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2011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6:27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二章 二十四节气表

春季立春

2月3—5日雨水

2月18—20日惊蛰

3月5—7日春分

3月20—22日清明

4月4—6日谷雨

4月19—21日

夏季立夏

5月5—7日小满

5月20—22日芒种

6月5—7日夏至

6月21—22日小暑

7月6—8日大暑

7月22日—24日

秋季立秋

8月7—9日处暑

8月22—24日白露

9月7—9日秋分

9月22—24日寒露

10月8—9日霜降

10月23—24日

冬季立冬

11月7—8日小雪

11月22—23日大雪

12月6—8日冬至

12月21—23小寒

1月5—7日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释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作物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

僧一行和子午线

我国唐朝的僧一行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子午线的天文学家。

僧一行(公元673~727年),未出家前姓张,名遂,世称一行阿阁梨,巨鹿(今属河北)人。他是唐朝初年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他从小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研究天文和历法。青年时期,他更加不畏艰苦,勤奋好学。二十一岁时,他跟从荆州景禅师出家为僧,不久又跟从嵩山普寂学禅。后来,他还跟从善无畏、金刚智学密法。

僧一行精通佛学、历法、数学和天文。唐开元(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招聘学者、名流进京。他随族叔、礼部郎中张恰被召入长安。从此,他埋头天象观测和历法改革,直至终生。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行奉命修成《大衍历》,这在当时是较先进的。在数学上,他发明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并著有《大日经疏》二十卷和《摄调伏藏》。

他还与梁令赞一道制成浑天铜仪(古代测定天体球面坐标的仪器),以及黄道游仪,用以重新测定一百五十颗恒星的位置。他发现自己测量的恒星赤道(天球赤道,它是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圈)坐标和对黄道(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圈)的相对位置中得出来的数据,与前代天文学上测量的数据相比,差异很大,而且黄道上的位置也不同。由此,僧一行推断,恒星并非静止,也在运动。

公元1718年,英国的天文学家哈雷根据测量恒星的黄道度数与古希腊时代不同,也提出恒星运动的观点。但是,这比一行的发现晚了近一千年。

僧一行在天文学上最大贡献,在于他最早测量了子午线(通过地面某点连接南北极的假想线)的长度。

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僧一行的倡议和领导下,同太史监(唐掌天文历法的官员)南宫说合作,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活动。测量内容包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正午时八尺之竿的日影长度、北极高度和昼夜的长短等。测量点多达十三处。北起铁勒(今内蒙北),南达林邑(今越南中部)。重点测量了滑州(今河南滑县)、浚仪(今开封)、扶沟和上蔡这四个地点的北极高度和日影长度,还测量了这四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其结果为,从滑州到上蔡,北极高度差1度半,南北距离为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唐以三百步为一里),夏至日影长相差二寸多。计算结果为,北极高度相差1度,南北两地相隔三百五十里八十步,合现在15107千米。这个结果虽不十分精确,但在方法上是一个极大进步,也是世界上首次如此大规模进行测量子午线工作。

国外最早测量子午线的是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等人。他们于公元814年在美索不达米亚进行了测量子午线的工作,比我国晚了近九十年。

僧一行以其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公认为世界古代著名科学家。

地理名词汇编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的划分。西汉以前,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所划分;东汉以后,有的认为九州是周制,有的认为九州是殷制。具体州名未有定说。《尚书》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吕氏春秋》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也有一些出入。

【八荒】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面方向;荒,荒远之地。《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九州”指中原地带,“八荒”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

【郡县】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域。春秋时“县”大“郡”小,秦代郡大县小。秦统一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为四十郡。汉高祖刘邦分为六十二郡,区域变小了。隋唐时改郡为“州”。县制始于春秋战国,秦代县属郡,一个郡管辖几个县。汉代郡国并存,国以下也有县。隋唐以后县隶属于州或府。

【国】周代分封诸侯,每个诸侯都建立一个“国”。秦代取消分封制,不存在国。西汉实行郡、国并置之制,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与郡相当,所以常连称“郡国”。

