的歌队扔垃圾。之后将近二十年里,欧里庇得斯很少动笔创作,在此期间,他对于自己和悲剧这门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公元前441年,欧里庇得斯第一次在悲剧比赛中获得头奖,可惜的是当时的剧本并没有流传下来。

关于哲学,欧里庇得斯最早曾向阿纳萨戈刺斯学习,这位伟大的自然哲学家第一个提出月亮上的光反射自太阳光,但在希腊内战时,希腊当局将这位满口异端学说的哲学家赶出了希腊,欧里庇得斯对此十分气愤,他在《阿尔刻提斯》中杜撰了一个人物以表达对于驱逐他老师的不平。接着,欧里庇得斯向他的好友普罗塔戈刺斯和普罗狄刻斯这两位诡辩大师学习,但是当时希腊的诡辩术还未发展完善,主要是一些对于神和神话世界的怀疑论题。最后,欧里庇得斯与苏格拉底为友并向他学习。有人说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最大的不足就是他让他的剧中人在舞台上论述了太多哲学,使整个剧情变得乏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哲学式的台词赋予了其悲剧更多深刻的含义,而且也丝毫不损害其悲剧中的诗意。

欧里庇得斯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希腊内战(伯罗奔尼撒战役)期间,希腊表面上的黄金时代正从内部瓦解,内外矛盾不断恶化,与斯巴达人经年累月的战争、和谈、再战争,使得平民越来越贫困,奴隶的待遇越来越苛刻,女人毫无地位可言,只是作为婚姻对方的财产,对此,欧里庇得斯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公开表示反对,他同情弱者,提倡和平、民主以及平等。由于欧里庇得斯的名气越来越大,希腊当局害怕他作品中的一些对立思想会影响民众而最终将他赶出了希腊,晚年的欧里庇得斯不得不前往马其顿,在马其顿国王的庇护下生活。欧里庇得斯客死异乡后,希腊人曾要求马其顿人将他的尸体送回希腊安葬,但遭到了拒绝,后来人们在希腊的郊外为欧里庇得斯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很好的赞美词句。

欧里庇得斯的时代,悲剧作为一门艺术其形式已经发展完善,而在欧里庇得斯手里,悲剧又经历了一次革新。与前辈们不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不再围绕着旧式的英雄主题,而是取材自日常生活,剧中出现了平民、奴隶、农民等人物形象,而剧中所采用的语言也平民化了,很通俗易懂,但这显然大大违背了希腊传统的审美观,当然也不合当局者的口味,因此,伴随着欧里庇得斯的作品的常常是质疑和责难。

另外,欧里庇得斯有很多以探讨女性心理为主题的作品,其现存的作品中有12部是以女性为主角的,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就是《美狄亚》,这部作品对后来西方的文学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

欧里庇得斯的现存作品有:

公元前441年,《独目巨人》

公元前438年,《阿尔刻提斯》

公元前431年,《美狄亚》

公元前430年,《大力士的女儿》

约公元前430年,《安德洛玛刻》

公元前428年,《希波吕托斯》

公元前424年,《赫卡柏》

公元前421年,《特洛伊的妇女》

公元前414年,《在陶洛人里的伊菲格纳亚》

公元前413年,《厄勒克特拉》

公元前412年,《海伦》

公元前412年,《伊翁》

公元前411年,《腓尼基的妇女》

公元前408年,《俄瑞斯特斯》

公元前407年,《醉酒的女人》

公元前407年,《伊菲格纳亚在奥里斯》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1616)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镇,其父约翰是自耕农,曾被选为斯特拉夫镇的镇长,其母安·哈瑟是较富裕自耕农的女儿,莎士亚是他们的长子。莎士比亚一生写有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及其他诗歌。他的所有作品处处体现着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追求,也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到17世纪的英国现实。这些作品富于形象性,尤其善于吸收欧洲各国的新文化、新思想、集中地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莎氏十四行诗的主题是友谊与爱情;37部戏剧可分为喜剧、历史剧和悲剧三大类。主要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温莎的风流娘们》、《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塞罗》、《雅典的泰门》,《李尔王》、《麦克白》等。莎士比亚的影响深刻而广泛。

歌剧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在16世纪末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同一首诗歌中,还可以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歌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他于1681年创作的歌剧《善善恶恶》确立了歌剧序曲的典型模式,即“快-慢-快”三段式。这一时期同时也确立了ABA式的咏叹调格式。此时的音乐常用盛大的场面和合唱,给歌剧带来重音乐、轻戏剧的倾向。这样的倾向使得歌剧在日后的发展日趋僵硬。

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

“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

帕瓦罗蒂(1935~2007)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号称“高音C之王”和“世界首席男高音”的歌唱家并不识谱。他自己在一次演出结束后透露说,他是依靠他的耳朵和他自己的符号替代音符系统来学习歌曲的。

帕瓦罗蒂的父亲费尔南多·帕瓦罗蒂是面包师,母亲阿黛勒是雪茄烟厂女工,他们都酷爱音乐,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业余男高音。帕瓦罗蒂呱呱落地时就拥有一副好嗓子,他的第一声啼哭,就让母亲和医生格外惊讶,医生从来没有听过音调这么高的啼哭。母亲更预言,小帕瓦罗蒂将来会前途无量。

