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3369  |  更新时间:2015-07-21 17:33:13  |  分类:

爱国教育

乾元二年(759年),关内大旱,杜甫弃官携全家先后经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剑门等地到达成都。成都当时僻在边陲,未遭兵灾,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浣花溪畔找到了一片土地,结庐为舍,这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他在这里经营药圃,亲自耕耘,与农民结成挚友,心情愉快地安度生活。但是,杜甫那颗报国忧民之心从未平静过。一年秋天,肆虐的大风吹坏了他的茅屋,杜甫由此想到了天下百姓的困苦,写下了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真情实感,今日读来,仍令人潸然泪下。

杜甫虽身受贫苦困扰,但一片爱民之心却时时可见。有一首古老的陕西民歌说:“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确,杜甫是和穷苦人心连心的。杜甫在四川居住时,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边邻居是一个无儿无女孤苦无依的寡妇,常常携着篮子来摘枣,杜甫从来不去过问。后来杜甫携家出蜀,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居住。姓吴的一来,就扎了一道篱笆,把枣树与外面隔开,不再让人打枣。杜甫知道后,心里很不安,两次写诗给吴郎,劝他不要这样做。吴郎接到杜甫的诗后,连忙将篱笆拆掉,并向老妇人道歉。后来,吴郎又离开草堂,专门请来老妇人住进屋舍,并请她管好枣树,说杜甫有朝一日还要回到四川。从此,老妇人每年都将收获的枣子用特殊的方法贮藏起来,等待恩人杜甫回来,但是最后等来的却是杜甫逝世的消息,于是老妇人就将屋舍卖掉,千里去奔丧。为了筹措路费,老妇人将储藏的枣子卖掉,枣子奇鲜味美,赢得众人争相购买,并如法炮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杜甫晒枣”的故事。

杜甫离开四川后,漂泊各地,先后流落湖北江陵,湖南岳阳、长沙、衡阳一带,在湘江上下飘荡了两年之后,饥饿、贫困、疾病严重地损害了杜甫的健康,大历五年(770年)冬天,贫病交加的杜甫在湖南耒阳的一只小船上病死,终年59岁。

解读

杜甫一生漂泊流浪,际遇坎坷,衣食不继,数米而炊,但是他始终没有因自己的穷困潦倒而停止创作。他一生创作甚丰,现在仅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诗歌,他的诗不但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写照,还满怀深情地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他的诗,字里行间都透射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他不但留下了宝贵的文学作品,更流下了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

名言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于谦

故事

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谦,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寸丹心图报国”是他崇高的人生道德理想,“两袖清风朝天去”是他生活的道德情操。

于谦是钱塘(今杭州)人,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进士,曾任山西、河南、江西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虽身居高位,但他爱国爱民,洁身自恃,不染尘俗,廉洁奉公,受到人民的称赞。

于谦高尚的人生价值观表现在他的崇高理想和爱国爱民、克勤节俭的生活之中。他少年读书时就“留心史学……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敬佩苏武、岳飞、文天祥等历史英雄人物。他把文天祥的画像挂在床头,并作文信国像赞,颂扬文天祥“殉国忘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他在题苏武忠节图一诗里,热情歌颂了苏武“耿耿孤忠”、“丹心报国”的崇高气节,并以“按图讲诵文山句,千古英雄共一心”的诗句来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和报国之心。他所写的著名诗篇咏石灰和咏煤炭都深刻地表达了他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无私无畏的坦荡胸怀和“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人民、济苍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于谦立朝,“忧国忘身,志存社稷”。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败,英宗被俘,朝廷为之大乱,百官惊恐,侍讲徐有贞等主张南迁逃跑,放弃京都。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并星夜整顿京师军民,分遣22万大军列队于九门之外。他身先士卒,舍生忘死,亲自督战于德胜门,终于击退了瓦剌军,保卫了国都,使千万人民免遭涂炭。

于谦有句名言:“名节泰山重,利欲轻鸿毛。”这是他名利观的写照。他刚正不阿,秉公持正,自奉俭约,不徇私情。明朝到英宗正统时,政治日趋腐败,宦官专权,冤狱遍地,官僚地主横行,农民深受其害。此时,于谦出任江西巡抚,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日夜审理积案,使数百冤案得以昭雪。在他任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时,有一次他巡抚地方之后回京,有人让他带些地方土特产到京城馈赠朝廷皇亲国戚,他嗤之以鼻,并写了一首入京的小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吐露了自己的高尚情怀,抨击了贪官权臣们兴起的贿赂之风。

