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4444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6:31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一章 天文·历法

恒星、行星、卫星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由于恒星离我们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故名。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行星是自身不发光的,环绕着恒星的天体。一般来说行星需要具有一定的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以至于它的形状大约是圆球状,质量不够的被称为小行星。行星的名字来自于它们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们在行走一般。

太阳系内的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

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2006年8月24日,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11时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恒星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根据新定义,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冥王星就是这样一颗矮行星。至此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太阳系行星家族。从此之后,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和海王星。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体。月球就是最著名的天然卫星。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

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他行星的装置。人造卫星用于科学研究,而且在近代通讯、天气预报、地球资源探测和军事侦察等方面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彗星、流星

彗星是星际间物质,英文是Cmet,是由希腊文演变而来的,意思是“尾巴”或“毛发”,也有“长发星”的含义。而中文的“彗”字,则是“扫帚”的意思。

哈雷彗星

彗星是太阳系中小天体之一类。由冰冻物质和尘埃组成。当它靠近太阳时即为可见。太阳的热使彗星物质蒸发,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历史上第一个被观测到相继出现的同一天体是哈雷彗星,牛顿的朋友哈雷在1705年认识到它是周期性的,其周期是76年。它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通过的。

太阳系内除了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千米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流星包括单个流星(偶发流星)、火流星和流星雨三种,比绿豆大一点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就能形成肉眼可见亮度的流星。大部分可见的流星体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1克以下。

流星与彗星的关系密切,宇宙中那些千变万化的小石块其实是由彗星衍生出来的。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强大的引力会使彗星一点一点地瓦解,并在自己的轨道上留下许多气体和尘埃颗粒,这些被遗弃的物质就成了许多小碎块。如果彗星与地球轨道有交点,那么这些小碎块也会被遗留在地球轨道上,当地球运行到这个区域的时候,就会产生流星雨。

黑洞

1798年,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在研究牛顿的引力理论时预言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成为“黑洞的星体”。在恒星演化理论成熟后,“黑洞”又被理论分析所证实。在恒星演化的末期,恒星内部的核能消耗殆尽后,如果质量仍超过两个太阳的质量,恒星不断塌缩,体积越来越小,密度也就越来越大。当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它的引力强到足以使一切物质和辐射都不能外溢,并且附近的物质和能量也被它完全吸进,如同洞里一般,因此这种星体被形象地称为“黑洞”。

“黑洞”虽然在理论推论上应当是存在的,但究竟在天体中是否存在,或者说存在又是不是绝对的“黑”,到现在争论仍很激烈。由于黑洞的引力场强得惊人,因此寻找“黑洞”有超乎想象的困难。但科学家们仍在致力于寻找,目前已经发现了几个可能的黑洞,如天鹅座×-1、天琴座B和御夫座e等。

“黑洞”的研究和探测是目前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相信不久的将来“黑洞”会完全在人们面前曝光。

农历

农历即我国民间通用的夏历,是一种阴阳历,并非阴历。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历法在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华子孙繁衍生息,最早就是依靠耕种为主的农业,那时人们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后来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掌握了太阳的变化,依次来区分出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并配以天干地支来计算时间的方法,这就是早期的历法。根据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及天干地支时间为依据,来确定什么时候应该耕种,什么时间该收获,这些历法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这是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相传在远古黄帝时期,就有专门观测太阳变化的官员,当时根据当地的生活生产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把一年定为366天,并区分出春夏秋冬为季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为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为甲子纪日法,这是我国独有的纪日方法。这种方法在远古黄帝时期就已经使用了。今天我国的农历就是甲子纪日法,一直延续至今。这种古老的历法经过现在精确的计算,还是相当的准确。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结晶。

在西汉时期戴德编的《大戴礼》中有一篇叫《夏小正》的资料,相传是夏商时期的历法,其中保留着古老的资料记载。《夏小正》中所使用的月份就是夏历,也就是今天的农历。其中记载着一年有十二个月份,每一个月份的物候、气象、天文耕种等与农事有关的资料。夏朝使用的历法夏历也叫农历或阳历,它把一年称做一岁,把十二地支与十二月份相互配合。把每一年的正月既是一月定为岁首,正月初一就是每一年的开始。所以说现在我们每年的春节,就是夏历岁首的第一天。

与我国夏历有一定区别的太阴历。它早在四千多年前,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人民就已经使用了。这是一种根据月亮圆缺的规律观测得到的历法。它也是将一年划分十二个月。每月以月牙初露为月初,月圆之日为月中,月亮有变成月牙时为月末。为了纠正误差,每相隔几年就要设置一个闰月。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唯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公历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有人曾似是而非地称之为“西历”。其实,究其根源,这种历法并非产生于西方,而是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是农业生产却很发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着密切的关系。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只有尼罗河流域像一条绿色的缎带从南到北贯穿其间。直到现代,埃及的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中。因此,在希腊时代,西方人便把埃及称为“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古代埃及人更是将尼罗河视为“母亲河”。