帕瓦罗蒂

1947年,12岁的帕瓦罗蒂在吃饭时,双腿突然失去知觉,发起高烧,陷入昏迷,危在旦夕。经过7天生与死的搏斗,帕瓦罗蒂奇迹般全愈。以后,帕瓦罗蒂对未来充满恐惧感,并渴望一生能够快乐生活。1952年,帕瓦罗蒂由父亲介绍到“罗西尼”合唱团,从此开始随合唱团在各地举行音乐会。为了能引起某个经纪人的注意,帕瓦罗蒂不时在免费的音乐会上演唱,但都没有成功。在菲拉拉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他因表现不佳被满场观众哄下舞台。

1955年,帕瓦罗蒂一边向歌唱家阿里哥·波拉学习唱歌,一边在保险公司做保险推销员,同时还在一所小学做代课老师。帕瓦罗蒂上午教课,下午卖保险,由于兢兢业业,不久就成了卖保险的行家;但对于教课,他觉得像一场恶梦,他承认:“我无法在学生面前显示出自己必要的权威。”

1961年,25岁的帕瓦罗蒂在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中,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

1963年,帕瓦罗蒂首次在阿姆斯特丹演唱,之后又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顶替前辈大师斯苔芳诺演唱鲁道夫大获成功。那一天,本应由斯苔芳诺演唱鲁道夫,斯苔芳诺意外地取消了当晚演出,小有名气的帕瓦罗蒂被推荐救场。演出大获成功,帕瓦罗蒂从此被世界关注。

1967年,帕瓦罗蒂在纪念音乐家托斯卡尼尼诞辰100周年的音乐会上,被卡拉扬挑选担任威尔第《安魂曲》中的独唱。卡拉扬的提携把帕瓦罗蒂推向更为宽广的世界舞台。此后,在柏林、旧金山等地,帕瓦罗蒂在卡拉扬的指挥棒下高歌,场场轰动。

1972年,帕瓦罗蒂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军中女郎》,在一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多么快乐的一天》时,帕瓦罗蒂连续唱出9个带有胸腔共鸣的高音C,震动国际乐坛,从此“高音C之王”成了帕瓦罗蒂的代名词。

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年代和30年代的德、美等国。表现主义戏剧是表现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的先驱者,他的三部曲《去大马士革》是最早的表现主义戏剧。后来,德国的恺撒、托勒,捷克的恰佩克,美国的奥尼尔等。也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表现主义戏剧。这些剧作中的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和象征,没钉具体的姓名;它们强调人的内心活动、“觉和梦幻,采用内心独自、梦景、面具等手段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剧情离奇而且变化突出,戏剧语言带有电报或梦呓的意味。这个流派对战后荒诞派戏剧的兴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

荒诞派戏

20世纪50~60年代盛行干西方戏剧界的一个流派。50年代初产生于法国,代表人物有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奈等。产生初期被称为先锋派戏剧,尤内斯库称自己的戏剧为“反戏剧”。1861年,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埃斯林出版《荒诞戏剧》一书,把这个流派定名为荒诞戏剧。荒诞戏剧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荒诞观念,即人与其生活环境脱节,他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人生处于难堪、无聊可悲的境地。这些戏剧一反戏剧的种种传统因素,如情节、冲突、人物性格、对话等,采用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和夸张、怪诞、违反逻辑、梦幻等荒诞悖理的表现手法,使荒诞的内容与荒诞的形式达到统一。荒诞戏剧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达到鼎盛时期,在法国之外的许多国家里涌现出许多作家,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后来回到传统戏剧上来。

莫里哀

莫里哀(1840~1926)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时期的著名剧作家。他10岁丧母,外祖父经常带他去看闹剧、喜剧和悲喜剧,使他从小就喜爱戏剧。他是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他的喜剧提出了各种严肃的社会问题,向后人提供了当时的风俗人情;他同时又是法国唯物主义喜剧的第一人,他以滑稽的形式揭露封建宗教和一切虚假事物,不卖弄技巧而能使喜剧起到教育观众的作用。莫里哀戏剧作品的特点是把生活写透,把矛盾写透,把性格写透。他特别重视自然面貌,接近观众。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许多作家都曾师法他,但总不能逾越他的高度,法国人总爱用“无法模仿的莫里哀”来评价他。莫里哀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出众的导演和一位优秀的演员,他还培养了一代群星灿烂的艺术家。他是法国戏剧史上贡献卓越的戏剧家,也是整个欧洲戏剧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他的重要剧作有《伪君子》《丈夫学堂》《悭吝人》等。

肖伯纳

肖伯纳(1856~1950)是英国戏剧家。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父亲是法院公务员,母亲于1872年前往伦敦,靠歌唱和教授音乐谋生。1876年,他到伦敦投奔母亲,培养对音乐的爱好,写音乐和戏剧评论。1885年他开始戏剧创作,至1949年止,共完成剧本5l部。他写出的第一部剧本是《鳏夫的房屋》,1894年写出《华伦夫人的职业》,这两部戏剧无情揭露了“体面的”资产者不体面的财富来源。肖伯纳著名的剧作还有:《约翰牛的另一个岛屿》、《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等。这些剧作犀利而又辛辣地讽刺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伪、狡诈、丑恶。肖伯纳的戏剧语言机智、灵活,被公认为英语口语和对白的大师。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京剧四大名旦

程砚秋(1904~1958),原名承麟,满族,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名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南宫县,生于北京市安定门内,法通寺草场大院。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900~1968),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