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 第八部 分社交篇:
第八部 分社交篇:
作者:张兵   |  字数:11237  |  更新时间:2009-12-14 16:50:34  |  分类:

儿童教育

从小培养男孩诚信分享的社交能力

总是想着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从来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而需要帮助时,才明白自己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些不良习惯像毒药一样,使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时会一路坎坷,在人脉决定成败的当今社会,不重视社交的人,注定会走到四面楚歌的一步,被社会无情的淘汰。

四面楚歌

——处理好人际关系,才不至于孤立无援

两千二百多年以前,天下间有两个大英雄,一个叫刘邦,一个叫项羽。两个人都有大量的军队,武功也都非常高强。

但是,刘邦为人比较谦虚,懂得和周围的人好好相处。他经常到手下的家里去看望他们,还和大家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喝酒。在打仗的时候,他知道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最后取得胜利,他命令所有的士兵不能进百姓的屋里,不能拿百姓的东西。所以刘邦的军队走到哪里百姓都很欢迎,很多百姓都抢着给军队送吃的和喝的。

而项羽为人比较骄傲,他不喜欢听手下给自己提意见,每当手下的意见和自己不一样,他就气鼓鼓地说:“你懂什么!我不和你这种笨蛋再商量了!”于是,大臣们有什么意见都不敢再和他讲。对待人民,他也不像刘邦那样爱护,军队里面的士兵经常偷拿百姓的食物,他知道后也不处罚他们,时间久了,项羽的军队就像散沙一样没有纪律,每次,老百姓一听到项羽的军队来了,就把家里的东西都收好,然后关紧房门不让他们进来。

当时两人各自统领一部分的土地,互不侵犯。一天刘邦手下的大臣张良和陈平对他说:“大王,现在是项羽实力最弱的时候,我们要想将来统一中国,现在就应该消灭项羽。否则,等他强大起来,说不定我们就会被消灭。”刘邦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和其他大臣连夜商量起出兵攻打项羽的事情。

刘邦派手下大将韩信等人,率领大量的士兵攻打项羽。由于项羽的军队实力弱,吃了败仗。项羽率领大家逃到了一个叫垓下的地方。当时,项羽的军队在战争中死了很多人,他们在垓下的时候由于粮食不多,经常都吃不饱。项羽想到自己由一代大王沦落到今天当逃兵的地步,心情非常难过。

一天,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大雨,雨水打在项羽的头上、身上,他苦笑了起来,大声对老天叫到:“老天爷啊!你为什么这么对我?难道连你也在取笑我,说我这次一定要死吗?”

这时,刘邦的军队已经包围了垓下。他们知道项羽武功高强,就在四周埋下了重兵。项羽手下的士兵看见大王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一样没有精神,觉得自己也会送了性命,想起了家中的爸爸妈妈,眼泪“哗啦啦”地流下来了。

刘邦派出站岗的士兵看见了项羽这边的情景,赶快向刘邦报告。刘邦听见后,非常开心。他说:“现在项羽的士兵都灰溜溜地不想打仗了,他们肯定知道自己这次一定要败了。如果我们能让这些士兵投降,我们的实力就更强了。”

于是,他命令手下准备了很多的好酒好菜,让士兵们喝个了痛快。大家一边喝一边唱,特别开心。正在这时,刘邦站起来,说:“项羽的士兵现在已经没有勇气和我们打仗了,我们现在再大声地唱家乡的歌曲,等他们听到了家乡的歌曲一定会很想家,说不定就会投降的。”所有的士兵都站起来了,他们朝着项羽军队的方向大声唱起歌来。

歌声顺着风,飘啊飘,飘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心里一惊,心想:“原来我已经被他们包围了啊!”想到这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难过,想起自己当年刚打江山时候是那么的年轻英勇,而如今却沦落到被人包围的地步,想着想着,他就哭了起来。

他回到了自己的军队,看见自己最宠爱的妻子,人称虞姬的大美人。两人的感情特别好,虞姬非常欣赏项羽,也非常理解项羽。她看见项羽心情很差,就命手下准备一坛酒。她给自己和项羽都倒了两杯,然后先把酒喝了。

项羽哭着说:“没想到,我们今天落到这个下场!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家里的父老乡亲啊!”说着,他一口喝完了杯中的酒,“我知道我们必定打不过刘邦他们了,我们只有一死啊!”

