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勤学篇
作者:张兵   |  字数:13540  |  更新时间:2009-12-18 11:16:21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二章勤学篇:

好好学习,教出有内涵的小公主

就算有天赋也要勤奋努力,否则再好的天赋也会远离。爸爸妈妈要从小教育女儿:只有用知识来包装头脑,才能变得更有涵养,会在不自觉间流露出一股公主般的高贵气质。

蔡文姬辨琴

——天资聪慧也要勤学苦练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从小就是出了名的女神童。蔡邕是曹操的朋友兼老师,是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给了小文姬一个很好的成长基础。

她从小就表现出不凡的天资,看过的书过目不忘,说起书上的道理来,也是头头是道,并且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还对音乐十分精通,比她的爸爸还要厉害!蔡邕的朋友到家里来坐客,听到蔡文姬对音律的讲解,佩服地竖起大拇指,连连夸她是个小天才。

10岁的时候,蔡文姬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她能够只听声音就能辨别出弹奏的是哪一根琴弦。

有一次,爸爸蔡邕在院子里弹琴,正弹得入迷的时候,弦忽然断掉了一根。正在房间里读书的小文姬马上大声地说:“爸爸,你把第二根弦弄断了!”

蔡邕非常吃惊,想不到女儿这么聪明,一下就说中了。于是他又故意弄断了第四根弦,然后笑呵呵地问:“女儿啊,你猜猜,这回是第三根,还是第一根啊?”

小文姬在房间里乐了,说:“爸爸,别考验我啦,是第四根!我说的对不对啊?”

从这天起,蔡邕就开始用心地教女儿练习琴艺了。尽管蔡文姬的天赋极高,人们都说她不用学也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但小文姬对自己的要求却很高呢!一点也不放松,甚至比那些天赋一般的孩子还要努力一百倍。

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她就端端正正地坐在乐室里,温习昨天学过的琴法;晚上,爸爸去休息了,她还在乐室里苦练自己的指法,琢磨每一个音节,希望能弹出更好听的音乐。

两年以后,小文姬的琴艺就已经很有成就了。爸爸让她弹奏了一支最难的曲子来考验她,听了之后很满意,就把自己最珍爱的焦尾琴奖励给了她。“不过,女儿,千万不要骄傲哦!”除了表扬,蔡邕还告诉文姬,尽管她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但还应该继续努力,不能满足眼前的小成就。

蔡文姬听话地点点头。有这样刻苦的学习态度,到14岁的时候,蔡文姬的才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精通音乐和书法,又会写诗,还懂得从古到今的礼仪,口才也特别好,是当时最有名气的才女。甚至,人们只知道有蔡文姬,却把她爸爸的名字忘掉了!

一个人的天赋只是成功的基础,但如果不勤奋,不努力,再好的天赋也会慢慢地离开你的身体。只有时刻不忘补充知识,练习才艺,用最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神童才会变成真正的才女,你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女孩儿!

平阳公主

——要想不被人瞧不起,就得拿出真本事

历史上有好几位平阳公主,我们说的这一位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从五代十国开始,中国的史书就不再记载女子的名字了,所以平阳公主并没有留下名字和具体的出生日期,这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有一位作家为了写作方便,给她起了个名字叫李秀宁。其实,谁也不知道她叫什么。乍一听,还以为她是一位挺神秘的公主呢!可她的经历却一点也不平凡!

她在父亲李渊起兵打天下之前,嫁给了柴绍。如果不是突发而至的战乱,她可能会在柴家当一个老实本份的好媳妇,这辈子都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可是,公元617年的5月份,李渊决定率领军队,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从这时起,她的人生就发生了改变。

起兵造反是要冒杀头的危险的,所以李渊先让家人和亲戚逃回太原,躲避隋朝的通缉。其中,就包括柴绍和平阳公主。

柴绍接到李渊的书信后,就对平阳公主说:“岳父大人正是要用人的时候,我想去跟他会合。带着你一起去肯定不行,把你留下,我又担心你有危险,应该怎么办呢?”

