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9782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6:27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十二章军事·武器·法制

军事·武器·法制

冠军原是军事用语

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成绩最佳者被称为冠军。这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是楚国有一位奋起反抗秦朝暴政的大将宋义,英勇善战,十分威武,秦兵屡屡败于他的手下。由于他战功赫赫,位居诸将之上,于是楚军将士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卿子冠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荣获“冠军”称号的人。

到了汉代,冠军一词继续沿用。据《汉书·霍去病传》记载,霍去病就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了冠军为官衔。从魏晋到南北朝各代,都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官衔。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冠军使”。

现在,冠军一词在体育竞赛、文娱游艺等活动中被广泛采用。

最早的骑兵

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畴骑”,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骑兵。“畴骑”,见之于《韩非子·十过》。以往旧注大多为“畴,等也。言马齐等皆精妙也”。或干脆注为:“畴骑,同一规格的马。”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史记·历书》裴驷集解引如淳日:“家业世相传为畴。”清人钱大听说:“如氏家业世世相传之解,最为精当……。”而凡世相传之业,皆可当畴人之目也。”因此,“畴骑”应释为“世世传习骑术者”。古多世业,父子相传,兄弟相及,在骑兵刚刚出现的时候,骑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军事技术,因而成为“世世相传之业”是很自然的。从秦穆公以武力助重耳入晋,一次派“畴骑”两千来看,“畴骑”所指不是单个的骑马者,而是具有军事意义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骑兵。

娘子军的由来

孙武来到吴国帮助吴王图霸。吴王要试他的兵法,将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交给他训练。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以吴王两个宠爱的妃子充任队长。两人不听约束,嘻嘻哈哈。孙武下令将两人处斩,另任队长。美女们害怕起来,都认真听从孙武指挥,进行操练,很是整齐,完全合乎规格。这大概也可说是操练娘子军的先声了。当然娘子军的正式出现还在后来。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动他的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户县故乡,散发家产,招募了大批士兵,又联络了当地农民武装,合并了几支零散的起义军,兵力扩充到七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以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

至于以女子为基本成员,又有严密组织的娘子军,则是从太平天国的女军开始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编排番号,共四十军,每军五千二百人,总计十万之众。

三军

古代的“三军”,有好多种概念。它最早源于春秋时期。周朝制度,天子建六军,诸侯大国设三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春秋时,大国一般多设三军,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设上、中、下三军。在三军中,各设将、佐,以中军将为三军统帅。中军的地位也比较高,战斗力更强一些。也有人把春秋时的步、车、骑合称为三军。

随着时代的演进,上军、中军、下军又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之后,这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这时的三军,主要标志着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军队行军或作战的先锋部队;中军即由主将亲自统率的部队,也是全军的主力;后军是军队行军或作战时,担任后方掩护、警戒任务的部队。

古代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用其名,但人数多少不一。汉代实行五人为伍,二伍为伙,五伙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裨,二裨为军的编制。宋代在军队中设军一级的编制,其统兵长官为指挥使和都虞侯。

孙武与《孙子兵法》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列国纷争,兵戈不止,总结和研究战争规律的“兵家”十分活跃。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专著诞生了,这就是大军事家孙武著的《孙子兵法》。

孙武是齐国人,人们尊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他对兵法很有研究,但在齐国没有受到人们赏识,于是他到了吴国。吴王阖闾听说他很有军事才能,就召见了他。吴王从宫中选了一百八十名宫女暂时当士兵,让孙武指挥操练。孙武把宫女分为两队,指定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当队长,讲清楚操练要求和规矩,就开始发布命令。没想到,正当擂起令鼓发布命令时,宫女们嘻嘻哈哈笑起来。孙武说:“纪律没讲明,号令没讲清,这是将领的过错。”然后,又把纪律,号令反复申明了几次,宣布重新操演。可是宫女们仍是笑个不停,两个队长自恃吴王宠爱,更是带头哗笑,队伍一下子乱了。这时,孙武厉声地下了军令:“明知而不听令,这是队长之罪了。”他传令把两个队长按军法治罪。这一下可把正在看台上的吴王急坏了,他赶紧派人去阻止。孙武表示:“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还是把两人杀了。之后,他又依次补了两个宫女当队长,继续操练。这一来,整个队伍面貌大为改变,整整齐齐,令行禁止。吴王很赏识他的才能。任命孙武为大将军。从此,吴军在孙武训练下,成为一支纪律严明、勇敢善战的军队。成语“三令五申”就是从此而来。