虞姬听项羽这么说,知道项羽已经决定一死了,她拔出剑,说:“我这一生能够跟随你,觉得十分得幸运。今天,我们如果必有一死,我也不愿意死在刘邦的手里。大王,我先走了,但愿下辈子还能做你的妻子。”说完,她用剑自杀了。

项羽看见妻子死了,又想到这么多年跟随自己的士兵也死了,觉得生活在世界上没有什么意思。他率领一部分人边打边跑,逃到了乌江的岸边。他看着滔滔的江水,拔剑自杀了。

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做人谦虚、待人真诚的人周围的人都愿意帮他忙,在困难的时候和他一起度过。而整天骄傲得像只大公鸡的人会使自己变得孤单,有困难了也没人愿意帮助他。所以,要和周围的人好好相处,这样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勾心斗角只会给他人造成可乘之机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天气非常好,太阳暖洋洋地挂在天空上,周围没有一朵云彩。可是,河蚌在水里泡着,却觉得有些冷。于是,它慢吞吞地随着水流爬到了河滩上,看看四周没人,就仰面朝天地往河滩上一躺,张开大蚌壳,把藏在蚌壳里的肚皮朝着天露出来,懒洋洋地晒起了太阳。

这时,刚好有一只鹬鸟到河滩上来找吃的,一眼就看到了肚皮朝天的大河蚌,鹬鸟高兴极了!它流着口水想,这个大家伙可真是太傻了,竟然敢在河滩上把肚皮露出来,啊呀,河蚌那嫩嫩的肉,可真白净啊,可真是诱人啊,现在,这只大笨河蚌就要归我喽!哈哈哈哈。

鹬鸟一边高兴着,一边蹑手蹑脚地走近河蚌。河蚌正眯着眼睛放心大胆地晒太阳,根本没有感觉到危险已经靠近了自己。

鹬鸟轻悄悄地在河蚌身边停住了脚步,看着丝毫没有防备的河蚌,鹬鸟的心中一阵狂喜。它伸出头,突然向着河蚌壳中的肚皮啄过嘴去,一下子就啄住了河蚌的嫩肉。

河蚌被这一阵巨痛惊醒过来,急忙把蚌壳合上,鹬鸟还没来得及抬头,就被蚌壳把嘴紧紧地夹住了。它拼了命地想把嘴抽出来,但是河蚌紧紧地夹着自己的壳,坚决不松开。原来呀,鹬鸟的嘴还啄在河蚌的肉上呢,如果河蚌松开了壳,让鹬鸟把嘴抽出去,河蚌的肉也就被鹬鸟啄走了,那河蚌就会死掉了呀。

鹬鸟用爪子按住河蚌,使劲地抬头,但它的嘴还是被牢牢地钳在河蚌的壳里,它又一下一下用力地在河滩上摔打河蚌,却仍然不能把嘴抽出来。它生气极了。

河蚌也很生气,自己最嫩的肚皮上还被鸟嘴啄着呢,但是却不敢松开壳,疼得要命不算,还没法再回到河里去了,它是不能长时间离开水的呀,不然就会死掉的,所以它也气得要命。

河蚌和鹬鸟互不相让,终于吵了起来。鹬鸟的嘴被夹在河蚌壳里,所以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它说:“你不要高兴,看咱们两个谁能挺的时间长。你不放开我,就回不了河里,离开了水,用不了两天的时间,你就得干死,到时候,我看你用什么力气再夹我的嘴!”