丈夫的语气中,明显充满了对女人的轻视!他肯定觉得妻子在这种争夺天下的大事上帮不上他什么忙,把她带在身边是个包袱,将她留下吧,又不知道她是否能照顾好自己。

平阳公主听出了丈夫的话外音,心想:“太小看人了吧!”但她一点都没生气,而是马上作出了决断:“你就放心地一个人走吧!我一个妇道人家,又没有力气,官兵不会怀疑我的,躲起来也比较容易,到时候自然会有办法的!”

柴绍一听,扔下她,就独自去找李渊了。不过平阳公主并没有像他预料的和别的女人那样,匆匆忙忙地找个地方藏起来,而是拿定主意,很快动身,女扮男装回到了李家的祖地,变卖了产业,召集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秘密地训练他们。在听到李渊正式起兵的消息后,她决心联络各地的起义军,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士兵,证明自己的能力!

虽然她年纪轻轻,是个被丈夫瞧不起的娇生惯养的小女人,可她凭借自己的勇气、才华和胆识,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召集了四五支相当有规模的起义军。最大的一支是何潘仁的军队,有几万人,实力比平阳公主强上好几倍。可她只派了一个跟班儿马三宝,就成功地说服了何潘仁归降,成为了她忠实的手下。

朝廷听到了消息,不断地派兵来攻打她。平阳公主又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敌人的将军听说她是个女人,就哈哈大笑,说:“女人会打什么仗啊,刚上战场就得吓哭了吧?”一副蔑视的表情,但他们都被平阳公主打败了。她率领的军队不但打退了敌人的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五六个县的土地。

要知道,她收编的这些义军士兵,不少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一贯不愿意听人使唤,动不动就舞刀弄枪。如果没有真本事,平阳公主怎么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呢!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这么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足见她拥有出类拔萃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如果她的丈夫柴绍早知道公主这么有本事,说什么也不会将她丢下了!

平阳公主的军队军纪严明,令出必行,每个士兵和将军都很尊敬她,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人们称呼她为“李娘子”,称她的军队是“娘子军”。“娘子军”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很多人从千里之外赶过来,投奔她,愿意为她效力。没多久,她的军队就超过了七万人,并且在随后几次大的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

公主的威名传到了父亲和丈夫的耳中,这当然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李渊兴奋地原地转了好几个圈:“真没想到,我的女儿竟然还是个军事天才呀!既能绣花,又会带兵,可比我的女婿强多喽!”柴绍的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哦!当初他瞧不起妻子,根本不愿意带她来参军,甚至一度认为她会被敌人抓去杀掉呢。现在,她独自一人就成立了这么一支优秀的军队,还打下了一大片地盘!

柴绍心想:“看来是我低估了她,在带兵打仗这一方面,她比我强得多啊!”他欢天喜地去迎接平阳公主,送去了自己的祝贺,也真诚地向她道歉。按照李渊的命令,夫妻二人各自带领一支军队,并肩作战,帮助李渊攻下了长安城。

唐朝建立以后,李渊便封她为“平阳公主”,她成为了当时待遇最高的公主!不仅如此,山西境内赫赫有名的娘子关,也是因为她曾经率领军队在那里驻守,才有了这个名字呢!这一切,都是她用自己的真本事打出来的!历史上像她这样能领兵打仗的公主,只有她这么一位呢!

平阳公主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怕被人轻视,就怕自己不努力。当别人以为你不行而把你忽视的时候,最需要做的不是跟对方徒劳无功地争辩,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只有拿出真本事,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先蚕娘娘

——成功属于那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

大概在距今四千多年以前,黄帝战胜了东方的蚩尤,成为了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生产力特别不发达,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各行各业都很落后。黄帝就带领大家,开垦荒地,驯养动物,改进生产工具。

只有这些还不够,部落的人们都不懂得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人胡乱把布条缠在身上,还有人用树叶和树皮编成简单的衣服披在身上,看上去丑极了,一点都不漂亮。于是,黄帝就让自己的妻子嫘祖负责为人们设计制作合适的衣服。

嫘祖长得非常美丽,个子高高的,脸蛋圆圆的,人们都说她很有福相。她还有一个善良可爱的性格,非常容易相处。在制作衣服的过程中,她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作了具体的分工:胡巢负责做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鞋,而嫘祖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她要提供原料!只有找到好的原料,才能设计制作出既结实又好看的衣服啊!

