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丝绸之路的故事 > 第二章:多条路线
第二章:多条路线
作者:徐艳华   |  字数:1837  |  更新时间:2017-08-22 14:13:16  |  分类:

爱国教育

由于经历的历史时间长,丝绸之路有很多分支,但一般认为,陆上 丝绸之路是从西安(因为西安处于为我国西部,因此我们在提到丝绸之 路路线时,以西安为起点进行介绍)出发,经甘肃和青海、新疆而到中 亚、西亚的路,它大致可分为北、中、南三段。

北路,从西安出发,经径河流域的泾川、平凉,过六盘山向西,在 靖远附近渡过黄河,再经过景泰、大靖到武威,向前进入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一著名的“河西走廊”,它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 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 约九百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 如长廊,称“甘肃走廊' 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沿河西走 廊西行,通往西域。

这一条路通行于秦汉时期,是较早的驿道。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除 距离较短以外,很可能与当时抗击匈奴有关。古时的驿道与戍边、屯垦 紧密相连,因为交通顺畅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保障,要想军事上取得优势, 修建长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匈奴属于游牧民族,主要使用骑兵,每年 到了秋高马肥的收获季节,驰聘南下,倏来忽往,大肆掠夺,难以捕捉 和击败。古人沿着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修筑了漫长的长城,有了长城, 把匈奴驱于大漠之外,匈奴想绕道进攻,势必增大了难度。同时,驻守兵 马守护长城,并采用就地屯田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这样,汉军养精 蓄锐,以逸待劳,而匈奴远道而来却需要从后方运粮,一旦粮尽水绝, 必然难以持久,丝绸之路的安全就得以保护。古人这种戍守、屯田和设 立驿站的做法,也为今天根据戍守和屯田的遗迹来确定丝绸之路的走向

南路,即从西安出发,大致经过天水、秦安、陇西到达临洮和兰州。 张骞出使西域、唐高僧玄奘求取真经都是从这里经过。

中路,是宋代以后才正式开辟出来的。由西安、平凉过六盘山,经 过华家岭、定西、榆中到达兰州,进入河西走廊。虽然开辟的时间较晚, 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繁盛,直到明清,仍然是陕西甘肃的主道。

此外,南路自临洮、兰州以西还有几种走法。

第一种是扁都口道。即从兰州经过青海民和、西宁、大通和俄博, 越过祁连山和扁都口,在张掖入河西走廊。东晋名僧法显西行,就曾走 过这条路。

第二种走法是东西方向纵贯青海,到新疆罗布泊南,进入新疆南道。 因为现今的青海古时曾属于吐谷浑国,有历史学家也将它称为“吐谷浑 道”。这条路从兰州到西宁、湟源、青海湖西北的都兰,途经柴达木盆地 北至新疆罗布泊南的鄯善。公元635年,唐太宗令李靖、侯君集分兵六 路进兵吐谷浑就曾经过这条道路。

第三种走法是从临洮到临夏以东,再由临津关或大夏河口渡河到民 和,经西宁、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或都经过西宁与青海北部到达新疆 罗布泊以南进入西域南道。这条道路开辟得比较早,大约在汉代就已经 通行了,北宋时曾经作为于阗的贡道。这条路繁盛于汉、唐、宋三代, 是新疆南道通往中原的重要商路,当时许多国使和商人都经过这里往来 于中国内地与西域之间。

第四种走法:由兰州至青海格尔木、西藏,再进入尼泊尔、印度。 唐代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名僧玄照于贞观十五年以后,在文成公主的帮 助下,从西藏经尼泊尔到达印度,回来时因发生战争没能走原路,最后 客死于印度寺院中。

以上几条路线,总体上因为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或自然条件的 变迁而各有其重要性。在各个时代各条路的局部地段也略有变更,但大 致走向变化并不大。从长期来看,渭河和泾河流域至河西、吐谷浑两条 路,是丝绸之路经甘肃、青海的主道。南北朝时期,宋、齐、梁等政权, 曾由四川成都沿岷江而入青海道西行,与西域往来。明代置嘉峪关后, 侧重走嘉峪关至哈密间的大道,哈密逐渐替代了敦煌的地位,成为中西 交通咽喉,玉门关和阳关古道逐渐荒废。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主要有东海丝绸之路和南海丝绸之路。自中 国南部直接西航,或经由滇、缅通道再自今纟面甸南部利用海道西去,或 经由中亚转达印度半岛各港再由海道西去。

草原丝绸之路: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了西域和河西地区,中原与 西方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遭到阻隔,由于回纥与唐朝关系比较密切,加 之回纥有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因此,中原和西方商人大都改道经过回纥 进行交易。这样,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沿岸,横贯欧亚北方草原地 带的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外,在隋唐时期 还有一条自长安经吐谷浑到吐蕃,然后经尼泊尔到达印度的新的丝绸之 路。唐代之后,这条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