河蚌也不甘示弱,它的壳因为正在用力地夹着鹬鸟的嘴,所以它也没法大张开嘴说话,只能也瓮声瓮气地说:“哼,你也别高兴得太早,我就是不放开你,你的嘴抽不出去,就没法吃东西,没有了食物,用不了两天,你就得饿死,到时候,我看你用什么力气啄我的肉!”

鹬鸟说:“你想让我不啄你的肉,你得先把壳松开,你松开壳,我一定不啄你的肉,直接把嘴抽出来就行了。”

河蚌说:“呸,你以为我会相信吗?我才不会相信自己的敌人呢,想让我张开壳,没门!你先把啄我的肉从嘴里松开,我再张开壳放了你。”

鹬鸟说:“那不行,万一我把你的肉松开了,你不疼了,才不会放过我呢,要让我松开嘴,除非你先松开壳。”

河蚌说:“那不行,万一我松开了壳,你不松开嘴,把我的肉啄跑了,我的命就没了。想让我松开壳,你先松开嘴!”

最后,它们争吵的惟一内容就变成了“你先松开”、“你先松开”,可是谁也不肯先让一步。

正在他们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一个渔夫从河滩上经过,正好看到了互不相让地大吵大嚷的河蚌和鹬鸟。渔夫趁它们不备,伸出大手把它们捉了去,还笑着说:“哈哈,多大的河蚌,多肥的鹬鸟啊!我今天的运气真好,遇到河蚌和鹬鸟打架,你们俩谁也别争啦,谁也不用先松开嘴啦,你们都归我了!”

河蚌和鹬鸟万万没有想到,它俩会一起成为渔夫的猎物。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想着伤害别人,和别人勾心斗角。整天想方设法互相伤害的人,会把自己最大的缺点暴露在共同的他人面前,到最后,只能是一起成为别人的猎物。所以当遇到敌人时,我们要团结一心,这样才不会给坏人造成可乘之机。

一诺千金

——说话算数的人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性格豪爽,喜欢帮助别人。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只要是答应别人的事,就是再难,他也要做到,所以大家都非常的赞赏他,周围的人都知道季布说话算数的好名声。

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季布是项羽的部下,他作战勇敢,立了很多战功。因为季布特别聪明,他曾为项羽打刘邦出了不少的好主意,让刘邦的军队吃了很多败仗,所以,刘邦最恨的人就是季布。

后来,项羽被刘邦困在了河边,自杀了,刘邦做了皇帝。每当想起自己的军队所受过的苦和打过的败仗,刘邦都会想起季布,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杀掉他。所以,刘邦下令通缉季布,一定要把季布抓住。

听说了这件事,季布决定马上逃跑。可是,刘邦下令全国通缉他,每个地方的城墙上都挂着他的画像,他只要一出去就得被别人认出来,这可怎么逃跑呢?

幸亏季布平时有爱帮助人、并且说话算数的优点,受到了许多人的敬佩。这些人知道季布不是坏人,所以就在他困难的时候,主动想办法帮助他。他们让季布化了妆再出城,结果街上的人果然没有认出季布,他成功地逃离了都城,逃到了山东。

季布到山东以后,正赶上一户姓朱的人家想雇个佣人,于是他就去朱家当起了佣人。到了朱家以后,季布觉得自己以前没在这里出现过,不会有人再认出他是谁了,所以就不再化妆了。但是他的画像全国都有,朱家的主人很快就发现了他就是季布。

朱家的主人也听说过季布的名声,很敬佩他,虽然发现了他就是季布,但为了保护他,就假装不知道的样子,没有当面揭穿他。

过了一段时间,朱家的主人亲自去了一趟洛阳,把季布的事告诉了刘邦的老朋友夏侯婴,请求他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说好话,好让刘邦放过季布。夏侯婴也很敬佩季布,所以一拍肚皮,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一次,夏侯婴找了个刘邦心情好的时候,对他提起了季布,刘邦立刻恨得咬着牙根儿说:“我非杀了他不可!”