她和同伴们一起上山剥树皮,织麻网,还把各种野兽的皮进行加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个部落的首领们都穿上了比以前更结实、更好看的衣服、鞋,戴上了帽子。虽然有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嫘祖并不满意,因为在她看来,这样的衣服还是不太好看呢!她说:“衣服摸上去还是有些粗糙,如果能找到更漂亮的原料就好了!”

嫘祖不分昼夜地劳动,尝试各种原料,因为劳累过度,她突然病倒了。可是原料没有找到,她焦急地不想吃饭,一天天地消瘦下去,心情也不快乐!人们都很担心她的身体,特别是和嫘祖感情最好的几个女孩儿,她们想尽一切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最爱吃的美食,希望能让她尽快康复。这些好吃的食物摆在面前,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嫘祖依然不感兴趣,总是摇摇头,就让她们端走。

“姐姐,您能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您不快乐吗?”她们担心地问。

嫘祖叹口气,说:“我希望你们都能穿上漂亮的衣服,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丽,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啊?!”

女孩们私下一商量,决定到山上找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尝尝鲜,或许她吃了香甜可口的野果之后,就会让心情快乐起来呢!就不会想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情了!她们早早起来上了山,一直到傍晚,摘到了很多果子,可这些果子不是苦的,就是酸的,一点都不可口。眼看月亮就要升起来了,就在大家失望地准备下山时,有个女孩发现一些桑树上面结满了白色的小果子,以前从没见过这种野果。

她高兴地喊了起来:“快看,这一定是最好吃的鲜果了!”

因为时间太晚了,山上会有野兽出没,她们也没顾得上尝一口,就摘了满满的一筐,唱着欢乐的歌曲下了山。回来之后,女孩们尝了尝这些白色的果子,没有一点味道,用牙咬,怎么也咬不烂,好像它比牙还结实!大家这才惊呆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去请教负责造船的拱鼓,他见识多,一定知道这是什么果子。

拱鼓看了半天,也不明白,但他又爱面子,只好出了个主意:“傻姑娘,咬不烂就用水煮嘛,这不,现在这里就有一口烧开水的大锅嘛!快试试吧!”说完,他就赶紧走了。

女孩们把白色小果都倒进了锅里,又加了些木头,把水烧得咕嘟嘟冒泡,煮了好久,捞出几个来,用嘴一咬,还是咬不烂,就像没煮过一样。有一个女孩急得拿起一根木棍,就在锅里搅来搅去,一边搅,一边气呼呼地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搅了好一阵,把木棍往外一拿,咦?上面缠了很多白色的丝线,就像头发一样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女孩们惊奇地瞪大了眼睛,都找了根木棍,在锅里搅了起来。不一儿工夫,那些白色小果就全都变成了雪白的细丝线,满满的一锅,白得耀眼,晶莹亮丽,摸上去还特别柔软,也不知是什么线。

她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嫘祖。嫘祖正半躺在床上想心事呢,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马上就要下床去看一看,也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女孩们为了让她好好休息,就把那些细细的丝线拿了过来。

嫘祖把它们放在手心,仔细地看着,抚摸着,用手一扯,呀!真结实啊!“这些果子是怎么来的?”她问那些女孩,“哪座山?什么样的树呀?”从下午一直问到晚上,直到她们把整个过程都详细地讲了一遍。

然后,嫘祖高兴地笑了:“这可不是果子,不能吃的,但它的用处和食物一样重要!谢谢你们,你们帮了我一个大忙!也为黄帝立了一个大功!”

