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746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6:27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八章 礼仪·风俗·宗教

礼仪·风俗·宗教

古代的跪拜礼

我国在汉代以前,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进食、看书时,坐在席子上,称“席地而坐”。如请客人坐正席,也只是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古代所谓“坐”姿,和我们现代人完全不一样,要两膝着地,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跪。接待宾客时,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往往伸直上半身,使坐变成了跪,然后再俯身向下,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就不叫拜。拜,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规定,跪拜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凶拜、吉拜、奇拜、褒拜、肃拜等九种,称为“九拜”。

在“九拜”中,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礼节。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慢慢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种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僧人举起一手向人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和稽首好多相同,不同处是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用于下对上的敬礼。后来在书信中,开头或末尾用“顿首”,是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首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因此叫“空首”。

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跳踊。这一般是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极度悲伤。凶拜是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即一拜,褒拜,就是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因此又称作“手拜”。肃,是手到地的意思。后来,在书信来往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写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就是由此而来。

汉代以后,渐渐有了高座,椅子凳子出现了,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还存在,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臣子拜见皇帝,小官拜见大官,奴才拜见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民间的祭祀、祝寿时,仍世代相传。后来,又有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

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君主制度结束了,跪拜礼这种充满封建色彩的礼节才消失。

婚俗六礼

婚俗六礼是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一、纳采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婚)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

二、问名

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帖后,卜吉合八字。《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三、纳吉

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四、纳征

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男方是在纳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的,行纳征礼不用雁,是六礼唯一不用雁的礼仪,可见古人义礼之分明。历代纳征的礼物各有定制,民间多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后演变为财礼。

五、请期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进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

六、亲迎

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文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戴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御轮三周,先归。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候。

经过此“六礼”,婚姻正式成立。如此复杂漫长的过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牵引,而真正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未直接参与,只有在结婚完成之后才见对方模样。

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我国的夏朝和汉朝直至辛亥革命前都称为元旦,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做“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我国古代过年,主要的行事是打鬼。“腊八”吃“腊八粥”,在宫廷和民间都要打鬼,腊月二十三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衣食温饱。

这期间还要扫除污秽,预防疾病。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

腊月三十那天,人们为什么要在门上糊上门神呢?有这样一种传说:唐太宗有一天生了病,梦中听到“鬼”叫,睡卧不宁。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知道后,全身披挂,手执兵器,侍卫门旁。当夜唐太宗没再作噩梦。以后,他命画工画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像挂在宫门上,称作门神。后来众人仿效,也贴此像以避邪恶。

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五代时后蜀宫廷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后主孟昶曾题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可见,自五代以后,欢庆的祝辞,换掉了难以捉摸的符咒。后来,桃符为大红纸张书写的春联所代替。

过春节为什么又叫过年呢?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以至于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一片匆忙恐慌。这时,村外来了个小孩,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缘由。小孩子听后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年,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年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夕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兽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个身披红袍的小孩子在哈哈大笑。夕兽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年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为此,大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的“拜年”(拜年的由来),并把年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来)。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压岁钱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饧(糖)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这是前人描写分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心情的一首诗。

压岁钱最早出现于唐代宫廷内。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唐代春节是“立春日”,当时正月初一叫“元旦”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并不流传于民间)。王建的《宫词》说:“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宿妆残粉末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唐代宫廷内春日散钱之风是很盛的。

王建《宫词》也有描写“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洗儿钱除致喜外,主要还是长者给新生儿镇邪去魔的护身符。赐钱新生儿的风俗逐渐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在宋代成为民间重要风俗之一。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而为“春节”,不少原立春日风俗移到正月初一的春节上,洗儿钱风俗又和春日散钱风俗混合在一起,演变为今天所见的压岁钱风俗,不过早期压岁钱并不用流通货币,而是一种特制的不能流通的币制,叫“压胜钱”,到清代,“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