夏侯婴对刘邦说:“很多人都知道,季布是一个很守信用,也很爱帮助别人。当时,他帮助项羽攻打您,那是因为他是项羽的部下,项羽的敌人就是他的敌人,这是一个多么忠诚的人啊!如果您能原谅他,并且重用他,他也会像当初对待项羽一样对待您,那样的话,您手下就又多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将啊。天下的人看到您这么宽宏大量,也会称赞您的。”

刘邦听了夏侯婴的话,眨巴眨巴眼睛,寻思了半天,他想:“夏侯婴说的有道理啊!季布为了自己的主人项羽,所以才会和我作对,这不是季布的错啊!如果我是他的主人,他也会尽全力保护我的。现在我手下正缺少这样的人,如果我把他捉住杀掉,那有多可惜啊!”于是,刘邦决定不杀季布了,他撤消了通缉令,把季布请进了宫,封他做了大官。

有一个叫曹丘生的人,听说季布做了大官,就想来看望季布。曹丘生是季布的老乡,这个人特别虚荣,是个马屁精,就喜欢和大官交朋友,他觉得这样才显得自己有身份,他向来看不起身份低的人,所以季布非常不喜欢他。

听说曹丘生要来看自己,季布想:“如果我现在还是个逃犯,他才不会想来见我呢,这个人真讨厌,等他来了,看我怎么讥讽他。”

曹丘生果然来看望季布了,他一进季布的家门,季布就阴着脸,对他爱搭不理,一点笑模样也没有。曹丘生假装没发现,继续对季布嘘寒问暖,季布偶尔从鼻子眼儿里哼出几声儿来,就算是回答他了。

哪知曹丘生还是假装没发现季布不爱搭理他,还是继续和他说话,而且态度还特别好,又作揖又鞠躬的。季布实在没办法,只好多回答几个字,但是语气就明显特别不好了。

最后,曹丘生对季布说:“现在,老家的人都说,得到一千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许诺更珍贵。大家都知道了您说话算数的优点,都很敬佩您呢!可是,您的名声大家是怎么知道的呢?还不是和您认识的人传出去的吗?作为您的老乡,我觉得特别骄傲,也特别愿意和更多的人说您的好人品,您怎么能对我这么冷淡呢?”

季布听了曹丘生的话,歪着脑袋想了想,也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虽然他不喜欢曹丘生,可曹丘生不但是他的老乡,现在还是他的客人啊,他不能这么没有礼貌的。再说,自己以前逃跑的时候,多亏了一些敬佩他的人帮忙,才不致于被捉住杀死,如果没有他们,自己又怎么能再做官呢?曹丘生虽然是因为自己当了官才来看望自己的,但是老家的人都知道自己的为人,这里也有曹丘生的一份功劳啊。

于是,季布就不再对曹丘生不理不睬了,他热情地留曹丘生在家里住了好一阵子,每天都吩咐人准备好酒菜,像宴请贵客一样招待曹丘生,曹丘生临走的时候,季布还送了他一份厚礼。

曹丘生回到家乡以后,逢人就说:“大名鼎鼎的季布,不但是个守信用的人,而且爱帮助别人,对老乡更是热情,真是个大好人啊!”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了。

人品好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佩和赞扬。一个说话算数、守信用的人,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受到别人的信任和敬佩。如果把不守信用的名声留在外面的话,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有人愿意帮你。

烽火戏诸侯

——谎话说多了,就没人再信你了

中国西周末年有一个国君叫周幽王。周幽王是出了名的昏君,整天只知道花天酒地,玩弄嫔妃宫女,却从来不理会朝中的政事,更不知道关心百姓的生活,人民的疾苦。

由于连年天灾,社会环境又极其复杂,不是这里地震,就是那里出现旱情,老百姓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的生活相当艰难。可是,周幽王却不理会这些,不但不关心天下百姓,反而变本加厉的剥削老百姓,赋税收取的越来越重,徭役也征收的越来越频繁。于是,各种社会矛盾被不断激化,不断的有人起义反抗周幽王的暴政,而且别国的国君看周幽王如此无能,也想要将它吞并,时局便一年比一年紧张起来。

