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丝绸之路的故事 > 第四章:雄关漫道
第四章:雄关漫道
作者:徐艳华   |  字数:4504  |  更新时间:2017-08-22 14:13:16  |  分类:

爱国教育

古时在咽喉要道上大多设有关隘,以占据有利地形抵御敌人。处于 险要位置的关隘,常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作为丝绸之路 的重要路段,河西走廊上有许多座雄关。如东部的武威,南部的扁都口, 北部沿长城一线,西部的敦煌。

玉门关、阳关、嘉峪关这三座人尽皆知的名关,在悠长的岁月中, 引发多少怀古者的凭吊,激荡起多少文人的情怀,描绘这三关的诗文烂 若繁星,古人怀乡、伤别之情,歌咏边塞、抒发豪情之志,强烈地感染 着一代代后人。

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极少,可仅凭这一首《凉州词>〉, 就足以使他成为名振后世的诗人。《凉州词》使玉门关承载了千古荒凉, 引发人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经历了千年沧 桑,玉门关与阳关在魏晋南北朝以后就逐渐湮废了。这两个名关的遗址 究竟在哪里,学者们多是见仁见智,言人人殊,只能根据考古与历史文 献的研究,进行推测与考。

1907年到1915年,冒险家斯坦因先后两次对敦煌长城遗址进行考察 挖掘,在离小方盘城不到九十米的一座古驿站发现了汉代的简牍和文书, 他根据简的内容判定出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后来,中国学者又进 一步考察和试掘,史学界许多人认为,小方盘城即汉开帝太初二年后的

玉门关关址。但也有人认为,根据史书中的记载玉门关的位置的确应当 就在附近,但小方盘城只有六百多余平方米,作为汉朝最西面的重要关 口实在是太小了。所以,目前玉门关的具体位置尚不能肯定,距离敦煌 西北八十公里处的小方盘城遗址被暂定为玉门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玉门关旧址三面是戈壁,在这座六百多平方米的方形土城外,远处 是疏勒河的沼泽地。盛夏的时候,姿态奇特的红柳和片片风中摇摆的芦 苇让这里有了些生机。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虚无缥渺的海市蜃楼,形 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蓝天、大漠构成了一幅辽阔 壮美的神奇画面。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汉代时, 这里是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在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前105年) 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 关与另一重要关溢——阳关,都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均为都尉治所, 是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无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 重要的军事关溢和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自从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小方盘入关, 到中原地区经商。于阗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过小方盘运到 内地,这座关就因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对于玉门关的得名在民间 还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商人们运送于阗美玉通过这里走河西走廊, 可是驮玉的骆驼到了这里常常生病无法前行。对这样的怪事众人非常不 解,有一位赶骆驼的老人告诉大家,这是因为关神没有收到贡品而生气 的原因。于是,人们在关门上镶嵌了一圈美玉,关神就开心了。于是, 这座关就得名“玉门关'

隋唐时,对玉门关的关址进行了迁移,一般认为隋唐时期的玉门关 位于锁阳城北三十公里,即安西县城东五十里处的疏勒河岸双塔堡附近。 这里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邻伊州,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作为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玉门关经历了太多的风沙与 苍凉,也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辉煌。

阳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是位于丝绸之路古代西北边境的重要关隘。古人到西域去, 走到泾水流域,常常要在位于今咸阳东北的渭城停留,送行的亲朋就此 止步,常设宴或赋诗,最后折下柳枝依依惜别。在唐诗》中捜检有 “阳关” 一词的诗篇,有近五十首,而使阳关名扬千古的,正是王维的这 首脍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以及这首诗入乐后 形成的如泣如诉的《阳关三叠》曲。因为有了它们的流传,在今人的心 目中,唐代的西域边塞一直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天下雄关——阳关。

因为先设玉门关,后设阳关,阳关是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古时山的南面、水的北岸称为阳)。丝绸之路开辟时,商队到敦煌进行补给 后,再从阳关经过,穿过沙漠,到达鄯善,再到于阗,接着经过葱岭到 达安息后和从玉门关出发的商队会合,再到塞琉西亚,最远到达土耳其

南部和埃及地区。

阳关在汉、魏晋、唐等史料中多次被提及,晋和北魏时在此设立阳 关县,唐代在龙勒龙地设置寿昌县,此时的阳关还在通行。诗人岑参有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的诗句,玄奘从印度回国时就是走丝路南 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五代时,后晋高居诲的《使于阗记》中有 “敦煌县南十里鸣沙山,又东南十里三危山,乃西渡部乡河至阳关是也” 的记述。可渐渐的,阳关,这个赫赫有名的历史雄关竟消失在史料之中, 至于阳关的遗迹位置,也一度成了历史之谜。

离敦煌南湖不远,有一片叫“古董滩”的沙漠,一度被认为是阳关 旧址。这里地处大漠深处,每当大风过后,就会有许多金、银和古代文 物露出地面,如汉代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通宝、货泉通宝等古代货币, 还有铜制带钩、陶瓷碎片、石磨、陶盅和铁制工具,以及来自西域的五 色料珠、琥珀珠之类的装饰品。当地人称这片沙滩为“古董滩”。在古董 滩随手捡到古代钱币、兵器、装饰品等并不稀奇,所以当地人一度有 “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的说法。