元宵节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挂彩灯、放焰火,大街上高挂千万盏琳琅满目的花灯,东北和新疆等寒冷地区,还要制作千姿百态的冰灯,到了晚上,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品尝各种元宵的风味。那么,这个有趣的节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们称元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者灯期。因为上元之夜,又称为元夜或元宵,因此后人才管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其实正月十五这个节日,起初是由灯引出来的。西汉以前,皇帝的宫殿里到处是花花绿绿的宫灯,汉武帝在创造《太初历》时,就把正月十五日作为一个重大的节日。每逢这一天,皇宫里的所有灯盏,都要大放光明。当时,元宵节玩灯、赏灯,还仅仅局限于深宫禁苑,并没有形成一种民间风俗。

元宵节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乃是入唐之后的事。由于唐朝前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唐朝的皇帝便把宫内的花灯,搬到大街上展览,并且亲临观赏。比如唐明皇李隆基曾命人制作了一盏高一百五十尺的彩灯,被人们称为灯楼。皇帝一带头,皇亲国戚们更是争先恐后,极为炫耀。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令人制作的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立之高山,上元点之,百里皆见”。另外,每逢正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皇帝还要大宴群臣,酣歌曼舞,彻夜游乐。因此,封建统治者的玩灯、赏灯,乃是一种独特的享乐。当时,首都长安有规定,为维护首都的治安,每天夜晚街鼓呜响以后,所有行人要回到家里。但是,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夜晚,长安城内却允许人们上街观游,尽情欢娱,直至天光大亮。这样一来,元宵节的玩灯、制灯、观灯,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的风俗。这种风俗历经百代而不衰,而且一度曾愈闹愈烈。宋朝以后,灯期由三日延长至五日,到了明代竟延长至十日。灯节一到,大街小巷的灯市、灯社、灯谜、灯宴、赛灯会大放异彩,真正是红火热闹,各种花灯更是细巧精美,瑰丽生动,巧夺天工。

曲水流觞

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偕同亲朋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兰亭修禊,还举行了“曲水流觞”活动,饮酒赋诗,引为佳话。

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这是我国民间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周代就有水滨祓禊之俗,朝廷中指定专职女巫掌管此事。祓,是祛除病气;禊,是修洁、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仪。每年春秋两季,人们都要相约到“东流水上自洁濯”。也就是沐浴一番。

到了汉代,三月上巳,才确定为节。每逢这一天,不仅民间百姓去水边洗濯,连宫廷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后来,此俗演变为临水宴宾。魏晋以后,将上巳正式定为夏历三月三日即春禊,作为重要的节令,所有临水祓禊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

“曲水流觞’活动,就是在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风俗。人们举行祓禊仪式后,就坐在环曲的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下去,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取饮,彼此相与为乐,因此称为“曲水流觞”。觞是古代盛酒的杯子,通常为木制,底部有托,小而轻,可以浮在水中。也有用陶制的杯,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体积比木杯重,要放在荷叶上,让它浮水而行。

仿古“曲水流觞”

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修禊活动,在历史上最为出名。他们在清溪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入溪中,由上游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作不出诗的要罚酒。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成诗两篇,有十五人成诗一篇,有十六人没有成诗,各饮酒三觥。活动后,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尊他为“书圣”。后人也把《兰亭集序》碑帖,称之为《禊帖》。

在绍兴,“曲水流觞”活动带来的咏诗饮酒的雅俗,一直盛传不衰。从元代诗人杨廉夫在卧龙山“西园”建立的“龙山诗巢”到明代徐文长和沈青霞等十人结社唱和。一直到今天,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中外书法家也要到绍兴兰亭聚会,泼墨挥毫,咏诗论文,纪念王羲之,并进行“曲水流觞”游戏。

“曲水流觞”这一活动习俗还传到了日本。早在公元958年,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天满宫,就首先仿效兰亭“曲水流觞”,举办了“曲水宴”。仪式十分隆重,与会者还穿上了仿古服装,进行洗尘(修祓)礼仪,跳起巫女神乐舞,再进行“曲水宴”。