【道】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分为十五道,大略相当于汉代的州,隶属于中央的监察区。北宋初沿袭唐制,分全国为十三道,不久即废,改道为路。清代又恢复道,它的范围较小,属于省管辖,但比府、州为大。

【路】北宋废道为“路”,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设,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南宋失北方之地,仍以势力所及分路十六,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等,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元代也有路,但比宋代小,相当于州、府。

【省】最初是指宫禁之地,魏晋时成为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金代开始有了“行省”,它是中央尚书省的临时派出机关。元代省成为正式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大行政区,中央政府直辖的称中书省(元时中央政府即是中书省,同时中书省在元及明初亦是政区名,指直隶中书省的地区),另外分设十一个“行中书省”,也简称“行省”。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一般习惯上仍称“省”,而中央机关已不再用省的名称,于是“省”就专指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清沿袭明代制度,分全国为十八省,“省”一直沿袭到现在,虽省的数量增加,但它作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没有改变。

【州】相传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依《尚书》说)。冀州相当今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东南部一带;兖州相当今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一带;青州相当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徐州相当今河南省东南部、安徽省东北部、山东省南部和江苏省北部地区;扬州相当今安徽省南部、江苏省中南部以及江西省东部、浙江省和福建省部分地区;荆州相当今湖南、湖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部分地区;豫州相当今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梁州相当今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东部地区;雍州相当今陕西省和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舜时为十二州,增加了幽、并、营三州。到了汉代,又增加交州、朔方。三国时,共十八州。晋初分为十九州,后又分为二十一州,从汉到南北朝,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当时江南的州实际上与郡无异。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但大的州,也可称为“府”。明清统一改州为府。

【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明清改州为府,一府管辖几个县。

【军】“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隶辖于路。如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可见军和州府相当。

【山东】(一)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华山或崤山函谷关以东为“山东”,泛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领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在华山以东包括作者故乡蒲地(今山西省永济县)一带。(二)春秋时的晋国、建都平城时代的北魏、五代时的晋国,均地居太行山西,所以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三)金代开始,山东即指现山东半岛一带,成为行政区域名。

【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即“关中”(今陕西省一带),后来指太行山以西的区域为山西。元代开始,山西成为行政区域名。

【江东】一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的所在。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习惯上称为“江东”。三国时这个地区是孙权的根据地,所以当时又称孙吴统治区为江东。

【江表】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江外,故称“江表”。赤壁之战中鲁肃所称“江表英豪”,即指东吴的英雄豪杰。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古代一般指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江南部分,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唐代“江南”又为十道之一,辖境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苏皖二省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省江南的一部分,以及贵州省东北部地区。宋代是十五路之一,辖境相当今江西及安徽省长江以南和江苏省江南茅山以西地区。

【河东】战国至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后泛指山西省。因黄河经河套后,流向由北向南,本区位于黄河以东而得名。秦代开始设河东郡,唐代设河东道,宋代设河东路,除唐代河东道包括今山西省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其他辖境均在今山西省内。

【关外】(一)秦、汉、唐定都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二)明清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得名。

【关内】(一)古代在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二)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今四川省康定县以东地区亦称为关内。

【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为“关西”。

【西垂】殷周时对西方边地的泛称,相当于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和中土、中州是同义词。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中的“中原”,系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

【关中】相当今陕西中部平原(渭水流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白居易《秦中吟》之秦中,即指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剑外】四川省北部有剑门关,关南的蜀中地区称“剑外”。唐代京都长安在剑门关东北,以长安为中心,称此关以南地区为剑外。杜甫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即指剑门关南的蜀中地区。

【塞外】“塞”指长城要塞。“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指长城以北,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西部一带。

【西洋】明代把今南海以西(约自东经110°起)的海洋及沿海各地(包括印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统称为“西洋”。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次远航南海,通常称为下西洋。明末清初以后,西洋泛指大西洋两岸即欧、美各国。