周幽王的身边有一个大臣名叫虢石父,这个人心术不正,整天只知道拍周幽王的马屁,说周幽王爱听的话,以博得皇帝的宠幸。因此周幽王对他分外亲近,很多时候自己不理朝政,就把朝中的事情交给虢石父去处置,结果虢石父惟利是图,拼命给自己捞好处不说,还把事情处理的一塌糊涂,引来大臣以及百姓的一片抱怨,可是周幽王却依然对虢石父十分相信。

士大夫越叔带实在看不过去了,就上书劝周幽王多多处理朝政,可是周幽王却恼羞成怒,竟然撤了越叔带的官,把他撵了出去,如此一来,又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

褒响又前来劝周幽王,没想到,也被周幽王一怒之下了关进监狱。褒响被关了三年,三年来,他的家人想尽了办法,都没法把他救出来。直到三年后的一天,褒响的儿子向周幽王送上了一个名叫褒姒的美貌女子,周幽王才放褒响出狱。

褒姒是个貌美如花,倾国倾城的女子,自从第一眼看到她,周幽王就对褒姒喜欢的不得了,整天跟褒姒待在一起,对朝中的事情更加不会去关心了。

可是,这个褒姒什么地方都好,就是有一点让周幽王不放心,因为褒姒从来都不喜欢笑。她每天都皱着眉头,好像有许多的心事放不下一样,所以,为了博得褒姒的欢心,能够让褒姒笑一笑,周幽王可是想尽了办法。但是,奇怪的是,无论周幽王怎么努力,褒姒就是不笑,这可把周幽王急坏了。

他甚至下令,无论是谁,不管是宫内人还是宫外人,只要能让褒姒笑一下,立刻赏赐一千两黄金。

有一天,周幽王又在想法子逗褒姒笑了,但是褒姒依然跟以往一样皱着眉头,丝毫没有笑意。这时候,虢石父来到周幽王身边为他出主意了:

“陛下,臣倒有一个好主意能让娘娘笑出来,只是不知陛下是不是会同意?”

“哦?什么主意?快说来听听!”周幽王急切的问道。

“陛下,你还记得咱们在骊山一带建造的二十多座烽火台吗?”虢石父问道。

“记得啊!可是这个跟爱妃的笑有什么关系呢?”周幽王不解地问虢石父。

“以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我们建造烽火台,那是因为,一旦敌人打进来,我们就会一连串地放起烽火,好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出兵前来救我们。可是如今天下太平,烽火台已经很久没有用了。如果我们今天把烽火重新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兵荒马乱的乱跑一气,也许娘娘就会笑了。”

听到这里,周幽王立刻高兴的说:“嗯,这个主意听起来倒是不错,就照你说的办!”

见到皇帝如此不明事理,另一位大臣郑伯友前来劝阻周幽王了:“陛下,烽火台是为了打仗时救急用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博得娘娘的一笑就开这样的玩笑,那可万万使不得啊!”

“有何使不得?”周幽王冷冷地问。

郑伯友说:“大王现在这样戏弄诸侯,自然失信于他们,如果到了真有急事的时侯,诸侯又会以为大王在戏弄他们,不派兵相救,那如何是好啊?”

可是,为了博取褒姒一笑,周幽王已经完全昏头了,他根本不听郑伯友的劝阻,而是对虢石父说:“你就快去操办吧!我立刻带爱妃前往烽火台。”

“是,臣马上照办!”虢石父接到圣意立刻转身向烽火台走去了。很快,周幽王就带着褒姒出现在了烽火台上。

因为虢石父已经提前点着了烽火,附近的诸侯看到烽火燃起的狼烟都纷纷带着人马赶了过来,可是,等他们真正到达城下的时候,却连一个敌兵都没有看到,反而听到城楼上传来阵阵歌声。

这时,周幽王派手下人将事情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各位诸侯,并且轻描淡写的说:“不过是场玩笑而已,各位诸侯请回吧!”