寒食节

旧俗以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为“寒食节”。传说春秋时晋文公回国即位后,许多曾经随从他流亡国外的臣子,纷纷自我报功,因而得到了重赏。其中只有介子推不愿封官,没有向晋文公报功,而且携老母隐居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晋文公知道了,要封他做官,因找不到他,想用烧山的办法使他下来。但介子推坚决不肯下山做官,结果母子两人被火焚死。于是,晋文公规定要在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用烟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我国各地在这天都有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等风俗,并把绵山所在的县改名为介休县,意为介子推永远休息之地。汉代把这一天定为“禁烟节”,家家不能举火。到了晚上,由宫中点火燃烛,再将火种传到贵戚大臣之家。唐代诗人韩翃曾写诗记载此事,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节

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候,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气温转暖,万物萌发,让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因此叫做清明。中国自古以来,绝大部分地区人死后都是土葬,做有坟墓,后人常在坟上种点树木,以资保护,同时作为纪念标志。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洗,坟墓本身不免土壤流失,树木凋残,因此,到了春日清明,后人前去看望,称为上坟,又叫扫墓,带去食物供奉,并整修坟墓周围,久之,便成为清明祭扫风俗。

清明有折柳戴柳的习惯,相传始于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后来,江南百姓将此演化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将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即源于此。这也是清明植树的起源。

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有九种说法:第一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逝世。第二说认为唐玄宗李隆基农历八月初五生,端午节是为了庆祝他的生日。第三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生日,来源于吴越一带人民原来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第四说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的。第五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第六说认为端午源于楙日,端午的许多习俗都是为了镇妖避邪。第七说认为端午南、北方意义不同,南方纪念屈原,北方则是游春节日。第八说是认为纪念沔阳的四位劫富济贫的豪杰。第九说认为源于纪念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

当然,最流行最为一般人所接受的是第一种说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苇叶或荷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夕节

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夕”是夜晚的意思,七夕就是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是个放牛青年,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织女觉得天上没有自由就来到了人间。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见了面,很快相爱结婚,生出一男一女。可是有一天王母娘娘把织女抢走了,当牛郎担着两个孩子到天上追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用她头上的玉簪划出了一条银河,这条银河又长又宽,牛郎过不去,他们就这样被分开了。王母娘娘只许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每到七月初七夜里,成群的喜鹊都飞来给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在桥上见面,这就是七夕节的来历。七夕节又叫女儿节、乞巧节。在中国大陆北方,有这样的风俗: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摆上瓜果,向织女乞巧。也就是说,希望织女把一手巧艺传给人间。在民间还有另一种风俗,就是每到七月初七这一天,就把新出嫁的闺女接回娘家。怕王母娘娘看到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后,强迫他们分开,人们用暂时分离的办法,避开王母娘娘,以求长久的团圆。所以这一天又叫避节。因为七月正是多雨的季节,所以七月七也常下雨,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会面时流下来的眼泪。还传说这一天如果有人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偷看牛郎织女相会的场面和听到他们的谈话。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的来历,唐朝欧阳詹是这样解释:秋天在夏冬两季之间,八月居秋季之中,十五又是八月的月半,故而得名。民间俗称八月节。早在汉代,我国就有了“秋节”了。不过不是在八月十五,而在立秋之日。到了宋代,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就多起来了,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中华民国元年,曾行文把中秋法定为“秋节”:“阴历四节,藉度民时,以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至今,中秋节仍是民间四大传统佳节之一。在中秋节,中国人民还有吃月饼的习俗。关于月饼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到杭州正值中秋,有人献上甜饼,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连声称赞:“好月,好饼,中秋良宵也。”从此,甜饼成了月饼。这种传说把月饼的得名归于皇帝一人恐怕是没有多少道理的。每逢中秋,江苏一带人民就用月饼招待归家的亲人,此习由来已久,后来这种风俗流传到全国。月饼也称为“团圆饼”。中秋节亲人团圆是相沿已久的习俗,故俗称“团圆节”。这一天晚上,全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如亲人在异地,就同时望着月亮表达思念之情。宋代大词人苏轼为怀念弟弟曾于中秋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