【南洋】我国唐朝时候,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人远渡重洋,到现在的东南亚一带谋生。聚居在东南亚各地的华侨越来越多,华侨就把东南亚称作“南洋”。“南洋”包括11个国家。在中南半岛上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马来群岛上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文莱等。

【东洋】这名词字面上的意思是东面的海洋。除了代表日本以外,还可以代表东亚地区。而东洋的说法,是相对南洋、西洋而有的说法。明朝初期以婆罗\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外,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不过,近代中国通常用它指称日本,可作日本一词的别称。

【华阳】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包括汉中和四川、云南、贵州一带。因这些地区均在华山之阳而得名。东晋常璩(qu)所著《华阳国志》即记载此地区的历史。南朝时曾设华阳县、华阳郡,辖境亦在此地区之内。

【两淮】宋熙宗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二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元代以后,指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淮南、淮北二盐场。

【三楚】秦汉时分称战国楚地为西楚、东楚和南楚,即“三楚”。西楚在淮水以北,泗、沂水以西,当今豫东、皖北和江苏省西北部一带。秦亡后,项羽曾于西楚的彭城(今徐州)建都,国号亦为“西楚”。东楚约当今江苏(除西北部以外)、安徽东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南楚约当今安徽西南部及江西、两湖一带。

【三都、两都】东汉时的“三都”为东都雒(lu)阳(即洛阳,在今洛阳市东北)、西都长安(在今西安市西北)、南都宛(yuan,在今河南南阳市)。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三国魏时改“雒”为“洛”)、北都晋阳(在今太原市)以及京都长安。左思《三都赋》所指三都,是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在今南京市)和魏都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故城早已毁)。班固《两都赋》所指“两都”,是东都雒阳(东汉的国都)和西都长安(西汉旧都)。唐代的两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五代则指东都开封府和西都河南府。

【五京】唐代的“五京”,指东京河南府(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北京太原府(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南京成都府(在今成都市)、西京凤翔府(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中京京兆府(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两京】东汉的“两京”,指首都雒阳和西汉旧都长安。宋代则以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西京河南府(洛阳)为两京。明代永乐以后,两京指京师顺天府(在今北京市)和南京应天府(在今南京市)。

【五岭】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五岭的总称(一说有揭阳岭而无都庞岭),绵亘于湘、赣、桂、粤边境地区,为长江、珠江分水岭,又名南岭。其中以越城岭(2118米)最高。大庾岭古称梅岭。

【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匣子)而得名。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攻秦,至函谷关败还,当时该关亦为秦国与关东六国的分界。崤山东自河南新安县境,西迄潼关,高峰凌绝,形势险要。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即指此。

【易水】在河北省西部,有中、北、南三条支流。源出易县境,流入南拒马河,最后注入大清河。荆轲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即指此水。

【阳关】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即指此。

历代都城

商(后期)—殷在今河南安阳

西周—镐京在今陕西西安

东周—洛邑在今河南洛阳

秦—咸阳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长安在今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在今河南洛阳

三国魏—洛阳在今河南洛阳

蜀—成都在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在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在今河南洛阳

东晋—建康在今江苏南京

隋—大兴在今陕西西安

唐—长安在今陕西西安

北宋—东京在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在今浙江杭州

西夏—兴庆府在今宁夏银川东南

辽—上京在今辽宁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金—第一个都城上京会宗府在今黑龙江阿城南、中都燕京在今北京西南、第三个都城南京在今开封

元—大都在今北京

明、清—北京在今北京

九大名关

山海关:在河北秦皇岛市,是万里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居庸关:旧称军都关、蓟门关,在北京市昌平县,为长城要口之一。紫荆关:在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口之一。娘子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部,建于唐初,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此,故名。平型关:在山西省繁峙县。是长城的要口之一。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是长城的要口之一。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麓,是长城的终点,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武胜关:在河南省信阳县,为大别山隘口之一。大南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曾称鸡陵关、镇南关、睦南关,为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

