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丝绸之路的故事 > 第二章:张骞通西域
第二章:张骞通西域
作者:徐艳华   |  字数:3530  |  更新时间:2017-08-22 14:13:16  |  分类:

爱国教育

中国的丝绸主要是以贸易渠道走向世界的,西汉初张骞出使西域的 活动对扩大丝绸对外贸易,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远古时代,海运还没有畅通,外国与中国的交往及我国新疆地区与 内地的交往,唯一的通路就是陆路。所以有许多学者认为,陆地丝绸之 路作为一条古老的商路,可能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丝绸商队往来了,这 一说法可以从一些考古发现和《山海经》等古代著作的记述中得到依据。 毋庸置疑的是,丝绸之路正式成为通衢大道,还是从汉武帝派张骞通西 域开始的。

汉朝初年,北方广袤的大草原上,各部落连年混战,强悍的匈奴征 服了许多游牧部落,占领了河西走廊,打断了东西交往的通道。并且不断向内地进犯,发动侵扰战争。

在一次交战中,汉朝大败匈奴,抓了许多俘虏。其中一个俘虏不但 不求饶,反而狂傲地叫嚣:“赶快把我们放了,否则我们的首领不会轻 饶你们的!当初的大月氏国那么厉害,他们的国王还不是被我们砍下头 颅,用头骨当酒器了吗?”汉武帝听罢大怒,立即下令把他斩首。怒气渐 消后,汉武帝开始深思:这名俘虏所说的大月氏国在哪里呢?如果能联 合起大月氏和西部国家夹击匈奴,岂不是令匈奴腹背受敌,再不敢嚣张 了吗?

为了联合大月氏,打败匈奴,保障东西交通,汉武帝决定派遣使者 去西域。公开招募使者的旨意颁出不久,一个勇敢的年轻人就被选中了, 这个人就是张骞。张骞是陕西汉中人,当时还不到三十岁,在官府中担 任郞官。他英武健壮,为人顽强果断,汉武帝见到张骞后十分满意。同 时入选的还有大约一百名青年,随张骞一同出使。其中有一个叫甘父的 人,他原本是匈奴人,在战争中被俘,成为堂邑县一个贵族的奴仆,所 以他又被叫做堂邑父。甘父虽是匈奴人,但他是作为普通百姓被强行征 入匈奴军中的,所以对匈奴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非常痛恨。由于甘父 有着惊人的射箭本领,他被选入了汉军。在出使西域的路上,甘父成为 张骞忠实的助手。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汉武帝写给大月氏的结盟书信,手中持 “节”估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多为七尺长的竹竿,从上至下挂着几 缕牦牛的毛)率领着这支队伍从长安出发了。张骞想把结盟的书信送到, 意味着要经历几千里的漫长旅途,沿途重山阻隔,还有茫茫草原和荒漠。 没有向导指路,而且大月氏受到匈奴的进攻以后,败退迁徙,人们根本 不知道大月氏部落到底在哪里,他们只能朝着大致的方向前进。更危险 的是,想要到达大月氏所在的中亚地区,就要穿过匈奴控制的领地。

在接近匈奴的领地时,张骞一行人快速进发,想用最短的时间穿过 匈奴的控制范围。可不幸的是,他们仍然被敌人发现并被抓住。张骞被人用车送到单于那里。单于得知张骞一行人去月氏的意图后,一脸不高兴地说:“月氏在我的北边,汉朝人怎么能往那儿出使呢?我如果想派人出使南越,汉朝肯任凭我们的人经过吗?”于是单于扣留了张骞。这一 扣就是十一年,单于还给张骞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儿子。

匈奴人以为张骞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十多年,还有了妻子和孩子,现 在就算赶他也不会走了,渐渐的,就放松对张骞的警惕。然而张骞时刻 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他汉朝使者的身份。一天,张骞找准了机会, 带领他的一些部属一起向月氏逃亡。

张骞带领随行人员凭着仅有的干粮和水向西一路疾进。有时走迷了 路,张骞就靠日月星辰的位置来判明方向。一行人沿途风餐露宿,饥渴 交加,有些同伴因饥渴而死去了,幸好甘父和几名随从箭术精准,沿途 不断射猎飞离和野兽给大家充饥。经过艰苦的前进,一天,他们眼前出 现了一片浩瀚无边的咸水湖,也就是现在新疆的罗布泊。当时的楼兰古 国的国都就在湖边。因为当时的楼兰国驻有匈奴的军队,他们不能进去, 张骞只好带领大家储存好干粮,问清了去月氏的路,就沿着现在塔里木 盆地北缘的道路继续前行。

当时的新疆地区有几十个小国,有的地方一个大的绿洲就是一国。 张骞的队伍一路经过了龟兹、疏勒等八个小国,往西又走了几十天,来 到了大宛国,它位于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有约三十万人 口。大宛早就听说汉朝财物丰富,想和汉朝交往可找不到机会,所以见 到张骞后非常高兴,问他要到哪里去。张骞说:“我要出使月氏,但是 被匈奴封锁道路,不让通行,现在逃亡到贵国,希望大王能派人带路, 送我们去,假如能够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后,汉朝一定会答谢您 的。”大宛答应护送他们,并为他们派遣了翻译和向导。张骞一行人被送 到康居,康居用车将他们送到大月氏。