中秋的传统习俗很多,自古有赏月、拜月和吃月饼等旧俗,但至今流传最广的就是赏月了。

古代赏月的习俗是,设瓜果、月饼等于庭院,观赏明月和桂花、秋海棠等。这一习俗源于西周。当时,宫廷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城西设月坛,方四丈,每逢中秋之夕,帝王穿白衣,骑白驹前往祭祀。《龙城录》记载,唐代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梦游广寒宫,见十余名仙娥皆穿皓衣,乘坐白鸾,歌舞于桂树之下,乐音清丽。玄宗素解音律,遂记其声,编律成音,这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曲谱的由来。

相传自从唐明皇遨游月宫后,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气更盛。当时,文人学士崇尚朱熹儒家理学,时兴身穿素服,在中秋赏月时观看仙鹤翩翩起舞。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中秋之夕,帝王在京都临安德寿宫内桥上赏月。宫中池塘盛开白色莲花,池上之桥以莹澈如玉的砖石砌之,并以金钉铰。至于帝王在桥上赏月欢宴时所用的御几、御榻以及瓶、炉、酒器等,皆以水晶制成,与月色相映生辉。池之两岸宫女和教坊乐工用白玉笙等乐器奏乐,其中吹笛者就多达200人。

南宋临安中秋赏月的另一奇观就是钱塘江潮,每逢八月十五至十八,海潮为最盛。《乾淳岁日进记》等记载,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宋孝宗观潮,只见在月光下,海潮“初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犹如千军万骑簇拥而来,不可卒遏;又有善泅的舟人、渔民数百人,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迎潮而上,谓之弄潮,腾身百变,而旗不沾湿,以此夸能。

元代,《元氏掖庭记》记载,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中秋之夕,元武宗与诸妃嫔泛舟于禁苑太液池,“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绿荷含香,芳藻吐秀,游鱼浮鸟,竞戏群集”。又有彩帛装饰华丽之小舟,在池上采摘菱、莲蓬,轻快便捷,往来如飞。

明、清两代,民间在中秋祭月时除供瓜藕、月饼外,还置月宫符像,上画月神和月宫,金碧缤纷;又供彩塑“兔儿爷”,状如将军,头戴冠帽,身披甲胄,或骑于虎背上,或身后插旗幡,俨然大将风度,粗拙可爱。在江苏扬州、苏州等地,游人于中秋之夕泛舟于江河之上,或聚集在桥上赏月。广东南雄则以大柚子剔刻成柚灯,内燃以烛,与月色争辉。

重阳节

“九九重阳”的说法,最早见刊《易经》,该书以阳爻为九,把九列为阳数,重阳节的月和日恰逢双九为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屈原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重阳节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

重阳节风俗很多,如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重阳登高,最早见于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大意是,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声遍布。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并告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装入红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并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桓景回乡,遍告乡亲,于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因菊花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刺心,难于靠近。桓景挥剑激战,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却免受灾殃。从此,重阳登高避灾的风俗,就世代相传了。

历代诗人骚客对重阳节的登高、饮酒等写过不少激动人心的诗词。曹丕有“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之句。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师诗》:“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腊八节

十二月初八日叫“腊八节”,又叫“佛成道节”。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载:“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游历名山大川寻道,来到摩揭陀国时,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每到这一天,群僧集会,诵经演法,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以资纪念。

图腾

图腾,从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转化而来,意谓“彼之亲族”、“种族”等等。图腾信仰与母系氏族社会共存。那时,图腾信仰是占有支配地位的思想意识,或者说是一种图腾世界观。它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每个氏族发端于这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因而它成了该氏族的共同祖先和保护神,成了该氏族的徽号、标志和象征。也因此,图腾崇拜成了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

在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大约是最早的一种。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和认识水平的进步,人类抽象思维、幻想活动进一步发展。在自然崇拜中,人们逐渐发现有少数自然现象与自己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如饥饿时某种动植物可提供急需,而某些动物又对人类具有威胁,使人们诚惶诚恐。在此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将这些自然现象看作是自己生命攸关的神灵。同时,当时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方兴未艾之时,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搞不清性交与生育的因果关系。常常把上述神灵看作是自己的来源之一。从而产生了图腾信仰。每个氏族选择作为本氏族图腾的崇拜对象,往往是与各个氏族的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或无生物。