孙武指挥吴军以三万主力,大败楚国二十万大军,称霸一时,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成为春秋末年的盟主。

孙武总结了实际经验,写成了《孙子兵法》一书。这本书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现在流传在世上的本子中,以魏武帝曹操所注的一本最著名,共有十三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约六千字。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靠着士卒和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胜利。《孙子兵法》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不经过战争而能降服对方的军队,这才是最好的。这体现了孙武不单纯以力胜人的科学军事思想。

孙武提出的“避实击虚,避强击弱”、“神出鬼没,出奇制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立足于多变的战术指导原则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科学论断现在已家喻户晓。孙武的军事理论,对后世的中外军事家、政治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被奉为先秦兵家的始祖。战国时期的韩非、西汉的司马迁、三国时的曹操以及唐太宗李世民都曾高度评价孙武和他的兵法。

大约在公元7世纪,《孙子兵法》传入日本。18世纪后,又译成法、英、德、捷、俄多种文字。日本人尊孙武为“武圣”,把他与“儒圣”孔子并列。18世纪,当时横行欧洲大陆的法国军事统帅拿破仑看到了《孙子兵法》,爱不释手,对中国两千多年前卓越的军事理论、军事哲学深表钦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失败的德国皇帝,事后看到了《孙子兵法》,他悔恨自己晚读了20年。

孙武及《孙子兵法》彪炳史册,闻名中外,有些国家的军事院校还把《孙子兵法》作为军官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美国有些战略家甚至还以它为根据提出自己的核战略思想。1972年,美国出版的约翰·柯林斯《大战略》,称孙武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的伟大人物”。

三令五申

成语“三令五申”是一再命令告诫的意思。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句成语,许多人经常用到,但“三令”令的是什么?“五申”申的又是什么?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

原来,古之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

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这就是三令与五申的内容,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的作战守则。

击鼓与鸣金

远在两千五百年前,已有与行军关联的“金”和“鼓”。在《诗经·小雅》第三章有“钲人伐鼓”一句,古人行军时有“钲”(音征)和“鼓”。这句的意思就是:“掌管鸣钲和击鼓的官员(钲人),这时在击鼓。”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之一。《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曹刿论战》载长勺之战中,齐国、鲁国都是击鼓进攻。击鼓除用以鼓舞士兵进攻外,部队驻扎和行军时也通过鼓声发布号令。《文献通考·乐考十一》载:“军城及野营行军在外,日出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首为一叠;三角三鼓而昏明毕。”这里击鼓是报时和警众。

“鸣金”就是“鸣钲”,并不是“鸣锣”。在《说文解字》上没有“锣”字。“锣”字出现很晚,是乐器。后世的“鸣锣开道”是指官府仪仗行进时,在前面敲锣使民众回避、让路,与军事无关。《说文解字》上说:“钲,似铃,两年上下通。”段玉裁的注解中说它像铃,但没有舌,靠柄上下活动,撞击钲中心壳体,发出响声。也就是一种铙铃,或单个的串铃。在《诗》毛传中说:“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现在用“鼓动”这个成语,也是从这里来的。击鼓前进,鸣钲止步。后来陈奂在《诗》毛传疏文上说,这“钲、鼓”主要用在演习作战上。真正在战场上厮杀,用号角、口令,当然比“钲、鼓”更有效了。

虎符与金牌

战国时期,有个有名的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说的是魏国的信陵君偷来了兵符,调动了军队去援救了赵国。这个“符”,就是古代有权调动军队的信物——虎符。它由帝王授予臣属。符由铜铸成老虎形状,背上有铭文(刻在金属上的文字),可分为两半,一半由帝王自存,另一半发给地方统兵将帅。军队调动时,必须验合这两半符,相符合,才能生效。虎符流行于战国时代、秦代和汉代。

虎符

与军事有关的信物还有羽檄、金牌和火牌。

羽檄也叫作“羽书”,是古代一种紧急的军事文书,上面插羽毛作为标志。《汉书·高帝纪》中有这样的句子:“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这里的“檄”,就是以木简为信,长一尺二寸,作征召之用;如有急事,则加插鸟羽毛,以表示紧急。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用的鸡毛信,就有点羽檄的意思。