尼罗河全长66*8千米,同亚洲的长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并称为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一带,主流叫白尼罗河,从乌干达流入苏丹,在喀土穆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流入埃及。

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至4月收获。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认识到必须掌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准确地计算时间,这就需要有一种历法。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发现,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附近时,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以此为根据,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

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回归年)相比较,只相差四分之一天,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准确了。但是,一年相差四分之一天不觉得,经过4年就相差一天。经过730年,历法上的时间就比实际时间推进了半年,冬天和夏天正好颠倒过来。再过730年,才能回到原来的起点。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历法。恺撒主持编制的历法,被后人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法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四分之一天的误差,作了这样的调整: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置1个闰年。单月每月31天,双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他双月每月30天。

恺撒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因为自己生在8月,便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成为大月,即31天,同时相应把9、11两个月定为小月,10、12两个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的改动,各月的天数与今天使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了。公元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到了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把500多年前基督教传说的创始人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天,说成是公元元年。“公元”的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用拉丁文A.D.表示。在这一年以前,称为“公元前”,英文的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

儒略历虽然比埃及的太阳历进了一步,但回归年仍有11分14秒的误差,积128年又要相差一天。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1600多年,至1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回归年迟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分应在3月21日,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规定耶稣复活节,应在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春分已相差10天之多,耶稣究竟在哪一天“复活”的,也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做进一步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根据哥白尼日心说计算出来的数据,对儒略历作了修改。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宣布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将4年置1个闰年,400年共计100个闰年,现在改为400年中有97个闰年,从而大体上弥补了11分14秒的误差。公历闰年的精确计算方法(按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55秒):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1年不是闰年);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而不能被32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3200年不是闰年);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能整除3200,但同时又能整除172800则又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00年不是闰年)。后来人们将这一新的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公历。

我们现在常用的星期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星期的雏形是一个朔望月,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为7天,后来古巴比伦人把星期对应的7天配上天体星座的名字,就是:星期一对应月亮,称月耀日;星期二对应火星,称火耀日;星期三对应水星,称水耀日;星期四对应木星,称木耀日;星期五对应金星,称金耀日;星期六对应土星,称土耀日;星期日对应太阳,称星期日。星期制后来传到古罗马,古罗马也采用了星期制,星期制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令,中国以格里历为国家历法,并采用公元纪年,但不废除农历。

闰年·闰月

阳历有闰日或阴历(农历)有闰月的一年都叫闰年。

公历一般每4年有一个闰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这多出来的一天加在二月末,闰年的二月就有29日。这一天就叫闰日。

公历一般年份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是闰年,如1984年就是闰年。

四年一闰的办法,使得一年的平均时间比一年的实际时间多了约1分14秒。为了消除这个误差,现行公历规定,400年间只允许有97个闰年而不是l00个闰年。那些世纪整数年,如1900年、2000年,要能被400整除时才算闰年,否则仍算平年。因此,公元1800年、1900年都是平年,公元2000年、2400年才是闰年。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这是为了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于是每2至3年置1闰,19年置7闰。有时,闰月还指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闰月是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顺置闰,3年闰一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如刚刚过去的2009年农历闰月为己丑年闰五月(2009年6月23日——2009年7月21日)、即将来临的农历闰月为2012年的壬辰年闰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9日)等。

世界最早的天文钟

北宋哲宗元祐十一年(1088年),吏部尚书兼侍读学士苏颂和吏部会史韩公廉等人在开封研制成一种大型仪器设备“水运仪象台”,能用多种形式反映及观测天体的运行。水运仪象台是一部复杂的机械装置,整个机械系统是利用漏壶流水作动力,使仪器经常保持一个恒定的速度,和天体运行保持一致,又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系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运动,从而既能演示天象,又能以多种形式计时、报时。欧洲人把这种仪器称为“天文钟”。后世的钟表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

苏颂在1088~1094年所著《新仪象法要》中,详细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构造,反映了当时开封天文学和机械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它的突出贡献有三:一、为了观测上的方便,屋顶做成活动的,这就是今天天文台圆顶的祖先。二、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机械——转仪钟的祖先。三、所创造发明的“天关”、“天衡”和“天锁”等部件组成的杠杆装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擒纵器”,为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因而它又是钟表的祖先,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是中国11世纪杰出的天文仪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格林威治天文台

格林威治天文台是计算世界标准时间和地球经度的起点。它的原来地址,是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山头上。风景秀丽,地势险要。