了解到事实真相,各位诸侯都憋了一肚子的气,可是又没法发泄,于是纷纷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看到好多队人马大声叫喊着从不同的地方冲出,最后一个个却又垂头丧气的离开,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褒姒果然低头轻笑了一下。看到褒姒终于笑了,周幽王开心的要命,立刻重赏了虢石父。

可是,时隔不久,西戎的兵马真的打到了京城。这时候周幽王吓坏了,赶紧命令部下把烽火台点起来,但是,由于上一次周幽王的失信,这次,所有的诸侯都不再相信他了,当西戎的士兵攻打到城下的时候,城外没有一个救兵前来。

后来,周幽王虽然逃出了城,可是没过多久,他就被杀了,而褒姒也被敌人抢跑了。不久,西戎攻下了京城,周幽王的国家就因为他的失信而灭亡了。

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甚至仅仅是为了好玩,就对别人说谎,从而失信于他人。如果这样做得次数多了,大家除了反感你,也不会再有人相信你,等到你真正遇到麻烦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人再帮助你,最终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

疑人偷斧

——主观的猜测,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从前,有一个乡下人,靠砍柴为生。有一天早上,他刚刚想进山去砍柴,却发现砍柴用的斧子不见了。

“斧子会去哪呢?难道会长了翅膀飞走?”他郁闷地想,“不,一定是有人偷走了!”最后,他断定,一定是有人偷偷溜进他的家,拿走了斧子。可是,会是谁呢?

正在这时,邻居家的小男孩从他的门前经过,还向院子里看了一眼,他忽然警觉起来。他想:“会不会是这个小孩子偷去的?”

他走到门外去,看到小男孩正蹲在地上捡石子儿。他一露面,刚捡了两颗小石子的孩子就站起身来,跑跑颠颠地回了家。他想:“他肯定是怕见到我。”

他回想起这几天,这小男孩总是在他的门口探头探脑,还总是到他的院子里来逗他养的那只猫,就越来越觉得是那孩子偷了他的斧子。他想:“哼,这小子天天跑到我院子里来,肯定是来打探底细的,看来早就盯上我的斧子了。

没了斧子,他不能去山上砍柴了,就在家里歇了一天,他发誓说:“我今天一定要找到我的斧子!”有了这个想法,他连饭也没吃,搬了个凳子坐在家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瞪着邻居家的院门。

邻居家的小男孩打开门要出来玩儿,刚刚露出个小脑瓜,一眼看到他正瞪着眼睛气乎乎地坐在树底下,脸色阴阴的很吓人,赶忙把小脑袋往回一缩,把门又关上了。

这下他更生气了,他想:“哼,这是心虚了,探头探脑的,一看就不像个好孩子,好孩子就是动一下也是光明磊落的,谁像他这么缩头缩脑。”

小男孩一直在门缝里偷着向外看他,他的样子很吓人,小男孩不敢出来,就想等他走了再出来玩儿。可是,他却一点要走的意思也没有。

孩子太想出去玩儿了,于是小男孩决定冒一下险。门轻轻地打开了,小男孩轻手轻脚地从门里挤了出来,一抬头,看到他正瞪着眼睛,眼神像刀子一样地望着自己,吓得赶紧低下头,贴着墙边儿,一点一点地从他身边蹭了过去,到了他身边的时候还偷着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和他的目光一对视,立刻吓得撒腿就想跑。

这回他心里更确定了,他想:“哼,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一副贼样子,没做坏事的孩子会贴着墙边走路吗?会不敢抬头看人吗?”于是,他对着孩子喝斥了一声:“站住!”小男孩吓得一下子定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了。他问:“说,你干什么了?”小男孩哆哆嗦嗦地说:“没,没,什么也没干啊!”然后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他听到小男孩哭了,也没办法问斧子的事儿了,只好拎起凳子回了家。