图腾是与母系氏族同时产生的,并且随着氏族的发展而发展。当一个氏族发展为两个以上的氏族时,原来氏族图腾就演变为胞族图腾,新生或女儿氏族则有了新的图腾。如傈僳族有一个熊氏族后来发展为三个女儿氏族,跟随而来的出现了狗熊、猪熊和大熊三个图腾。随着母系氏族的解体,图腾信仰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初的图腾形象就是图腾的自身形象,蛇就是蛇,虎就是虎,后来才是半人半兽的形象,如狗首人身、人头蛇身等,最后才是图腾的神圣化,如龙、凤等。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中,有关图腾资料出土不多,也许已有不少出土但尚没有被认识。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也有蛛丝马迹可寻。如北京平谷县上宅遗址出土一种鸟首形镂孔陶柱,很可能是一种鸟图腾柱,以备供奉之用。在西安半坡遗址发现几件人面鱼纹,不少学者认为它是半坡氏族信仰鱼图腾的反映。在长江下游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工具、器皿和陶器上有不少鸟形象,绍兴出土的战国铜房脊上,还有一个鸟图腾柱装饰。这是越族先民信仰鸟图腾的有力见证。更为有趣的是,在辽宁红山文化和山西龙山文化中均出现了龙的形象,说明我国有关龙图腾的传说是确有其事的。

近代许多后进民族都保留着不少图腾信仰的“活化石”。我国台湾高山族信仰蛇、山羊等图腾;壮族以龙、鸟、蛙、枫树为图腾;鄂伦春族以熊为图腾;普米族以虎为图腾;彝族以虎、葫芦、竹子、獐为图腾;傈僳族以虎、蜂、鼠、熊、猴、羊、竹为图腾;怒族以虎、蛇、蜂、麂子、鼠为图腾;瑶族和苗族以龙、狗、枫树为图腾;湖南湘西有些苗族修筑盘瓠庙,供奉盘瓠,每年都举行祭祀,其间还要进行龙舟竞渡;畲族信奉狗图腾,他们把图腾绘在画上,号称祖图,祭祀时要唱狗皇歌,叙述狗与畲族的骨肉之情,歌颂狗对畲族的种种恩惠。

在古史研究中,把某种动植物或无生物定为图腾属性,应该慎重从事:一要看它是否是图腾时代的产物,二是看它有无图腾的若干特征。无论是考古资料或民族学资料,都说明图腾是有特定含义的,而且有若干特点:

第一,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这个图腾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姓。汉族百家姓中有不少姓就渊源于图腾,少数民族也有类似情形。每个氏族都喜欢在有关工具、家具、衣饰、住宅上雕绘本氏族的图腾形象,有些还雕成巨大、神秘和精美的图腾柱作为氏族的象征。

第二,认为本氏族为该图腾所生,两者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并且创造不少图腾神话,人们常常从所信仰的图腾中引出自己的世系。如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起源传说,分别信仰水鸟、小鸟、鹰和天鹅图腾。

第三,对本氏族图腾有一套祭祀活动,如畲族的祭祖仪式,苗族的拜盘瓠庙,都是以祭祀狗图腾为中心展开的宗教活动。壮族有一个青蛙节,是祭祀青蛙图腾,祈求农业丰收。最初的祭祀等活动是由氏族长兼任的,后来才有专门的巫师,并且以图腾作为自己的主神。

第四,每个氏族对自己的图腾有若干禁忌,如禁说图腾名字、禁杀、禁食,甚至禁止摸触图腾。而本氏族禁杀的动物,其他氏族则可猎取。当时动物很多,图腾各异,对动物、甚至植物起了一定的保护和调解作用,这对生态环境是有一定益处的。