火牌是清代传递军用文书的凭证。《清会典·兵部车驾司》记载:“凡驿递,验以火牌,定其迟速之限。”就是说,凡是从驿站传递文书,都要检验火牌,并根据它决定传递的速度。通常传递文书,以日行240里为度;如遇军事上紧急文书,规定日行400~600里的,要由经办机构签明。

金牌通称金字牌,是“金字牌急脚递”的简称,是古代最紧急的军事信邮。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官政》一书中记载:“驿传有三等: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金字牌急脚递”,开始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当时,北部边疆异族兴起,边事争端不断发生。神宗为了调遣边疆统帅的军队,用“金字牌”作为皇权的信符,用于调兵遣将。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秦桧与高宗合谋,一日之间发金牌十二道,把正要乘胜追击的抗金名将岳飞从朱仙镇召回,结果给金兵以喘息之机,使宋朝由胜转败。

元代遇到军务紧急时,用“金字圆符”、“银字圆符”作为加快传递的标志。

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之称是从“十八般武艺”一词演化而来。“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华岳编的兵书《翠微北征录》,华岳曾中过武状元。此书编成于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他在书中自称“臣闻”,可见“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实际上还要早。可惜宋代的兵书多毁于兵燹,今传者寥寥无几,“十八般武艺”的原始出处和内涵今天已无从查考。明代谢肇涮在《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暴、十六把、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术”。

《水浒传》写到的十八样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还有的说,十八般武艺是指九长九短:九长是枪、戟、锟、钺、叉、锐、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爆发在公元200年,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的关键性一仗。通过这次战役,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

袁绍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大世族豪强势力,于公元199年,大体上统一了河北。曹操当时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大体上统一了河南。于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大规模兼并战争爆发了。

公元199年春,袁绍调兵十万,进攻黎阳,准备一举攻下许昌,消灭曹操。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抗击袁绍。曹操亲自率兵,打败了与袁绍联合的刘备,俘虏了他的妻子,又迫使刘备的大将关羽投降,从而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以后,曹操迅速移兵官渡,准备迎击袁绍。

公元200年8月,袁绍进军官渡。袁军依河丘屯营,东西达几十里,曹军也立营相拒。打了几仗,曹军不利,坚壁不出。袁军筑楼台,堆土山,居高临下攻打曹营,结果曹操用霹雳车击破了袁军楼台。袁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挖道一直通向曹营,曹操针锋相对,在营外挖深沟以防御。就这样,双方大军在官渡相持了好几个月。

曹军转机终于来到了。同年10月,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兵一万多人押送军粮,驻在大营以北四十里处。此时袁绍未能采纳谋士许攸、大将沮授的建议,结果袁军内部众叛亲离。许攸投降了曹操,将袁绍的情况告诉给了曹操,并建议他偷袭故市、乌巢,烧掉袁绍军粮,以此置袁绍于死地。曹操听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奇制胜的好机会。他调兵遣将,并亲率五千轻兵,假冒袁军,让战马口衔横杖,军士每人抱一捆干柴,连夜抄小道行进。天将亮,曹军已到乌巢,包围了袁军,焚烧了军粮,袁军大乱,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最后,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仅带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官渡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在军事科学上有重要价值。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消灭袁绍,统一北方后,又挥军南下,打算统一全国。

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自江陵沿江东下,直逼刘备军驻地夏口。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孙权处,共商联合抗曹大事。江东孙权懂得,若刘备军队失败,江东也难保全,所以他同意派大将周瑜、鲁肃等率军三万与刘备共同抗击曹兵。

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曹操鉴于北方军队不惯水战,下令用铁索把战舰连锁在一起,以便兵士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但这却给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创造了机会。曹操本想利用优势兵力,一鼓而下,打败敌人,现在却处在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相反的,孙、刘联军却士气旺盛,积极求战,准备火攻。一天夜里,东南风大起,周瑜的部将黄盖假称投降曹操,带了十艘战船,船里面满载着灌了油的柴草,顺着风势直向曹操营寨驶去。看看离曹营不远,各船同时燃起火来,迅速地向曹操的水军战船冲去。火烈风猛,霎时间,曹军战船燃起大火,用铁索连起来的船也无法拆开,一时烈焰冲天,曹操的水寨化成了火海。一会儿工夫,曹军岸上的营寨也烈火熊熊,曹军人马烧死、溺死的不计其数。孙刘联军分水陆商路乘胜追击,曹军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最后曹操只剩十八骑残兵败将,败走华容,逃回北方。