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他想:“哼,不是他是谁?说话都不敢大声,结结巴巴地。一看这孩子就是一副贼样子,偷了我的斧子,当然害怕我。”

这时候,他听到邻居又在院子喊:“儿子,怎么哭啦?别闹了,去把斧子给爹拿来,爹劈些柴!”一听斧子两个字,他立刻来了精神儿,蹑手蹑脚地把凳子放在墙根儿,然后站到凳子上,踮起脚尖向邻居家的院子里偷看。

只小男孩把一把斧子递给他的爸爸,邻居接过斧子以后,开始一个一个地劈身边的一堆木头疙瘩。他仔细地认了认那把在邻居手里上下挥舞的斧子,木头粗柄,闪亮锋利的斧子头,“没错,那就是我的斧子。”他想。

从凳子上下来,他站在原地气得直喘粗气:“太不像话了,孩子偷了斧子,大人竟然不知道把斧子退回来,还当作自己家的斧子一样用,这是什么邻居啊?一家子都是贼!”

他越想越生气,最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他忽然撒腿冲出了家门,来到邻居门前“咚咚咚咚”地敲起门来,一边敲一边喊:“开门!给我开门!”

门很快开了,见到他,邻居一脸笑意地说:“哟,邻居来了,快进来,快进来。”他看到邻居的笑容更加生气了,疯狂地对邻居大喊了一声:“带着那把斧子,你们一家人见鬼去吧!”然后就转身进了自己家的院门,把邻居一个人傻呆呆地留在了那里。

他在家里一直生气到晚上,他想,自己怎么能和贼做邻居?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万一以后把东西全丢了可怎么办?最后,他决定把院墙垒高,把院门改到别的方向,从此和邻居不相往来,谁也别再看到谁。

第二天一早,他又早早地起来,拿了大筐和铲子到山上去挖土,想要垒高院墙。可是他一进山,就看到了自己的斧子砍在一棵树上。他恍然大悟:“嗨,原来是忘在这里了!”原来,那天他砍完柴,根本就忘记了把斧子带走。

斧子找到了,他知道自己错怪了邻居家的人,土也不挖了,拎着斧子、铲子和大筐就往家里走,刚走到半路,迎面正好看到邻居领着孩子向山上走来,他老远地就和邻居打招呼:“这么早啊?”

邻居父子看到他今天的脸色很好,也很高兴,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特意看了看跟在邻居身后的小男孩,觉得这小孩子长得唇红齿白,蹦蹦跳跳地可爱极了。

在和邻居分手以后,他一边往家里走一边寻思:“多可爱的一个小孩子啊,我怎么就觉得人家像个贼呢?真是不像话了!”

不要平白无故地胡乱怀疑别人,对于自己感觉有疑问的事情,要努力去找找真相。如果我们总是用这种眼光去看别人,去看事情,那么肯定会犯很多错误,会冤枉很多人,也就一定会失去很多朋友的。

伯牙绝弦

——知音难遇,理解是友谊最根本的基础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音乐家叫俞伯牙,他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热爱音乐,大家都说这个孩子长大后肯定能成为大音乐家。

当时有一位很有名的音乐老师,他听说俞伯牙学琴很有天分,就收俞伯牙为徒弟,教他练琴。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刻苦,几年的时间,俞伯牙就掌握了弹琴的技巧。但是,只要是会弹琴的人都知道,琴要想弹得好,除了有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感情。俞伯牙的琴声因为没有感情而一直都达不到最高的境界。

有一天,老师把俞伯牙叫到跟前,说:“伯牙呀,我已经把我会的全都教给你了,但是你弹琴还是缺少一种感情,这样的琴声只能说好听,却不能打动人的心灵。所以明天我带你去找我的老师,看看他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教你。”

俞伯牙很开心地点点头,到房间里准备了充足的干粮和衣服,第二天一大早就跟着师傅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两个人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又坐船渡过了大海,最后来到了一个岛上。这个岛上的景色非常,而且非常安静。

