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3139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3:12  |  分类:

军史乡土

第7章

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不久,就生病死去,即位的太子诵,是为周成王。为了稳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周王朝,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年仅13岁的周成王主持朝政,治理国家,实际上是履行天子的职权,人们都把周公旦称为周公。周公非常贤能,遭到管叔、蔡叔的嫉妒,他们到处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周公篡位的谣言在镐京传得沸沸扬扬,连朝中的大臣和年幼的成王都开始怀疑。周公很伤心,找到怀疑他的大臣谈话,消除了误会,大臣们被周公的诚恳打动,表示继续听从周公的领导。同时,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一直不甘心商朝灭亡,想恢复商朝的统治。因此,武庚就和管叔、蔡叔以及殷商的旧贵族和东部的几个部落,联合发动叛乱。周公在安定了王室内部以后,毅然率领大军东征,经过三年的艰苦征战,终于平定了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扩大和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了对商代残余贵族势力加强控制,周公让人在镐京的东边建立了一座新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曾经反对过周朝的殷商遗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使他们逐渐臣服了西周王室。从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表示周朝祖宗营建的地方;东部是洛邑,定名为成周,表示周朝建立以后建的地方。之后,周公进一步扩大了分封制,加强对东方被征服区域的控制,如封康叔于卫,封叔虞于唐,封伯禽于鲁等等。

这些诸侯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捍卫王室的作用。为了长治久安,周公从政治到文化生活各方面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史书上称为“周公制礼作乐”。宗法制、等级制等重大制度的制定和推行,使得君臣、上下、父子、尊卑、贵贱等关系严格起来,从而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周公的“礼乐”对后世各王朝的统治阶级有极大的影响,在我国奴隶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总之,周公辅政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下来。他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来管理国家。后来姬诵20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还给了成王。“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西周在成王、康王统治的时期,政局比较稳定。之后,奴隶主贵族剥削不断加重,加上连年发动战争,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也随之增长,社会矛盾日见尖锐。西周王朝的第九代国王——周厉王,是个有名的暴虐国王。他贪财好利,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他任命一名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还勒索财物,盘剥人民。于是,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国人暴动”。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都城里的国人不满周厉王的暴虐,怨声载道。

大臣召公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进宫劝诫厉王说:“再这样下去,百姓会活不下去的。”厉王不但不听,还从卫国找来巫师,专门监视老百姓的活动,禁止谈论国家政事。如果有人私自议论朝政,就抓回来杀头。在这种恐怖统治下,“国人”对厉王及其爪牙,敢怒而不敢言。厉王以为他的恐怖政策起到了作用,得意忘形地向臣子召公夸耀说:“我能够制止对我的诽谤,现在人民都不敢说我的坏话了。”召公提醒他说:“用堵住人民嘴的办法来治理国家,比起用堵截河水的办法来治理水患更坏。对水只能让其畅通无阻地流走,对人民只能广开言路。不让人民讲话是不会长久的。”厉王不听,仍然坚持用恐怖手段来对付人民。这样,维持了三年,但是矛盾日益尖锐化。公元前841年,镐京的百姓忍无可忍,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成千上万的奴隶和平民联合起来,冲进王宫,要杀死厉王。周厉王知道后,带一批人一直逃过黄河,跑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国人”没抓到周厉王,便包围了召公家,要他交出太子。召公只得用自己的儿子替换太子,才勉强把太子静保存下来。周厉王被“国人”流放以后,召公和另一位大臣周公共同执掌朝政,处理国事,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被称为共和元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记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烽烟戏诸侯西周末年,周王室已经越来越衰弱了。周幽王即位后,整天吃喝玩乐,醉心女色,非常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褒姒非常漂亮,可有一个怪脾气——从来不笑,不管多么有趣的事情,她都不露笑容。周幽王想尽了办法,但始终未能博红颜一笑。于是,他悬赏:谁能叫褒姒一笑,就赏给千金。周幽王手下有个大臣极善拍马逢迎,他给周幽王出了一个坏主意——“烽火戏诸侯”。原来,周王室为了防备西边犬戎的进攻,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一带造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有一座。一旦敌人入侵,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带兵救援,因此烽火台是很重要的报警设施。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和褒姒上了骊山,在烽火台上把烽火点了起来,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

附近的诸侯得了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个犬戎兵的影子都没有,大伙都愣了。看到诸侯们一阵忙乱,褒姒真的笑了起来。褒姒这一笑,让周幽王非常高兴,可那些诸侯知道被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幽王宠爱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为太子。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后,就联合西方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公元771年,犬戎兵临城下,幽王惊慌失措,连忙下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可是诸侯们怀疑是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因为兵马不多,镐京很快就被犬戎攻破了,周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也被俘虏走了。西周就这样结束了,后来即位的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历史上叫做东周。甲骨文我国的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语言文字中少有的。著名的甲骨文,又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一种现今已知的、最早的文字资料。甲骨文大约一个世纪以前,我国河南安阳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是因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命名的。又因为它是1898年在今河南安阳市附近的殷代旧墟中出土的,所以一些学者又称它为殷墟文字等。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我国三、四千年前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从此,我国殷商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按照我国著名甲骨学专家胡厚宣的说法:“所谓甲骨文,乃商朝后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

殷朝人迷信神鬼,不论祭祀、战争、渔猎、出入、风雨、年成、疾病、生育,都要卜问“上帝”。占卜的方法是:在甲骨的背面用锋利工具钻两个坑,然后用火烧灼,出现纵横的裂纹,就叫卜兆。再由卜人根据卜兆判断吉凶,把内容契刻在甲骨上,就成为甲骨文。甲骨文虽然多数是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但由于商人迷信,要占卜的事情很多,所以甲骨文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农业、牧业、手工业、天文、历法、气象、医疗、数学、田猎、战争、宗教、政权组织、方国状况、阶级斗争、文化生活等等都有记载,这就为研究商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军事、文化以及古文字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甲骨文里记录了商朝后期的大量史实,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综合甲骨文的内容,和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实物、现代民俗学对比研究,可以考知商朝历史的概况,所以,它是研究商史最珍贵的史料之一。目前,已发现的商代甲骨,据最新的统计约有15万片,使用的单字约5000字,已经认识的约1500宇。甲骨文的形体结构,已脱离了原始的图画文字形态,不仅从外形上已具有“方块字”的特点;而且用后代学者总结的“六书”来看,是以象形、指事字为基础,衍化出大量会意、形声字,并使用了众多的假借字;加上出土数量之多,所以,甲骨文已是一种有系统、有规律、相当成熟的文字了。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正源,其中许多字的写法和现今汉字的写法完全相同,即是明证。它的遣词造句即文法亦有规律可循,先秦文言文与它是一脉相承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