“赤壁之战”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公元4世纪前后,我国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王朝统治着;南方,由东晋王朝统治着。前秦国王苻坚一心想向南扩展,统一全国。

公元383年,苻坚强迫征发汉族和各族人民当兵。他带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万向南进发,自恃兵多,并以为能取胜,曾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拥有这么多的军队,大家只要把马鞭投在长江里,就可以截断长江的巨流”。

淝水之战图

东晋宰相谢安派精兵八万人迎战,为了稳定军心,他邀请亲友一起游山下棋,以示镇静。

东晋和前秦的军队在淝水两岸隔河对峙。前秦先是攻占了淝水岸边的寿阳县,之后,苻坚派部下朱序到晋营诱降。朱序本是晋将,被迫降秦,心还向着东晋。朱序同晋军约定了瓦解秦军的计划。东晋大将通知苻坚,说晋军准备渡过淝水会战,要求秦军向后退出一块空地来做战场。苻坚想乘晋军渡河的时候袭击晋军,就命令秦军后退。秦军里的各族兵士,阵势一移动,朱序又乘机在阵后高呼:“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兵士听到呼声,顿时如潮水般地向北方溃退。晋军乘势渡过淝水,奋勇追击。苻坚中了箭,单骑逃命。秦军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还以为追兵到了,昼夜奔跑,不敢停留。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残兵,只剩了十多万人,损失的有十之七八。

淝水战后,前秦瓦解。公元384年,鲜卑族慕容垂自己称帝,建立后燕。公元385年,羌族姚苌杀死苻坚,占据长安,自称秦帝,建立后秦。同时,其他少数民族贵族也纷纷独立,建立割据政权。北方又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刑法的由来

刑法的“刑”字,在古代为井旁加一立刀。其含义是,在奴隶社会里实行井田制,井田中间有口井,奴隶主为了防止奴隶来舀水,便派人拿着刀去守卫,谁抢水吃就把谁的头砍掉,这就叫用“刑”。而“法”字,“去”是去曲的意思;用三点水作偏旁,则引喻为执法要公正,像水一样不偏不倚。

中国的法自古以来是指刑律即刑法。从《尚书·吕刑》、晋国“铸刑鼎”到《大清律例》都是一样。刘邦的约法三章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也是刑律。

我国刑法源于夏朝,以后各代均有刑律。其中《唐律》是封建社会一部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

监狱的由来

中国的监狱产生于何时?是谁发明的?唐朝解释法律的重要著作《唐律疏议》载“皋陶造狱”。皋陶是四千多年前的传说中的人物,舜帝时期,曾被任命为刑法官。关于他掌管刑法,发明建造监狱的传说,古籍记载很多,历来视他为监狱的首创者。我国古代监狱中都挂有皋陶的画像,不仅狱吏狱卒,甚至连犯人也像拜神一样拜他。

“监狱”一开始并不叫监狱。夏朝时叫“宫”,商朝叫“圉”,周朝叫“圜土”,秦朝叫“囹圄”,直到汉朝才开始叫“狱”。秦时,不仅京城有狱,地方也开始设狱。汉时,监狱更是名目繁多。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又开始掘地为狱,发明了“地牢”。唐朝时,州县都有了监狱。宋朝各州都设置了类似周朝的圜土的狱,犯人白天劳役,晚上监禁。明朝京、州、府、县都有监狱,称狱为监也自明律始。《明律·捕亡门》:“狱囚脱监及反狱在逃。”笺释:“从门出者谓之脱监,逾垣出者谓之越狱。”清朝沿袭下来。监狱的职能,据《唐律疏议》记载,“狱声确也,以实囚情”,“以圜土聚教罢民”,“任之以事,而改教之”。即对犯罪的事实要进行核实,对犯人要教与改。

古代的五刑

古代隋以前以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隋以后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其中,墨刑又叫黥刑、刺字,即在犯人的额上刺字,并涂以墨作为标志。劓,割掉犯人的鼻子。剕刑又称刖刑,即砍掉犯人的脚。宫刑,割去男子的睾丸,破坏女子的生殖机能。大辟,即斩首。笞,用荆棍或竹板子打人。杖,用棍子打。徒,剥夺犯罪人身自由并强制其劳役。流,流放到艰苦的地方受罪。