格林威治天文台

早在15世纪初,英国摄政王汉弗莱曾在格林威治山头修建了炮台和望楼。17世纪初,航海家们虽确定了纬线,但没有确定经线,因而无法绘制精确的海图。为了适应航海事业的发展,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下诏在格林威治山修建天文台。任命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为台长。当时天文台的主要业务是实用天文,如航海、守时、恒星方位和天文历书的出版等。1767年天文台开始出版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准的《航海天文年历》。由于这本年历在航海人员中广泛使用,1848年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以通过格林威治天文台中星仪的子午线为经线的起点和国际时区系统的计算起点。在子午馆墙外有一根嵌在大理石中间的铜条,标示出地球经度的“零度”线,这就是划分世界时区的本初子午线。铜线两边,分别标着“东经”和“西经”字样,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各为180°。每15°为一时区,相邻时区相差一小时。1851年在那里安装了格林威治标准钟,作为世界标准时间。供世界各国校准时间之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英国政府将格林威治天文台迁到苏塞克斯郡的赫斯特蒙苏堡,仍旧称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天文台的设备继续使用到1958年,现在它以及一些古仪器,成为国立航海博物馆的一部分,馆里陈列有英国早期的各种天文观测仪器、天文时钟、天象图和航海图等。

在赫斯特蒙苏堡新建的天文台,于1967年安装了直径为294米的“牛顿望远镜”、观测太阳的小望远镜和一组观测恒星的仪器。天文台既研究天体物理也研究实用天文。但是,由于赫斯特蒙苏堡台址大气层不稳定,星象模糊,年可测时数仅1200小时。因此,天文台再次迁到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尔。

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

19世纪在俄国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有个邮政官于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里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几乎天天发生。

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球日”。地球日的发起和组织者是美国的丹尼斯·海斯。他从小养成爱好大自然的个性,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念法律时,也没放弃对环保问题的关心。1969年威斯康星州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纳尔截建议在全国各大学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为专心从事环保活动办理停学手续,根据纳尔逊的构想,在美国全国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宣传保护地球环境,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举办第一个“地球日”活动。这一天,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首次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美国各地的各阶层人士大约有2000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人们高举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第一个“地球日”活动之后。美国政府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成立了美国环保局。

1972年,联合国也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第二年又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后,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机构。近些年来,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热点”,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以及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有识之士已强烈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挑战。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他们组成了“地球日”协调委员会,地球日的发起者海斯倡议筹办“地球日”20周年纪念活动,使1990年4月22日成为全球范围的第一个国际性地球日。他的倡议很快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联合国的支持。这一年,有130多个国家1000多个国际团体和组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以唤起世界各国民众的环境意识,培养人们对自然的感情,广泛发动民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使20世纪末的10年成为“保护环境的10年”。

星期制的源起

“星期制”是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人发明的。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比伦人就能区分恒星和行星。他们认为行星一共有7个: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太阳、月亮。在他们心目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其余星球都围绕地球运动。巴比伦人根据月象的变化,将7天定为一个星期,又叫一周。他们认为在这7天内,上苍每天派一个星神光临人间值班。太阳神马什、月神辛、火星神奥尔伽、水星神纳布、木星神马尔都克、金星神伊什塔尔、土星神尼努尔达7星共值一周。由于这7日都是天星值班的日期,就称为“星期”。“星期制”后来传播到犹太地区。犹太人把它传到埃及,又从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星期制”传入欧洲各国。明朝末年,星期制随着基督教传入中国。

一周从哪天开始

公元321年3月7日,君士坦丁大帝正式宣布7天为一星期,形成定律后一直相沿至今。

至于一周应从哪天算起,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古巴比伦人以星期日为一周之始。目前人们也通用“一周从星期日开始”,星期六被称为“周末”。但一周从星期一开始也有根据。《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上帝在第一天把光明和黑暗分开,有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天地,有了上下之分;第三天造草、木、蔬菜;第四天造日月星辰,确定年月日和季节;第五天造鱼、水生动物和各种飞禽;第六天造出牲畜、昆虫和野兽;最后一天造了男人和女人来管理这个世界。上帝造物之工已经完毕,所以第7天休息,称为圣日,又叫“安息日”。可见,按照《圣经》的说法,一周之始当在星期一。

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17分42秒,登月舱“鹰”舱接触月球并已着陆。机长尼尔·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级阶梯上他拉了一根绳子,打开了电视照相机的镜头,让全世界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凉的月球表面上去。

他的九号半的脚接触到了月球表面,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时是下午10点56分20秒。他拖着脚步在地上走来走去。他说:“月球表面是纤细的粉末状的,它像木炭粉似的一层一层地沾满了我的鞋底和鞋帮。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许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细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脚印来。”阿姆斯特朗把那细粉放一些在他太空衣的裤袋里。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他在月球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迹。