三山五岳

谈到祖国的锦绣山河,人们常常用三山五岳来泛指祖国的名山。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古时,传说五岳是群神居住的地方,所以历代帝王多喜欢前往祭祀。“五岳”的提出,开始于汉武帝。汉宣帝时,确定山东的泰山为东岳,陕西的华山为西岳,安徽的天桂山(又名霍山)为南岳,河北的恒山(曲阳县西北)为北岳,河南的嵩山为中岳。隋代又改今湖南的衡山为南岳。明代又以今山西浑源县境内的恒山为北岳,清代就在这里祭祀。

泰山地处我国东部,所以称东岳。它素来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称。它成山最早,古时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才称泰山。“岱”是大的意思,“宗”为长者之意。泰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历来为人们所仰慕。

泰山

华山位于陕西省东部华阴县境内,其雄奇险峻居五岳之首,自古有“华山天下雄”之誉。

衡山,又名岣嵝山或虎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县。衡山群峰巍耸,山势雄伟,绵延数百里,著名山峰有七十二座,素有“五岳独秀”的美称。

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相传远在四千年以前,舜帝北巡至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遂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恒山重峦叠嶂,气势雄伟,名胜古迹甚多。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它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嵩山有中岳庙、少林寺、塔林等多处名胜古迹,从南北朝起,就成为我国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

关于三山的说法有几种。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有三峰排列,南北相连,称为三山。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江苏省镇江市长江江滨和江中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夹江相峙,世称金口三山。还有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认为三山也就是三神山。古代传说的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神仙所居,总称“三神山”,山上有长生药,宫殿都是用黄金白银建造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齐人徐市(芾)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五湖四海

“五湖”的说法也很多。《水经注·沔水》认为“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而唐司马贞认为“太湖、洮涌、彭蠡、青草、洞庭湖”称为“五湖”。五湖涉及的范围很广,近代一般以“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

至于“四海”,汉代的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据颜师古解释:八荒,乃八方荒芜极远之地也。那么,四海呢?《尔雅·释地》说:“仇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也有人认为“九州”确被四海环绕。而《礼记·祭义》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但是没明确海域。宋代的洪迈《容斋随笔》中说“四海一也”。他的划分法与今天的海域划分有相似的地方。

现在“五湖四海”泛指四方,即全国各地。

燕云十六州

一提起燕云十六州,便会联想起我国五代史上那个屈膝勾结契丹贵族,自称“儿皇帝”的后晋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原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为了达到称帝的目的,不惜以认比他小十一岁的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借助于契丹的兵力,消灭了后唐,登上帝位。

石敬瑭一当上皇帝,马上把幽、蓟等十六州地方割让给耶律德光。石敬瑭所割让的这十六州,后来史家便称为燕云十六州,它们是:

幽(今北京市西南)、涿(今河北涿县)、蓟(今河北蓟县)、檀(今北京市密云县)、顺(今北京市顺义县)、瀛(今河北河间县)、莫(今河北任邱县)、蔚(今河北蔚县)、朔(今山西朔县)、云(今山西大同市)、应(今山西应县)、儒(今北京市延庆县)、新(今河北涿鹿县)、妫(今河北怀来县)、武(今河北宣化县)、寰(今山西朔县东北)。

十六州的范围约相当于以北京市和山西大同市为中心,东至河北遵化,北迄长城,西界山西神池,南至天津市、河北河间、保定市及山西繁峙、宁武一线以北地区。

当时的幽州镇以妫、檀、新、武四州为“山后”,河东镇以云、应、寰、朔四州为“山后”,“山后”也称“山北”。这里的“山”即是燕山。所谓“燕云十六州”也称“山后代(县)北十六州”。

在上面谈及的十六州中并无“燕州”的称呼,甚至终五代整个时期,亦无“燕云十六州”之称。《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统称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朝的是“雁门以北及幽州之地”。那么所谓“燕云十六州”之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首先谈谈“燕云十六州”中的“燕”从何而来。

原来契丹主耶律德光于公元937年称辽太祖后,在公元938年把当时的幽州升为南京,又称作“燕京”。这样,在五代十国时期,才出现了“燕”的称呼。燕京的治所和幽州的治所,甚至先秦时燕国的都城都在今天的北京地区,看来三者之间就好似同一地方。可是这三者所统辖的地域范围并不一致。

