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丝绸之路的故事 > 第三章:河西四郡
第三章:河西四郡
作者:徐艳华   |  字数:6580  |  更新时间:2017-08-22 14:13:16  |  分类:

爱国教育

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 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西汉接近匈奴的 郡县,成为匈奴掠夺的对象。汉王朝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 暂时的安宁,但是,这种希望被匈奴骑兵的频繁侵扰和掠夺所打破。汉 武帝时,汉王朝国力日浙强盛,于是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 规模的军事反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 匈奴右部。战役之后,汉武帝采取了设郡县、筑塞垣、移民实边和分兵 戍守等重大措施,巩固和建设河西。同年,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在此同时,又建玉 门关和阳关。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优越,它东面以黄河为天堑,南面以祁连山为 屏障,北枕合黎,西连沙磧,再加上筑长城、设郡县、移民屯垦,经 济上逐渐充实,很快就成为了四面有关,军事、经济上自成区域的强 有力的警备区。汉代这些深谋远虑的举措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方面 在军事上实现了驱匈奴出河西,缓和了匈奴对西北的威胁;另一方面把 河西由匈奴的骚扰基地变为汉经营西域的前进基地。此外,不容忽视的 是东西交通从此畅通。汉使去西域,及此后商旅往来,不必冒险从匈奴 境内通过。

河西四郡和两座雄关的设立,有力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列 四郡、置两关”,成为“丝路”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武威、张掖、酒 泉、敦煌四座城市,虽然城郭地址已累有变动,但它们的名字,已延续 了两千多年。

武威

四郡中最东面的是武威,古时又称凉州,位于现今的甘肃省中部, 它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对北击匈奴、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起着重要的 作用。

武威很早就有人居住,是古代西羌的地域,在《禹贡》中属于九州 之雍州。这里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地势险要,向来是“匈奴往来冲 要,汉家行军旧道”。这里利于耕战,是西北的战略要地。北部沙漠是 “鸣镝之野,驰骛之场”,南面紧邻西羌,自南而西是峰峦叠翠的祁连山, 一直延绵到酒泉。中部有险峻的东西峡道。

武威的经济地位也相当优越,它的中心区处于四周高山环绕、中间 低的武威盆地之中,有肥沃的平原和河水的灌溉,极有利于发展农业。 南部及西南部草场丰茂,可耕可牧;北部有很大的盐场。因此,它被称 为“兵食恒足,战守多利,斗粟尺布,人不病饥”的地方,历史上有 “银武威”之称。白塔寺、天梯山石窟、罗什寺塔都是远近闻名的古迹, 见证了武威的兴盛。

《汉书?地理志》中称,武威“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 为天下饶。”'新唐书?地理志》中载,武威还是蚕桑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所产白绫,既是贡品,又是外销产品,常常远销西域诸国。以上记载, 虽是一时之盛,但可说明武威确有殷富的条件。

东晋末年割据势力作乱和其他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陲不保,群雄 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 的逐鹿之地。中原北地风雨飘摇,政权更迭,建立了许多小国。历史上 习惯统称这个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公元304—439年),它们是匈奴、鲜 卑、羯、氐、羌等五胡,和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 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此外, 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 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而此时的凉州并没有大的动乱,生产也比较稳 定,中原及关中地区的许多人争相逃往凉州。

同时,武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提起青铜器“马踏飞燕” (铜奔马),恐怕无人不知,这件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国家级保护文物, 就出土于武威。1969年,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们无意中发现了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与其妻合葬的墓,一大批青铜器出现在了世人 眼前,这匹造型精巧的铜奔马就在其中。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 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鸟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 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至于人们似乎忘记了 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它仿佛嘶 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 “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 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 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 的计算,稳稳地落在飞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 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 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而强 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 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 做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缋的象征。

“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 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现在,铜奔马已 成为了武威市的标志。

酒泉

酒泉位于现今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 马鬃山(北山)之间。酒泉南山是屯驻骑兵的好地方。古时酒泉被称 为“河西保障之襟喉”,“戎羌通驿之途”,是保障“丝路”安全的军 事基地。

汉酒泉郡郡治在福禄城,位置在汉长城内,酒泉西北有条陶勒河, 古称福禄河。《河西旧事》中说:“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日酒泉。”

关于酒泉名字的由来,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据说酒泉也称金泉,

东晋阚驰《十三州志》上说:“酒泉原名金泉,有人饮此泉水,见有金 色,照水往取,得金,故名金泉。”《汉书?地理志》注引东汉史地学家 应劭的话说:“其水若酒,故曰酒泉也。”

酒泉因水好而得名,是传说之一。此外还有一个“汉武御酒”的故 事流传甚广: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威震西域,匈奴余部投诚 归附,形成了西域“空无匈奴”的局面。这次大获全胜,是汉初以来最 精彩的一战,国威大振,汉武帝大悦,特赐御酒嘉奖。霍去病以为功在 将士,自己不能独饮,又因为酒少人多,不能分享,于是把酒倾倒入 “金泉”,得与全军将士共饮。此事一时传为佳话,于是“金泉”也就被 称为“酒泉” 了。在清代宣统三年,安肃兵备使者廷栋在酒泉刻石树碑, 肯定了酒泉因“汉武御酒”而得名的传说。现在,酒泉市城东泉湖公园 里有座亭子,亭旁边有泉,传说;就是当年的泉眼。

汉代的福禄城的名字虽然沿用至唐初,但城早已被地震毁坏。“五 胡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名将谢艾,曾出任酒泉太守,又筑起了福禄城, 现存东城门楼遗址。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年)扩建酒泉东城,后 改为鼓楼,也就是现存的酒泉鼓楼。楼座为清代雍正时期砖包,这座楼 虽然经过了多次重修,但仍然保持着原貌。昔日“丝路”上东来西往