世界第一个女宇航员

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是原苏联的捷列什科娃少尉(生于1937年3月6日)。1963年6月16日格林尼治时间9时30分,她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拜克努尔宇宙飞行场起飞,从而成为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位妇女。她在离开地面233千米的地方,环绕地球飞行48圈以后,于1963年6月19日8时16分平安地在卡拉干达东北620千米的地方着陆,总共飞行了70小时46分钟。在捷列什科娃空间飞行期间,原苏联发射的另一艘宇宙飞船东方5号也在空中。东方5号与东方6号进行了编队飞行,两艘飞船最近时距离不超过5千米。

捷列什科娃的飞行任务不仅要考察飞船的操纵系统,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宇宙飞行条件下妇女生理的变化。

二十八宿与四象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我国古人把星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四象”在我国古代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的四组动物。又称四维、四兽。二十八宿体系形成后,以每七宿组成一象。即东龙、南鸟、西虎、北龟蛇(武)。春秋战国五行说流行后,四象配色成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所以东方七宿称东官苍龙,南方七宿称南官朱雀,西方七宿称西官白虎,北方七宿称北官玄武。

二十四节气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把一周年分成24个等分,用来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它们分别命名为:

立春:春季开始的意思。

雨水:严寒就要过去,降雨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从此雨量增加。

惊蛰:气温逐渐升高,有了雷雨,冬眠动物复苏,出土活动,从此进入春耕季节。

春分:春季的中间,太阳正好直射赤道,这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从此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气候温暖起来,草木繁茂,天气明朗,农业生产多忙于春耕、春种。此节气开始的一天为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是我国北方春季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

立夏:夏季开始,作物生长旺盛。

小满:我国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逐渐饱满,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进入夏收夏种的大忙时节。

夏至:炎热的夏天到了,气温继续升高,这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还没有达到最炎热的程度。

大暑:最炎热的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由最热点逐渐下降。

处暑: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

白露:这时节气温下降较快,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分凝成露水,因此早上露水较重。

秋分:秋季的中间。这天的白天和黑夜也是一样长,我国北方进行秋收秋种。

寒露: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进入秋收秋种。

霜降: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南方进入秋收秋种季节。

立冬:冬季开始的意思。

小雪: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开始下雪。

大雪: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

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开始,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小寒: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冬季节。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从立春开始,单数(月初)的叫做节气,双数(后半月)的叫做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历法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创造。远在西周,春秋时代,古人就已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往后又测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季节,逐步完善。汉武帝时期成书的《淮南子》,已经有完整的24节气的记载,名称与顺序和现在完全一样。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我国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气象变化规律的结果,它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上半年分别在3日至5日、18日至22日;下半年在6日至8日、23日或24日,相差不大。农历因为闰月的关系,每年节气的日期相差较大,闰月没有中气。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曾在我国的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在我国农村仍在发挥作用。人们为了便于记忆,还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天干地支的起源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扰乱,黄帝忧民之苦,遂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于是降十干、十二支。帝于是将十干圆布模拟天形,十二支方布模拟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帝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大概而言,十天干代表天上的十种宇宙场,十二地支代表地球环境的十二种作用场,因为地球运行,这些作用场次序轮替,周而复始。

另一种传说是:《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这三位妻子之中,“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这两位了不起的女神生下了十日与十二月,从表象意义上讲,帝俊及其妻子们便是日月之父母,也是上古的日月之神。《世本》说:“黄帝使羲和占日,常羲占月。”真实意义应该是:帝俊之妻羲和占日,祭祀日,观测日,制订十个天干(这大概是一年十个月的古火历的来源);帝俊之妻常羲占月,祭祀月,观测月,制订十二个地支(这大概是一年十二个月历法的来源)。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个字,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

传统的纪时纪年法

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种由太阳运动而确立的24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又叫农历。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24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一致。

纪年

“年”的本义指谷物成熟、丰收,后来才由谷物成熟的周期引申指寒来暑往的周期,即今天意义上的“年”。古人纪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要采取帝王先秦时主称号加年次的纪年方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就是,《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就是鲁庄公十年。

②到了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来纪年。例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朝皇帝的年号。

③干支纪年法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两两相配的一种纪年方法。天干与地支可以有六十种搭配,因而六十一循环,周而复始。因为天干与地支是插花相配的,所以称为“花甲子”,简称“花甲”。今天称年过六十为“年过花甲”就来源于此。如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纪月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时节纪月法】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来分别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等。农历一月叫正月,十一月叫冬月,十二月叫腊月。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

纪日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三种:

【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干支纪日法】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纪时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

【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天色、地支纪时与现在时间的对照如下:

夜半即子时(23~1点),鸡鸣即丑时(1~3点),平旦即寅时(3~5点),日出即卯时(5~7点),食时即辰时(7~9点),隅中即巳时(9~11点),日中即午时(11~13点),日昳即未时(13~15点),晡时即申时(15~17点),日入即酉时(17~19点),黄昏即戌时(19~21点),人定即亥时(21~23点)。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