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丝绸之路的故事 > 第五章:大旅行家——马可?波罗
第五章:大旅行家——马可?波罗
作者:徐艳华   |  字数:1601  |  更新时间:2017-08-22 14:13:16  |  分类:

爱国教育

元代是丝绸之路上旅行活动的鼎盛时期。当时的蒙古族兴起,吞并了许多割据的部落小国,打通了东西通道,使欧亚大道通行更加便捷。 当时从中国到欧洲,有两条常走的路线,一条是从元大都(今北京)经 和林、天山北路,中亚、西亚而达欧洲;另外一条路是从陕西、甘肃经天山南路而达中亚、西亚继而到达欧洲。与此同时,宋元时期,海上丝 绸之路日渐兴盛,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又一次出现了高峰。

当时的元大都是“万国衣冠”相会的地方,中国的罗盘、活字印刷 术、钱钞、算盘等,就是在这个时期通过各国使者和旅行家们带到欧洲去的。而波斯的天文学和僧伽罗国(今斯里兰卡)的药品也是这时传入 中国的。元代通过丝绸之路到中国的旅行家非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无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流传着他的故事。

马可?波罗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 家”。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威尼斯商人,曾周游数国,见多识广。据称,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年仅十五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 亲和叔叔前往中国,从地中海东岸出发,跋山涉水,穿越了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伊朗、中亚的沙漠地带,翻过帕米尔高原,再东行 经喀什、于阗(和田)、罗布泊、敦煌、玉门、额济纳、张掖、武威,经冬及夏,历时三年多,约于1275年夏(一说1272年夏),抵达蒙古大汗的驻所上都(元帝夏宫所在地,废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约二十公里的闪电河北岸),受到忽必烈的欢迎。

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十七年,他的父亲和叔父均在元朝供职。马 可?波罗勤奋好学,懂得蒙语和汉语,受到忽必烈的器重,除在京城大都供职外,还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 他还出使南洋,到过越南、爪哇等地,并广泛考察了各国的民情风俗和经济情况。

因离乡日久,思念故土,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叔于1292年夏天, 带着六百余人的护送团,分乘十四艘大船从福建泉州扬帆起航。沿着海 上丝绸之路,驶过万里南海和印度洋,途经苏门答腊、爪哇、印度,用 了约三年时间,于1295年回到家乡威尼斯。

13世纪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处于商业上的兴盛时代,威尼斯更是西方 同世界各地的贸易中心。两座城常因商业冲突而发生战争。回乡后不 久,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舰队,1298年,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监 狱里,马可?波罗结识了一位鲁斯蒂谦的作家,他对马可?波罗的经历非常感兴趣。这位作家愿意为他记录见闻,马可?波罗就将他十多年的 泛见闻口述给鲁斯蒂谦,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诞生了。

此书叙述了一些马可?波罗 东来时经过的国家和地区,记叙 了元朝初年的政事,描绘了元代 北京、西安、开封、南京、镇 江、扬州、苏州、杭州、泉州等 城的繁盛,盛赞中国物产丰富,文教昌明,使欧洲人景慕不止。

《马可?波罗行纪》给欧洲知 识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它的出 版轰动了整个欧洲,七百多年来 吸引了无数读者,这本书使欧洲 人第一次知道了中国的印刷术、

火药、指南针,第一次听说地下 挖出来的“黑石头”(煤)可以 做燃料,第一次使欧洲人知道了除欧洲之外还存在广阔的天地、高度的 文明。人们争相传诵,《马可?波罗行纪》被译成各种文字,出现过五六 十种不同的版本,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马可?波罗行纪 —书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使无数青年渴 望去探知新世界,从而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14、15世纪欧洲的一些地 理学家,曾根据这部书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 早年也细心读过这本书,他于1492年出发的航行,原来目的是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来中国和印度的,却无意中到了美洲。因而可以 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受了马可?波罗的一定影响。

马可?波罗及他的父亲和叔叔,为沟通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往作出值 得珍视的贡献。马可?波罗,这位跋涉于丝绸之路的伟大旅行家,永远值 得人们怀念。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