上述图腾特点对我们识别和鉴定远古图腾形象有重要帮助,也就是说,若确定某种事物为图腾,不仅要考虑到社会背景,观察其形象,还要看它是否具备若干特点,从而才能将图腾与一般动植崇拜或者动植形象区别开来。也许有人问:中国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图腾呢?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有人说龙凤或龙虎就是这种统一图腾的象征。其实世上没有各民族共同信仰的统一图腾。众所周知,图腾信仰盛行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部落尚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彼此缺乏来往,当时不能、也不可能有一个共同的图腾。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还是传说时代的华夏、东夷、三苗,他们绝不可能是信仰一种图腾,而是各自信仰不同的图腾。就是夏族、商族、周族也是由许多氏族或图腾发展演变来的。近代我国各族的图腾史也是如此。偌大一个中华民族怎么能有一个统一图腾呢!至于说我国文明时代常见的艺术主题——龙凤或龙虎形象,与其说是统一图腾,莫如说它们来源于图腾更确切些,而且是与王权的提倡有重要关系。因此,龙凤和龙虎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图腾。

当时氏族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也是同一血缘和同一图腾信仰单位。因此,通常又称母系氏族社会为图腾时代。在当时条件下,图腾信仰对巩固和发展氏族制度,实行氏族外婚制均起过进步作用,对当时的经济、文化、艺术、建筑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认真搜集和研究我国的图腾制度,不仅是宗教史和艺术史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开远古之谜的一把钥匙。

佛教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距今约2553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明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明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他们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简单地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曾经“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禅宗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达摩大师是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中国初祖),故又称达摩宗;因其得佛心印为佛陀之正统法脉,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传法弟子六祖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惠能后为禅宗正宗。皇帝亲赐六祖慧能大师谥号为大鉴禅师,其传法弟子颇多,如:南岳怀让禅师、青原行思禅师、永嘉玄觉禅师等,证悟者四十余人,开悟者不计其数。之后南岳怀让禅师之得法弟子,马祖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有着极大的贡献,他确立了丛林制度,规范了道场,马祖道一禅师之传法弟子百丈怀海禅师更制定清规规范门人,故佛教称之为“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直到今天依然大体上不变,每天之早晚二课,也是始于这个时候。百丈怀海禅师之传法弟子有黄檗希运禅师及仰山灵佑禅师,都是至今还影响着佛教界的祖师大德!自六祖后不再传大位,也就是说没有第七祖,因为禅宗真正要传的法脉不是衣钵而是心印,心印延续至今,不曾断绝,一代代的祖师大德们,至今都延续着六祖的顿教大法!

六祖惠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惠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

道教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和尚称谓的由来

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消除一切欲望,苦心修行,与世无争,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死后灵魂即可升入“天堂”。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反对战争。“和”(即忍耐、服从)是佛教徒所崇尚并遵守修行的根本方法。“如来以‘和’为尚”,意思是说如来佛以和平忍让顺从为高尚的态度,后人因此称他们为“和尚”。这很可能是一种附会。

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和尚”是梵文Upadhyaya在古西域语中不确切的音译(准确的译音是“邬波驮耶”),梵文中的原意是对博士、亲教(亲承教诲)师的通称,最初在于阗疏勒等地。音译为鹘社、和社,后音转为和尚。尤其是佛教传入中原汉地以后就成为对佛教僧侣固定的称呼了。

玄奘取经

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里面的人物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是虚构的,故事也是虚构的,但是唐僧取经,却真有其事。明代作家吴承恩笔下唐僧的原型,就是依据唐代著名的高僧、佛教学者、翻译家和旅行家玄奘。

玄奘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出生在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家。他少年时就爱好佛学,十三岁当了和尚。后来,他游历了四川、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的著名寺院,虚心向佛学大师求教,学习佛教经典,被赞为佛门的“千里驹”而誉满长安。他学问越来越渊博,但从不满足,并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学习。当时,交通不便,走陆路去印度,必须经过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绕过中亚细亚,还有喜马拉雅山的阻隔。还有那茫茫无际的大沙漠,横亘千里,很难通过。但是玄奘毫不畏惧,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玄奘从京城长安向西出发了。他先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市),讲了一个多月佛经,又到了瓜州(今甘肃安西县)。在那里,他得到了一匹多次往返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县)的又老又瘦的赤马,这才过了玉门关,走出了戈壁大沙漠,到了伊吾国。在高昌国,他受到国王的盛情款待,高昌王还给唐僧要经过的西域二十四个国家的君王一一写信,请他们迎送大唐来的高僧。