所谓“燕云”的称呼最早要到北宋末年才出现。《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赵良嗣出使金国,“见其主阿骨打,议取燕云”,并作《燕云奉使录》一书。另外,《三朝北盟会编》亦有“燕云”的称呼。不过,这里讲的“燕云”只是宋朝人希望收复北边失地的代称或泛称,并无确定的疆界,亦不是实指石敬瑭所割让的十六州。直到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朝建立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后,“燕”和“云”连称才有了确定的地域。不过当时的“燕云”二路所管的州,包括了早在后唐就失陷给契丹的营、平二州和辽新置的景州,比石敬瑭割地范围要大。可见“燕云”二路亦不等于石敬瑭割让的十六州。

直到元朝时进行《宋史》的修撰,才在《地理志》总序中首次出现了“燕云十六州”的称呼。也就是把“燕云”和石敬瑭割让的十六州合在一起。文中写道:“(宋)太平兴国……五年,李继捧来朝,得州四、县八。至是天下既统一,疆域几乎恢复汉唐的旧地,其余未入版图的,只有‘燕云十六(州)’而已。”此后,史家相沿成习,才把石敬瑭割让的“雁门以北及幽州之地”——幽、蓟十六州误称为“燕云十六州”。

由于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使北方地区自后晋乃至宋朝均无险可守,从地理环境上来说,给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进攻中原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北周柴世宗时亦曾收复过瀛、莫二州。但其余各州长期未能收复。北宋王朝虽曾多次向北用兵,但都不是辽朝的敌手。女真族兴起建立金朝后,占了燕云十六州中不少州县。为了取回“燕京”,北宋王朝只好以岁输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又输“燕京代税钱”一百万缗,才从金人手中“买”来了一座被掠夺一空的燕京空城。直到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由于燕云十六州中不少守将对宋朝的自动“降附”,才算是暂时把石敬瑭所割让的十六州收归宋王朝所有。不过这只是昙花一现的“统一”,不久,金兵大举南犯,连宋朝的汴京(开封)都被围困,燕云十六州更不用说早就沦于金人之手了。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公元1586~16*1年)是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自幼好学,博览历史书籍、地理和山海图经。因见明末政治腐败,不愿做官,专门从事旅行考察。自二十二岁始,经历三十余年,足迹遍及华北、华东、东南沿海及西南各省,行程数万里。为探索自然奥秘,他历尽千辛万苦,按日记载考察的收获,死后由季会明等整理成具有极高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现存六十万字,堪称篇幅最长的游记,是古代一部奇书。该书内容十分丰富,不仅翔实地记载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而且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将祖国各地的地理景色加以比较和系统总结,试图探索自然地理形成的规律。徐霞客生活在17世纪前半期,采取实地考察的唯物主义治学方法是难能可贵的。《游记》详尽记录了地形、山川、植物、名胜、古迹、民俗等。

《游记》特别详细地记载和生动地描述了我国广西、云南等地区的石灰岩地貌,讲述了溶蚀对这里的地貌所起的巨大作用,认为溶蚀不仅能造成孤立的山峰,而且能形成圆形的洼地。该书还介绍了石灰岩地区许多奇特的地貌,如像门一样的“天桥”,洞顶凝结的石钟乳、洞底长的石笋以及乳笋相连的石柱等。这些记述为世界上最早的考察和记述岩溶地貌的科学文献。西方对石灰岩地貌的广泛考察是在公元1774年,牛曼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分析是在19世纪中期,比徐霞客分别迟了一百多年和二百多年。

《游记》不光内容翔实,而且文笔优美,以清丽多姿的文词描述祖国的河山胜景。徐霞客在鸡足山观看玉龙瀑布,作《瀑布腾空》诗,其中有“珠玑错落九天影,冰雪翻成双壁喧,我欲倒骑玉龙背,峰巅群鹤其翩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