原来的大月氏兵败后,部落中立了首领的夫人为王,此时的大月氏 已经使大夏臣服并统治着它。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侵扰,心 境悠闲安乐,又自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而不想亲近汉朝,全然没有向匈奴 报仇的意思。张骞从月氏到大夏,始终得不到月氏王明确的回复,逗留 一年多后,只得返程。

为了躲开匈奴,张骞的队伍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汉朝,于是从 葱岭南取道青海向长安进发。谁料,匈奴人如同不散的阴魂一样,又一 次把张骞和几个随从截获了。张骞被扣留并戴上脚镣手铐罚做苦工。这 次张骞有些绝望了,想一定会死在匈奴,不料一年多以后,脱身的机会 来了。碰巧单于死去,匈奴国中为了争夺王位产生了混乱,张骞便在甘 父的协助下趁机逃跑了。

公元前126年,也就是出发的十三年后,张骞终于回到了长安。这 次悲壮豪迈的出使,去时的一百余人,回来的只剩张骞与甘父两个人了。 在这十三年中,虽历尽艰难险阻,可那支代表张骞神圣使命的“节”却 始终没有丢失。在宫殿里,当张骞把那支几乎毛都掉光了的汉使“节” 双手奉上的时候,汉武帝非常感动,立即授予张骞为太中大夫,并封甘 父为奉使君。一时间,张骞出使的经历震动了长安。

不久,张骞随卫青出征匈奴,他依靠丰富的知识负责剌探敌军的情 报和沿途的给养。卫青军与敌军展开厮杀后,张骞收集的水源和牧草分 布情况成为汉军的有力保障。他们取得了节节胜利,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这是对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赞赏。

张骞出使西域,汉与大月氏结成联盟的目的虽然没有实现,但张骞 却带回了很多有关西域的重要信息,除了大月氏,还了解到更远的西方 和南方国家的一些情况。张骞为汉武帝讲述了西域新奇的物产如胡萝卜、 大蒜、芝麻、苜蓿、葡萄,还有著名的汗血宝马,并将沿途所见的山水、 人物、民俗等讲给汉武帝听。张骞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使汉武帝对西域 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汉武帝此时的想法也发生了转变,认为结盟不成, 通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并问张骞是否能找一条去西域而不受匈奴 阻拦的路。

张骞想起来在大夏国时,曾在市场上看到了一种出产于四川的竹杖 和细麻布,并且当时商人告诉他这些货物是从身毒(印度)买来的。身 毒在大夏的东南方向,因此可以推断从中国的西南地区出发,也一定可 以到达西域地区。为了开辟出这条新路,张骞又一次作为使节从西南地 区去往大夏。但是他们到达了宜宾和昆明一带时,探寻道路受阻,滞留 了一年多时间,只得无奈返回。

后来,张骞上书劝武帝联合乌孙(在现今伊犁河流域)。于是,汉武 帝拜张骞为中郞将,率领三百人的出使队伍,带着许多牛羊金帛,于公 元前119年出使乌孙。这一使命是与乌孙人结成联盟,“以断匈奴右臂”。

张骞到达乌孙后,正赶上乌孙发生内乱,结盟的目的没能实现。但 张骞利用这次机会,与西域、中亚多个国家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节的关 系。张骞把队伍分成四路,分遣他的副使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 分别带着礼物到这些部落。中国使者受到许多部落的友好接待,安息 (在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国王专门组织了两万人的盛大欢迎。一年多 以后,这些国家都遣使随汉朝的副使一起来到长安。汉与西域各国开始 正式往来。

不久,通西域成为了一种风气,各部落使节来拜见后,汉武帝派出 更多使者前往,商人们也纷纷前往进行贸易,只要报上“博望侯”张骞 的名字,就会很快取得当地人的信任。随着汉朝在中亚的影响力越来越 大,乌孙国王同意与汉朝交好,并与汉通婚。于是,中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三十余年,用尽毕生心血,在民族交流史 上开辟了新纪元。他为人诚恳,坚忍磊落,危难中不失气节,受到许多 国家和民族的尊重。张骞每到一处,遍访当地风俗民情,山河物产,留 意一切对汉朝有用的信息,并向武帝提出许多重要的建议。据说设立酒 泉郡、移民屯田开发河西一带都是张骞的提议。张骞出使西域被誉为 “凿空”的行动,开通了中国与亚欧大陆间的贸易通道,建立了中国与 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丝绸贸易关系,标志着“丝绸之 路”的全线开通,丝绸之路也从此正式成为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 东西方的商人们纷纷沿着张骞探出的道路往来贸易,成就了著名的“丝 绸之路”。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