伯牙问:“师傅,这里很安静呢,很适合练琴。您的师傅就是住在这里吗?”师傅答道:“他就住在这附近,你等会,我现在就去把他找来。”说完,师傅就走进树林中的小路不见了。

伯牙等啊等,等到太阳都下山了,师傅还是没有回来。正在这时,伯牙发现一轮明月照在江水上,银白色的月光在水波的摆动下非常漂亮,整个岛上的花草树木在月光的照耀下都显得神秘而美丽。伯牙突然有了灵感,拿出自己的琴开始弹奏起来,他闭着眼睛,想着月光下岛上的美丽风景,开心地弹着,在琴声中仿佛都能看到岛上的美景。

师傅一直都没有回来,俞伯牙就在这里住了下来。从此以后,俞伯牙就每日观察岛上的风景,日出日落、高山流水,还有山里小鸟的叫声都让俞伯牙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他根据这些景物创作了很多歌曲,歌曲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达到了弹琴的最高境界。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伯牙长成了大人了,他很想念自己的父母,于是离开了这个岛,回家去了。

伯牙美妙的琴声得到了周围人的赞扬,很快就传到当时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封了一个大官给伯牙做,并且让他负责到民间去收集歌曲,然后编成一本书。

这天,俞伯牙带着书童,坐着小船顺着长江来到了江南。突然天上刮起了大风,一会儿乌云就盖住了整个天空,长江也被狂风吹得一浪接着一浪地波动着。伯牙见到这个场景心里突然有了灵感,拿出琴弹奏了起来。

就在弹得正开心的时候,琴弦突然就断了一根。懂得弹琴的人都知道,琴弦突然断了就说明在附近应该有懂得自己琴声的知己出现了。

伯牙走出了船舱,看见一位樵夫正在岸边站着。伯牙邀请这位樵夫进船听自己弹琴。他想:“我先不说自己弹的是什么,看看他能不能听得懂。”于是他就弹奏了一首看见高山时候作的曲子。

当他刚弹完,樵夫就说:“真好!真是一座好高好美的山啊!”伯牙觉得很惊奇,他又接着弹了一首自己看见日出时候作的曲子,谁知刚弹完,樵夫又说:“嗯!我看见了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的样子。”

伯牙呵呵地笑了起来,说:“你真是个高手啊!我弹什么你都知道。”说完,伯牙让书童准备酒和菜,他们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起音乐来。在谈话中他知道了原来这位樵夫叫钟子期。

两人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天亮,都不舍不得离开对方。天亮的时候,钟子期向俞伯牙告别,他说:“伯牙,你还要去完成皇帝交给你的任务,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等你将来完成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回来找我,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喝酒弹琴啊!”

伯牙很开心,他说:“放心吧!我很快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就能又在一起聊天了!”说完,两人对天发誓,结拜成兄弟。

由于民间的歌曲太多,分散在国家的不同地方,等伯牙收集完民歌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伯牙又回到当日遇见钟子期的地方,等他的知己好兄弟。

可是一天过去了,钟子期没有按时到来,两天过去了,钟子期还是没有来。伯牙等了很长时间,一直都没有等到钟子期。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才知道,原来钟子期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病死了。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伯牙找到了钟子期的坟墓,他跪在坟前痛哭起来,他觉得自己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最理解自己的人。想起以前在一起喝酒弹琴的日子,伯牙心里就非常难过。他站起来,拿出自己的琴,对着钟子期的坟墓说:“兄弟,我来晚了,没能见到你最后一面。你已经不再世上了,今后还有谁能听得懂我的琴声啊!”

说完,他奋力把琴给砸碎了。从次,俞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他说,他要用这个方式纪念自己最好的好友钟子期。现在我们形容两个人关系特别好时用的“知音”,就是缘于这个故事。

我们常常说:“知音难觅,理解是友谊的基础”,这是因为,我们这一生会遇见很多人,但是真正理解我们的却不多。如果我们想和别人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就应该努力去理解对方。,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