在沿途国王的帮助下,玄奘得到了给养、马匹,历尽千辛万苦,翻过了帕米尔北隅的凌山(现天山山脉的冰达坂),又闯过了大雪山。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的夏末,经过一年的跋涉,他终于到达印度。

玄奘在北印度一些国家游学,又到中印度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中印度是当时佛教学术中心,玄奘在驰名世界的那烂陀寺,向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潜心求教修学了五个年头,通晓了全部经论,成为很有学问的佛学大师。他又到印度其他一些国家学习,认真阅读各国藏书,向各国高僧请教。他的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博得了印度各地人民的赞叹和钦佩。

公元6*5年(唐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回到了阔别近二十年的长安。这时,他已是一个鬓发斑白的老人了。在古代交通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他游历了十七年,走了五万里路,周游了大小一百一十个国家,带回了六百七十五部佛经。唐太宗听到玄奘回国,特地派了文武官员去隆重迎接,一时,长安的市民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玄奘把他带回来的佛经等,在长安最繁华的朱雀大街南端公开陈列,让人们参观。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介绍印度文物的展览会。接着,他在皇太子李治为他修建的慈恩寺的译经院里,专心译经,还从各地挑选了一批高僧、学者,参加这一工作。前后用了十九年时间,译出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有一千三百多万言,在中国翻译史上写下了划时代的一页。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长达十二卷,记述了他经历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传闻的二十八个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物产等情况,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政教民情的重要文献。

公元66*年(唐麟德元年),这位毕生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的三藏法师在玉华寺逝世。附近五百里地前来送葬的人有一百多万,夜宿在墓旁的有三万多人。玄奘生前曾在慈恩寺西院同工匠们一起搬砖运石修建的大雁塔,收藏了他从印度带回的经典和佛像。这高达60多米的巨塔经过历代修葺,一直高耸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也是玄奘卓越贡献的象征。

鉴真东渡

鉴真,唐朝高僧,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本姓淳于,十四岁出家,法名鉴真。他曾在长安、洛阳等地游学,后来定居扬州大明寺,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对医学、建筑学、文学艺术也都有很高的造诣,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高僧。

中国和日本早在汉朝就有了往来,到了唐朝,两国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日本天皇不断向唐朝派“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公元742年(玄宗天宝元年),日本学问僧荣和普照请鉴真派弟子到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但他的弟子们却感到畏难,认为“远涉大海,百无一至”。五十五岁的鉴真坚定地表示:为了宣扬佛法,“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弟子们深受感动,决心和他同行。鉴真造船备粮,准备第二年春天动身,由于宫府拦阻,这次未能成行。

公元743年12月,鉴真再次东渡,因为海上遇到风暴,船被打坏,只得返回。以后他又组织第三、第四次东渡,也都没有成功。748年,鉴真第五次东渡时,海上“风急波峻,水黑如墨”,渡船漂流了十四天,才在海南岛南部靠岸。这次鉴真因过度疲劳,加之染上暑热,眼睛患病,医治无效而双目失明。尽管如此,他东渡日本的决心仍坚定不移。

公元753年(玄宗天宝十二年)10月,年过花甲的鉴真率领二十多人,和归国的日本遣唐使一起乘船赴日本。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了!12月,鉴真一行到达日本九州岛,受到热烈欢迎。第二年,鉴真被请到都城祭良最著名的东大寺。日本朝廷为请鉴真推行严格的受戒制度,在东大寺修建了戒坛。日本圣武太上皇、光明太上皇后、孝谦天皇、皇后及官员僧侣等400多人登坛受戒。鉴真所开创的四戒坛,也成为最澄开创日本天台宗之前日本佛教僧侣正式受戒的唯一场所。鉴真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鉴真一行二十多人中,有建筑、绘画、雕刻、医药、刺绣、铸写等方面技艺精湛的人才,他们携带着大量书籍和艺术作品,把唐朝高度发展的文化科学传播到日本。例如,鉴真按照中国营造法式在奈良主持兴建唐招提寺,寺内殿堂结构精巧、气势雄伟,反映出唐朝建筑的最新成就。鉴真虽然双目失明,还为人治病、凭嗅觉鉴别药物,毫无保留地向日本医生传授药物的收藏、炮制、配剂、使用的知识,给日本的古药物学奠定了基础。在很长时期里,日本医药界都把鉴真奉为始祖。