自从见到了这些白色的丝线,嫘祖的病很快就好了。她亲自带领女孩们到了山上,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发现这些白色的小果,是由一种可爱的虫子从嘴里吐出来的细丝编织而成的。她马上就想到,这些细丝可以制作漂亮的衣服,于是回来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黄帝,请求黄帝下令保护山上所有的桑树林。

在她的提议下,人们栽种了更多的桑树,开始养蚕,然后把蚕丝织成了既美丽又光滑的布,从而制作出了丝绸,人们也就有了制作衣服的上等的原料。为了纪念嫘祖作出的这些贡献,后来人们就尊称她为“先蚕娘娘”,因为她是第一个发现蚕丝的人!

先蚕娘娘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多问几个为什么,仔细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具备这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探索精神,才能取得成功,真正的拥有真才实学。

上官婉儿

——做一个像上官姐姐一样了不起的女孩

上官婉儿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孩,她是唐代的女官,女诗人,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嫁给了唐中宗做后妃,被封为昭容,因此人们又称她为上官昭容。

据说在她将要出生的时候,她的母亲梦见一个像大树一样高的巨人,说:“你的孩子以后将能够决定天下知识分子的命运!”母亲高兴极了,心想,将来能做官?看来我怀的一定是个男孩呀!可是生下来之后,却发现是个女儿。母亲就有点不高兴了,在婉儿满月的时候,抱着她在怀里,皱着眉头问她:“就凭你,以后还想决定全天下读书人的命运啊?”没想到,婉儿听到这句话,竟然张开小嘴,咿咿呀呀地不停地回应呢!

她长到14岁,就已经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美人了,不但长得漂亮可爱,而且言行举止很有气质,一看就是个讲礼貌有品位的小女孩!她读书过目不忘,还很有文采,写出的文章让人大开眼界,纷纷称赞!很快,她就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让她专门负责书写皇宫的诏命,这可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武则天发布的很多文件,都出自她的手笔!

不过,只有文采是远远不够的。上官婉儿之所以能在皇帝面前得到重用,和她冷静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她很擅长思考,遇到事情的时候,前前后后都能想到。所以,到唐中宗的时候,她就成为了皇帝的后妃,不仅是皇帝的妃子,还是他身边重要的女谋士呢!为他出谋划策,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比如,她建议皇帝设立一座修文馆,召集了天下的很多会作诗写文章的知识分子,让他们在修文馆研究文学。你看,这不是正好应了她母亲当年的那个梦吗?这个建议,真的是决定了全天下读书人的命运,因为很多读书人都争相跑到京城,希望能得到一个机会,可以到修文馆研究文学!

她不仅负责评判这些读书人写的诗,自己还经常写一些优美的诗句,比任何人写的都要好!后来有人说:“上官婉儿是我听说过的最有才华的女孩儿!”这句话可一点都没夸大!她虽然只是一个皇宫的妃子,实际上却相当于一个治理国家的丞相,因为每个人都佩服她的才华,就连皇帝和太后也经常向她请教国家大事呢!

过了很多年后,皇帝唐玄宗很怀念她的才华,下令收集她写过的诗文,一共有二十卷。但是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只有三十二首了。

有知识有才华,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才能管理别人,尝到的知识,如何去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了,把知识用在该用的地方,才算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才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韩娥善歌

——歌声的力量真大,会唱歌的小女孩真有气质

在中国处于战国时代的时候,韩国有个可爱的女孩儿名字叫韩娥,她的歌唱得特别好听,是人人佩服的音乐家。有一次,她要到东方的齐国去。齐国离韩国很远,要走很长的路,所以还没到目的地,身上带的钱和干粮就全用完了。没有钱,没有食物,远离家乡,她又是个柔弱的小女孩,这可咋办哪!