沙滩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董呢?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 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关系,将一位宗室的公主嫁给了 于阗国王。公主下嫁,自然带了很多嫁妆,金银珠宝,应有尽有。送亲 队伍带着嫁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好出 关准备。不料,夜里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黑地暗。这风一直刮了七 天七夜。等到风沙停了之后,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 部埋在沙丘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天长日久,大风刮起,流沙移 动,沙丘下的东西露出地面,被人们拾拣。在当地曾经有一个特殊习 俗,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七,逛完了庙会的老百姓都会骑着胳轮来古董滩 捡古董。

可古董滩只有遗物没有遗址,还是难以被确定为阳关旧址。1972年, 考古专家从古董滩出发,向西翻越十几道沙梁,发现了大面积的版筑遗 址。经考古队挖掘,这里房基排列整齐而清晰,面积约上万平方米,还 有断断续续宽厚的城堡墙基,并发了汉唐陶片、砖石、瓦块等文物。考

古学家根据文献初步断定,这里才是古阳关遗址。

在墩墩山顶,有一座饱经风霜的烽火台,它被人们称为“阳关耳 目”。今天到这里来的人们,往往会把它错当成阳关,其实这里只是阳关 的一个制高点。设在了平川上的阳关,除了把住水源外,还建立了军事 御敌报警系统。

古代的重要关隘一般都建在险要地势上,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阳 关建在了这片荒漠之中?阳关在这儿设关,一则是它在交通要道上,二 则就是邻水而设,沙漠之中把水就是把关。有了大漠戈壁间的这一片绿 洲,让阳关凭借着水源,发挥了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神威,而对 于在沙漠上长途跋涉的人来说,看到阳关就等于看到了一线生机。

出了阳关再往西就是茫茫的大沙漠,往来的商旅都要在这里补充水 源。人们常说的“阳关大道”,实际上就是指丝绸古道。

昔曰的阳关,是一个军事、经济、生活的要塞。曾经这里是一个繁 荣的城市。这个地方除了农业以外,手工业也比较发达。为充实敦煌郡, 汉武帝几次从内地移民于 此。这些移民不仅为保 卫、开发敦煌提供了人 力,还带来了内地先进的 生产技术和文化。而今 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古 阳关已是面目全非,甚至 无法看清楚它的规模了。

是什么原因让在历史上曾 被称为“华戎所交一大都 会”的阳关,消失得无影 无踪?

阳关为什么会隐去,据推测是由于自然条件的 变化。历代战争和大规模的开荒屯垦,破坏了这里的植被和水源,从而造成来自南方的风沙逐渐 向东北侵移。人们抵挡不住风沙的侵袭,只好离开达块世居的绿地,向 东撤移。大约在宋、辽之后,当阳关人全部撤推之后不久,阳关就被流 沙吞没了。阳关隐没,实际上是一场历史性的悲剧。

嘉峪关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峭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五公里处。建关前,这里已经是丝 绸之路的途经地。嘉峪关南起祁连山,北倚嘉峪山和黑山,以建在嘉峪 山西麓一个地势险要的岩岗而得名。它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也是明 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 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清代林则徐因禁 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惊叹于此关之雄伟,写下这首《出嘉 峪关感赋>〉,极言此关的威严和壮丽。又云:“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 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指出这关真乃“雄关”。

嘉峪关是古代军事建筑的雄伟之作。这座总面积达三万三干五百余 平方米的关城,有内城、外城、瓮城,形成了重城并守之势。城垣上 高达三层的柔远门、光化门城楼,飞阁凌空,气势壮观。城内墙垣严 整、有敌楼、矢楼、角楼,角楼的楼顶有砖砌的垛口,有高耸的碉堡, 远处还有烽火台。从马道登城远望,明长城有如游龙,浮动于大漠之 中,关城南北,山峦起伏,两翼和东部环绕的长城,以及无数相望的 烽火烟墩,牢牢地控锁着方圆百余公里的地区。明代置嘉峪关后,侧 重走嘉峪关至哈密间的大道,哈密逐渐替代了敦煌的地位,成为中西 交通咽喉。

嘉峪关名声远播,还因为它有着很高的工程质量。一些重要建筑物用砖都经精心磨制;城墙的基础勒角,用大石条加砌,整个城垣筑得方 大平直,棱线分明,显然修筑时严格掌握着质量标准。据说,筑墙的土 也是经过筛选、掺加灰浆和丝麻以增加其黏结能力,然后层层夯筑,直 到锄挖不动,锤打不进为止,所以历六百多年而依然坚固。高超的施工 技巧和质量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佳话。

传说当年建这座关时,匠师计算用料特别精确,最后建成时竟只剩 下一块砖。这是建筑工程上的绝招。现在这块砖还存放在西瓮城门楼的 后楼台上,供人观摩。

关城的正门两侧,及瓮城北侧的墙角,投石扣墙角或者两石相击, 能发出像燕子鸣叫一样的声音,因此被称为燕鸣墙。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天清早,两只燕 子飞出嘉峪关,日薄西山的时候,燕子归巢,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 飞回时,关门刚好被关闭了,不能入关。于是,雄燕悲鸣触墙而死,雌 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的燕鸣声,竟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 不散,每到有人用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的燕鸣声,向人们倾诉着哀 怨。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的声音,将军出关 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 起到墙角击墙祈祝,并逐渐形成一种风俗。其实,燕鸣墙的原理与北京 天坛回音壁一样,是高质量的建筑杰作发出的回声。

嘉峪关这座雄关和长城东部的山海关齐名,都是古代建筑工程的光 辉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1961年,嘉峪关关城被国务院公布 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