于谦官至兵部尚书加少保,位不为不尊,权不为不重,但他自奉俭约,廉洁自处,以享乐为耻,以俭朴为乐。他在河南、山西任巡抚时,年仅33岁。他既不带家眷,也不在官署安居,而是住在马军衙桥西的几间平房里。他历来主张“居弗求安逸,衣弗择故新”。从来不为自己经营安乐窝,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于谦的父母在故乡杭州,而妻子董氏及孩子则留居北京崇文门内西裱褙胡同的普通房舍里,衣食住行与平民无异,过着“食不兼味,衣无累帛”的俭朴生活。在于谦任兵部尚书时,皇帝得知他居住的房屋简陋而又陈旧,赐给他一所豪华的宅第,他谢辞说:“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再三表示不要。皇帝赏赐给他的蟒衣、剑器等物,他都封存起来,绝不夸耀于人。景泰八年,英宗还朝复位,听信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谗言,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于谦杀害,家属充军。待朝廷派人抄其家私时,见他“所居仅蔽风雨”,“家无余赀,萧然仅书籍耳!”足见于谦的“一寸丹心”、“两袖清风”的高尚人品。于谦死后,人民无限怀念他,以民歌的形式发出了“鹭鸶水上走,何处觅鱼赚(于谦谐音)”的呼唤。

解读

在于谦身上也同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一样,存在着把忠君与爱国融为一体的历史的和阶级局限性,但他的爱国家、恤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名节泰山重,利欲轻鸿毛”的廉洁奉公、事业为重的精神,都是人生价值充实的表现,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蔡文姬弃子归汉

名言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故事

蔡文姬名叫蔡琰,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她自幼在其父文学家蔡邕的教育和熏陶下,聪慧过人,博学多才,富有才辩,精通诗文、音律,擅长书法。东汉末年,在军阀混战中,蔡文姬被“胡”人的骑兵俘获,辗转流亡到南匈奴,作了南匈奴左贤王的妻子。在匈奴12年间,她生一男一女,含恨饮泣,深念故国。

曹操统一北方后,努力提倡文化。为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他广泛搜罗各方面人才。曹操与大文学家蔡邕平素相好,对其女儿蔡文姬的才学早有所闻,决定把蔡文姬赎回来,发展汉朝的文化事业。曹操派使者出使匈奴,使者拜见左贤王转达曹操迎接蔡文姬回朝的要求,并向左贤王赠送了金宝玉器等丰厚的礼物。蔡文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心境非常沉重,处于矛盾的两难选择之中。一方面是舍弃自己的一双儿女,骨肉分离,母子将永远隔离;一方面是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献身于汉朝的文化事业。经过再三考虑,蔡文姬选择了后者,走上了归汉的道路。

在蔡文姬回归故乡,母子生死离别的时候,蔡文姬实在不忍心同儿女分开。儿子上前抱住蔡文姬的脖子,哭着问道:“母亲要到哪里去?人们说母亲要离我们而去,是不是还回来呢?母亲平素很怜爱我们,今天为什么却不仁慈了呢?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母亲怎么就不顾念我们呢?”面对孩子提出的一连串天真幼稚的疑问,蔡文姬肝肠痛断,一时间精神恍惚如狂如痴。蔡文姬大声哭嚎着,用双手抚摩着一双亲生骨肉,产生了是否要回故乡的犹疑心情。当时一些同时流落到他乡的人们,都来为蔡文姬送行。他们都羡慕蔡文姬能重返家园,祝贺后紧接着悲哀的哭叫送行声,令人心摧胆裂。乡亲们送别的悲泣声,使拉车的马也愣在那里,时走时站,踟蹰不前。观看的人无不哭泣抽噎,过路的行人见此景此情也呜咽流泪,儿子在车后追着呼唤母亲,连哭嚎都变了声音。蔡文姬不忍心听见这种哭声,发疯般地掩起了耳朵。儿子孤单单地继续追赶母亲,跌倒爬起来时已把面容碰伤。儿子的脸上流着血和泪,蔡文姬的心里也在流着血和泪……蔡文姬为了回到祖国,忍痛丢下了亲生骨肉,登上了回乡的路程。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