千刀万剐说凌迟

凌迟,是中国古代处死有罪之人的一种极刑。它是将犯者的体肉一块块割掉,使其受尽痛苦慢慢死去,俗谓“千刀万剐”。

凌迟始于何时,从清末法学家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看,“唐律……尔时并无凌迟之法,故律无文”。五代北宋开始,凌迟出现。陆游(宋人)记凌迟情状有:“肌肉已死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明史·刑法志》:“(绞斩)二死之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它进一步规定了凌迟施用的范围,是用以处罚那些不敬不孝、忤逆背叛之人的。

《元史·刑法志》载:“诸子孙杀其祖父母、父母者,凌迟处死。”“诸子杀其父母虽瘐死狱中,犹肢解其尸以徇。”杀亲的罪犯即或已死于狱中,仍要施以凌迟之刑肢解其尸体以儆效尤。《明律》:“凡谋杀祖父母、父母,已行者皆斩,已杀者皆凌迟处死。”清代的律文与明代同类,实际执行时不仅杀死本人,还要戮及全家,家屋、家庙全部拆毁,当地官员和学校教习也要受处分。

凌迟之数,《国史旧闻》记载颇详,“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日该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开刀”,“凌迟三日”。明代的凌迟刑中记录极高,对鞭打母亲的郑鄞割了三千六百刀,对谋反的宦官刘瑾割剐了四千七百刀,割了三日才死去。清代的凌迟又分作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一百二十刀等。

凌迟之刑被废除,是在20世纪初的事了。当时在内外矛盾冲击之下,清廷统治下的半封建秩序已无法维持,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凌迟以及枭首戮尸等法被“永远删除,俱改斩迭”。凌迟的血腥终于不闻。

十恶不赦

“十恶不赦”,现在用来比喻罪大恶极、不可宽恕的人。“十恶”,原指十条大罪,始见于北齐法律。隋、唐把这十条大罪的内容略事增删,正式定名“十恶”,写在法典的最前面,以示严重。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都规定犯了“十恶”罪不能赦免。

古代“十恶”罪的内容是:一、谋反,指企图推翻当时的王朝。二、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三、谋叛,指背叛朝廷。四、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五、不道,指杀戮无辜。六、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严。七、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八、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等。九、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十、内乱,指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这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内容有一部分在今天是不能接受的。但由于“十恶”成为“不赦”之罪,影响深广,人们一接触到罪恶大、不可宽恕的事情,很自然地就称为“十恶不赦”。

株连九族

在我国君主专制社会里,是很讲究宗族关系的。一人升官,九族皆荣;一人犯罪,九族株连的历史事件,比比皆是。

诛九族应来自于秦商鞅变法后的夷三族法。“九族”是指亲属,但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洗冤录》

侦探小说受到当今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其中往往涉及受害身亡者的检验,从中发现重大侦破线索。

我国古代早就有法医检验工作。《札记·月令》记有临刑时法官瞻伤、察创等项即是我国法医学的开始。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以《封诊式》为名的一组竹简,记述了内容广泛的治狱案例,内有判别自缢与他杀的具体方法,如观舌吐,绳下淤血,屎尿流出,解下绳索时,口鼻有无假叹气的样子等等。这是关于法医知识的十分生动又很符合科学道理的早期记载。五代时,和凝父子于公元951年所著《疑狱集》,是我国最早的法医学著作。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法医学著作,还要算宋慈著的《洗冤录》。

宋慈(公元1186~1249年)字惠文,曾四任提刑。他综合了前代多种专书,加以订正,再结合当时执法检验的现场经验,公元1247年写成《洗冤录》一书。全书共五卷,卷一载条令和总说,卷二验尸,卷三至卷五备载各种伤、死情状。《洗冤录》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检查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的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书中对于自杀、他杀或病死的区别十分注意,尤详于案例。如溺死与非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中毒与斑疹等,分析严细,且列述各种猝死情状,如破伤风致死口眼多斜,四肢蜷曲,煤气中毒者其尸软而无伤。书末附有各种救死方。这部书中所记载的如人工呼吸法、夹板固定法,明矾蛋白解砒霜中毒、吮吸蛇毒等,至今仍然有效。

《洗冤录》是世界上有名的医学著作,比意大利菲德里的法医著作早300年。此书不仅在我国沿用了600余年,成为后世各种法医著作的主要参考书,而且广泛外传,被译成荷兰文、法文、德文以及朝、日、英、俄等各种文本。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