为了渡过难关,韩娥想了一会儿,决定用卖唱的办法来换取食物。一路走,一路唱,能赚些饭钱,这样就不会饿肚子了。在齐国都城西边的雍门,她找了一个人多的地方,清了清嗓门,就十分投入地唱了起来。来来往往的人们一听,顿时就被她美妙的歌声给吸引住了,纷纷停下来听她唱歌,听得是如痴如醉,把自己要干的事情都忘掉了。

有人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她唱得真好呀,我们齐国所有的歌唱家加起来,都没她的歌声动人,如果能天天听就好了。”

第一次卖唱,韩娥不仅得到了人们赠送的食物,还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呢!大家都夸她是一位最出色的音乐家,听她的歌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以至于她离开之后,人们仿佛觉得她美妙的歌声还在城门附近环绕着,久久不散呢!听过她唱歌的人,都还沉浸在她的歌声里面,就好像她一直没有离开,还在这儿优雅地歌唱。

一位很懂得欣赏音乐的齐国人说:“虽然她现在口袋里没有一分钱,穿的衣服也不是多么名贵,比不上那些做生意的有钱人,可她的歌声比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珍贵呀!”

到了傍晚,韩娥找了一家旅馆,希望能在这里暂住一晚,第二天早晨继续赶路。她问店老板:“您好,我在您的店里面给客人唱歌,来代替住店的费用,您看可以吗?”可是,这家旅馆的店小二是个见财眼开的人,狗眼看人低,哪里懂什么艺术啊!他见韩娥身上没有钱,又是个外地人,态度就十分蛮横,当着很多客人的面,羞辱了韩娥:“拿不出钱来,歌唱得再好听,也不行!”店小二斜着眼睛,说她是个穷鬼,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韩娥听了,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她哭泣的声音传了出去,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周围一里之内的人们都听到了,不管是男孩女孩,还是老人和小孩,都被她的哭声感动了,像她一样伤心。人们都流下了眼泪,愁眉苦脸,还有很多人因此好几天吃不下饭呢!大家都决定要尽心尽力地帮助她。

见店小二这么苛刻,韩娥当然不能在这里住下啦,她是个有志气的女孩!毅然离开了这家旅馆。她想:“我就是饿着肚子,流落街头,也不会低头的!”

人们赶到旅馆,发现她已经走了,就赶紧分头去找她,最后在荒山野地里找到了独自赶路的韩娥。“姑娘啊,我们肯求你,跟我们回去吧,再为我们唱一首歌,大家都很喜欢你的歌声呢!”人们把她请了回去,拿来了好吃的食物,很热情地送给她。

韩娥被大家的真诚感动了,她再次展示了自己的歌喉,美丽的歌声传遍了整座城市,人们纷纷赶过来,为她鼓掌助兴,完全陶醉在她的歌声中,把以前的许多烦恼和痛苦全都忘掉了。

当地的一位音乐家佩服地说:“她的歌声不仅好听,还可以治疗人们不快乐的往事呢!有这样的本领,就算没有钱,她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韩娥的歌声为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为了感谢她,人们送给她很多可爱的礼物,还有足够的食物和路费。于是,韩娥高高兴兴、顺顺利利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看来,歌声的力量真大啊!培养自己的艺术细胞,学会欣赏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忘记烦恼,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而且,还能够让我们更加有气质,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高雅不凡的美丽小公主呢!

飞燕善舞

——勤学舞蹈,小公主用优雅舞姿征服全世界

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皇后,她嫁给了汉成帝,深受皇帝的喜爱!你知道吗?她的原名叫做赵宜主,因为她擅长舞蹈,舞姿轻盈,优美无比,就像只小燕子一样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所以人们称她为“飞燕”,来表达对她舞姿的赞美!