的人就在这座雄伟的城楼下通过,使人仿佛还能看到这个“丝路”要邑 往曰的雄姿。

张掖

张掖位于现今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 省名“甘”字由来地。张掖是位于河西走廊中心的“丝路”重镇,北部 的居延及沿长城一线,是河西走廊中部抗击匈奴的主要军事支撑点。 “张掖”即“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的意思。

张掖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东西有直通长安和中亚、西亚 的陆上丝绸之路,南北有从西宁、居延至北方蒙古的草原丝绸之路,两 条大道都以张掖为枢纽。大月氏、匈奴、乌孙等民族都在这里生活过, 这里是我国早期民族交会的中心。

古时张掖水源丰富,有河水、泉水、山谷水等多种水源,是河西主要 的农业区。因为背靠树木繁茂的祁连山,冬季积雪很多,每到春季,冰雪 融化,春水灌溉着各州县的万顷良田。不但水源十分丰沛,牧场也很广 阔,加之人们勤劳地屯垦,张掖就以沃饶富厚而闻名,自古有“金张掖” 之称。

张掖的稻米久负盛名。早在唐代,当时就开始栽植水稻。黑河之畔 的乌江大米,更是远近闻名。因为盛产稻米,产生了许多与南方地区相 类似的习俗,古张掖的酒席很会用米做酒。用米和曲酿成的称黄酒,以 糯米和曲加汾酒,可以酿成绍兴、玉兰、金盘、三白诸色酒。有一种大 麦酿成的缸子酒,掺入黄酒、鸡汤,再用芦苇秆为筒,客人来了各据管 而吸。这种古老的酒和喝酒法还被大诗人杜甫称之为“芦酒'

张掖自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据一些古文献记载,古张掖城周 围到处芦苇丛生,一幅水草交横的南国景象,城内池塘很多,很多池塘 里还种植莲藕和养鱼。元代张掖诗人燕不花的《竹枝词》中曾描绘道:

湖头水满藕花香,夜深何处有鸣榔?

郎来打鱼三更里,凌乱波光与月光。

西魏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交 易中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时,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 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609年,隋W帝西巡?亲自在张掖主持有 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此后,张掖贸易日益繁荣,由 中西贸易的中转站,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佛寺在古张掖比比皆是,有所谓“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 古刹到处”的美景。张掖大佛寺是其中的佼佼者。

北宋仁宗天圣六年,即公元1028年,以今天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 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后,全面占领了河西走廊。为了 加强对河西的经营和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其 中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的活动。到崇宗李乾顺统治时期,西夏国力 鼎盛,张掖的大佛寺就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 常在此居住。到了元代,有位蒙古别吉太后曾住在这里,并且在这里生 下了大元帝国的开国之君——元世祖忽必烈。

最引人注目的是佛寺内安放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 迦牟尼的涅槃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

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 个人,耳朵上约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是何等的庞大。

敦煌

甘肃段是贯通中原与西域的枢纽地带,敦煌则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 纽,其路线交织成网络。敦煌南依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 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是丝绸之 路上的要冲,著名的阳关和玉门关,均在汉敦煌郡龙勒县境内。“敦, 大也,煌,盛也。”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 世。这里曾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并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 天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 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 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 牧定居。敦煌地区至今仍保存着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战国和秦时, 敦煌/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 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 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牢固地建立了对敦煌及河西走廊地区的统治地位,较有效地控 制了西域地区,开始对河西走廊地区进行必要的开发。中原地区先进的 农业生产技术、手工技艺、文化思想也源源西来;同时,西域各地及中 亚欧洲诸国的物品、文化,特别是较原始的宗教思想,也随着商业的发 展开始和古老的中国传统思想接触,相互间推动着向前发展。

东汉初年,匈奴又逐渐强盛,征服了曾是西汉管辖的大部分西域地 区,丝绸之路被迫中断。公元75年,东汉王朝出兵四路进击北匈奴,凉 州牧窦固率河西兵大败匈奴,收复了伊吾等失地,重新打开通向西域的 门户。同时,名将班超两度出使西域,杀死匈奴使节,联络西域诸国与 东汉建立了友好关系,使断绝了六十五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水深 火热之中,而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大批学者和百姓纷纷背井 离乡,逃往河西避难,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尤其是汉魏传入 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纷纷信奉佛教,企望解脱 苦难,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 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一大批佛学高僧在敦煌讲经说法。河西各地的佛 门弟子多来此地研习佛学。如有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竺法护;有前往印 度学习佛法的敦煌人宋云等。法显、鸠摩罗什等佛学大师无论东进还是 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傳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之后,开窟造佛之举延续了千百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敦煌艺术。

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 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

隋朝的建立,结朿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中 国的大业。隋文帝收复河西时,相继平息了突厥、吐谷浑的侵扰,保证 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 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 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众多, 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 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 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的。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 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 渐失去了昔曰的光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 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 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 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 置,成为“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

(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 煌垦荒定居,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 的历程。悠久历史孕育了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它是 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分合点,东西文明在这里交汇。汉魏之季,西域受 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很深。南北两道上的于阗、龟兹佛教尤为兴盛。敦 煌经历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加之自然风光的美丽 神奇,使敦煌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是敦煌南部相连的三大奇迹,也是丝绸 之路上最富沙漠色彩的奇特风物。

敦煌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众多历史文化景观,其中莫高 窟是极为重要的一处。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 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四 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两千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 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 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 艺术的宝库。

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约五公里处,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 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 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传说鸣沙山有 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 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一百五十米,宽约五十米,因水面酷似 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 黄沙的包围中,泉水竟也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 近年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 现在的月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 灿烂的夕阳,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敦煌,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 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 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 加辉煌。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