虽然,徐霞客起初只是以游山玩水为目的,但后期的游历,已经完全超出这个意义。他完全献身对祖国大自然的考察,“瞑(睡)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食)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不惮(怕)以身命殉”。为世人所景仰。

《水经注》

我国古代有一部记述全国水道的专著,称为《水经》。关于《水经》的作者,旧说是汉代桑钦。如《唐六典》记载:“桑钦《水经》引天下之百三十七,江河在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也说,《水经》为“右汉桑钦撰;钦,成帝时人”。但据清代学者胡渭、全祖望、戴震等人的考证,认为这部书不是西汉桑钦所作,是三国时人写的。

《水经》这部书记述全国水道共一百三十七条,每水各成一篇,简明地叙述了河道的源流及经过的郡县都会的名称,确立了因水证地的方法。不过内容过于简单,错误亦不少。晋代以后为《水经》作注的有两家,一是晋朝郭璞,一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郭璞注今已失传,只有郦道元的《水经注》一直流传下来,《水经》因《水经注》才得流传后世。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生于公元466年(或472年,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死于公元527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北史》和《魏书》中都有他的传。《北史》郦道元传是附在他父亲郦范传之后;《魏书》则为郦道元单独立传。因为他做官“威猛”,他的传被列在“酷吏传”中。

郦道元少年时候,其父郦范任青州刺史(今山东益都县)。他随父前往山东,游历了不少名山大川。后来郦道元在北魏的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做官,又曾出任冀州镇东府长史(今河北冀县)、鲁阳郡太守(今河南鲁山县)、东荆州刺史(今河南唐河县)等地方官吏,到过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内蒙等地。所到之处,注意实地调查,“访渎搜渠”,为他编写《水经注》提供了重要条件。他在《水经注》自序中讲到,他读过不少地理著作,但认为内容都不能令人满意。他批评《山海经》“周而不备”,内容过于芜杂;《水经》“虽初缀津绪,又阙旁通”,即是说,虽然略具纲领,但对很多支流缺乏记载,又不记水道以外的地理情况,认为这些书都不能对全国的地理有个全面系统的叙述。因此,他决定为《水经》作注,以《水经》为纲,写出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巨著。

《水经注》记全国水道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比《水经》增加近十倍。全书四十卷,今存者约三十万字,比《水经》增加近二十倍。书中不仅记述了河道的发源和流向,而且记载了河道经流地区的山岳、丘陵、陂泽,重要的关塞亭障、古城遗址、土地物产、农田水利设施及河道变迁等。对古书记载有分歧的地方,详细考订,加上自己的按语结论。郦道元作《水经注》是很注重实地考察的,如古书中对汝河源的记载不同,郦道元在任鲁阳郡太守时,就曾“令寻其源流”,亲自带人跋山越谷,进行实地考察,终于在“岩障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岖,人迹裁交”的大盂山蒙柏谷找到了汝河的源头。由于郦道元注重实地考察,在不少地方作出了与旧籍决然不同的结论。

郦道元写《水经注》还非常注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他在注中引用的书籍多至四百三十七种,北魏以前的有关地志,搜罗殆尽。还收录了不少汉、魏间的碑刻。这些书籍和碑刻绝大多数都已亡佚,幸赖《水经注》得以保存下来一部分。因而在今天看来,郦注就显得更加可贵了。另外,《水经注》中还采录了不少民谣、谚语、方言、传说,都是非常可贵的史料。因此,《水经注》一书不仅为地理学家所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所重视。

《水经注》原书共四十卷,宋代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割裂改编而成的。《水经注》在辗转传抄过程中,经注混淆,字句错误的地方也很多,经过明清以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校释,终于使这部传抄讹误的古籍基本上恢复了它原来的面貌。清代研究《水经注》最著名的有全祖望、赵一清、戴震三大家。后来王先谦合校诸家,集其大成,写成《合校水经注》。他在序中说,他研制《水经注》三十年,凡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定要把《水经注》带去,以资印证。此后,杨守敬与其学生熊会贞又以毕生精力撰成《水经注疏》,并以《大清一统舆图》作底本绘为《水经注图》,为我们阅读《水经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