公元763年5月6日,鉴真在日本逝世。鉴真受到日本人民的崇敬和爱戴,被尊称为“过海大师”、“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律宗太祖”、“圣僧”等。由其弟子们塑造的鉴真干漆坐像,至今仍安放在日本唐招提寺开山堂,并被定为日本的“国宝”。鉴真作为古代对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贡献最突出的人,一千多年来,也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怀念。

八戒何指

猪八戒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提起猪八戒,人们马上会想起长嘴巴、大耳朵、挺肚皮、呆头呆脑、贪吃贪睡的滑稽形象。很少有人想到八戒一词的本义。八戒,是佛教名词,全称“八关斋戒”、“八斋戒”,指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条戒条。佛经规定这八条戒条为:(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7)不装扮、打扮及观听淫邪歌舞;(8)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这八戒,猪八戒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吴承恩塑造的这个形象,真是滑稽幽默。

六根清净

人们常用六根不净来形容某些积习未改,老毛病常犯。六根不净源于佛教名词“六根清净”。佛经以修行佛法的人达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不染着时,名“六根清净”。《水浒全传》第四回相关记载有:“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竞争。”

四大菩萨与四大名山

菩萨,在佛教中是仅次于佛的,它的宗旨是普度众生。隋唐以后,中国的佛教徒通过种种附会,逐渐请著名的菩萨东来定居,自立道场。慢慢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和四大名山。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他是智慧、辩才、威猛的象征。他的道场在五台山(因夏无炎暑,佛教又称其为清凉山。在今山西省东北部)。普贤菩萨,他是德行的代表,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县西南)是他的道场。观世音菩萨,观音是观世音的略称。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萨,普陀山(今浙江省东部海中,属普陀县)是他显灵说法的道场。地藏菩萨,他是大愿菩萨,即尽孝道,担苦难,除疾病,在中国下层中信徒最多,道场在九华山(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

牛鬼蛇神本义

“牛鬼蛇神”的最早出典,见于唐代诗人杜牧的《李贺集序》,其中有“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贺,被人称作“鬼才”,杜牧正是用“牛鬼蛇神”的虚荒诞幻来概括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牛鬼”见于《妙法莲华经》:“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蛇神”出于密宗曼荼罗画,密宗经典《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载“曼荼罗画”的构图有“西面门南,西方水天神,被甲头上蛇头,手把龙索”。因而“牛鬼蛇神”是指佛经故事和佛教艺术中的鬼神形象。

清真的由来

“清真”二字,是我国回族经常用的一个词。过去,泛称信伊斯兰教的民族为回回,把他们信仰的宗教叫“清真教”,现在专卖回民食品的商店,也标上“清真”二字,那么,“清真”二字是什么意思呢?

明末清初时的伊斯兰教学者王岱舆,是用汉文著书译著伊斯兰教义的早期著译家之一,著有《清真大学》等书,清初的伊斯兰教学者马注,也译著了《清真指南》,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历史、哲学和法律等,这些学者在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时,曾说:“盖教本清则净,本真则正,清净则无垢无污,真正则不偏不倚。以无垢不倚之正通行于国中,若菽粟之于水火……”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奉的真主安拉。所以伊斯兰教徒把自己信奉的宗教称为清真教,称其寺院为清真寺。自那以后,“清真”二字在我国许多地方流传并逐步成为泛指回族的一种专门用语。

城隍庙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城隍庙。“城隍”一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周朝时,除夕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和庸(即城)。城隍作为神,就是从此而来。这原是一种原始信仰的残留。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绝大多数城市临近水边。水与城进一步结合,水神和庸神也合在一起了,它成为城池的城隍神。城隍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能降雨,能止涝,还管领亡灵。

城隍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神则是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他们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功勋着著,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城隍信仰,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深入民心,广布流行。城隍既是人间正义的主持者又是生死祸福的主宰者。

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庙。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公元934年)封城隍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则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高广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祀典,诏去封号,只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所以他对土地庙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