赵飞燕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舞蹈家,后来的很多诗人和文学家,都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提到她的名字,并且以她为题材创作了很多小说和绘画。

小时候的赵飞燕,可不像长大后这么幸福。她遭遇到了很多的苦难和挫折,生下来就被父母丢弃了,因为父母觉得家庭条件不好,可能养不活她。幸运的是,她在路边待了三天还活着呢,父母不忍心看到女儿在炙热的阳光下继续这么受罪,就把她抱回了家。小飞燕凭借自己的顽强,从鬼门关为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等到七八岁时,她和妹妹一块儿被送进了阳阿公主府,开始学习唱歌和跳舞。在这里,从小就被送来学习歌舞的女孩特别多,但是最有天赋、学得最快最好的却是赵飞燕。她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很快就赶上了师姐们,经常被舞蹈老师称赞。她还学了一手好琴艺呢,当她跳舞弹琴时,就是公主府上下最快乐的时光,大家都围到一起,聚精会神地看她尽情地表演。丫鬟和仆人都会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别的院子跑过来,为的就是能一饱眼福!

这真是一段欢乐的日子,赵飞燕一天天地长大了,出落成了一个才艺双全、美丽动人的女孩儿。终于,她的机会来了!

汉成帝是一个喜欢游玩的皇帝,经常和自己信任的随从张放一块儿到外面寻欢作乐。有一天,他来到了阳阿公主家。公主为他安排了歌舞节目,上来表演的主角就是赵飞燕。只见她轻轻地舒展身姿,一下就跳到了一面只有座垫大的小红鼓上。若是换作其他人,这面鼓早被踩破了,可赵飞燕不仅站到了上面,还能翩翩起舞,边舞边唱。她一会儿旋转,一会儿飞舞,一面小鼓承载了她全部的体重。就好像跳舞时的飞燕一点重量都没有一样,真的是身轻如燕啊!并且,她全身散发着一种优雅高贵的气质,仿佛全天下女孩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

用十几年的时间学到的才艺,加上她美丽的容貌,使她得到了皇帝的欢心。汉成帝看了表演以后非常欢喜,马上就把赵飞燕召到了宫里,封了她一个仅次于皇后的名号,对她特别宠爱,整天和她待在一块儿,一秒钟也不想分开。因为对飞燕的喜爱,皇帝还把她的妹妹赵合德也召进宫,封为妃子。姐妹两人从此就过上了富贵的生活。后来,赵飞燕就被立为了皇后。

即使到了才女如云的后宫,赵飞燕也一点都不逊色。她秀丽的容貌、轻盈的身材和出众的舞技,在后宫的妃子中就像鹤立鸡群,没人能比得上。其中有一种舞步,手像风中的花朵和波浪一样有节奏地颤动,身体轻飘飘地灵巧地移动,是赵飞燕最擅长的,也让汉成帝十分着迷。

在后宫的太液池边,汉成帝为她举行专门的歌舞表演,他亲自击打玉环配乐,让最好的乐师伴奏,赵飞燕跳起一曲归风送远曲,人就像围着太液池飞翔的一只小燕,轻巧灵敏,气质迷人。一阵风吹过来,她好像就要被风吹走了似的。

汉成帝还命令宫女用手托着水晶盘,让飞燕在盘子上面跳舞唱歌。宫里的人们都被这一幕从未见过的视觉大宴震惊了,张大了嘴巴,话都说不出来。当飞燕跳完舞从盘子上下来时,人们依然沉醉在她高超的舞技和优美的舞姿里,连鼓掌和喝彩都忘了。

皇宫里的一位乐师说:“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华丽优雅的舞蹈!”

凭着这身独一无二的才艺,赵飞燕一直是汉成帝最宠幸的皇后。在汉成帝死后,虽然她没有生下一儿一女,仍旧被尊为皇太后,在宫中享尽了荣华富贵。在历史上,她精美绝伦的舞姿给人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当之无愧的“舞后”。提起这一点,没人不佩服她!

跳舞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使身材变得更加优美,还能使人变得更有气质。如果一个小女孩注意修炼自己,从小就刻苦地学习,特别是熟练掌握一门才艺的话,就会成为人人羡慕的优秀女孩儿。

惊弓之鸟

——惊人的洞察力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在战国时代的魏国,有一个特别出名的射箭高手叫做更羸,他的箭法好极了,据说他能在一百米外射中一只搬家的小蚂蚁,全天下的人都想拜他为师。

有一次,他跟着魏王,带了一大队的人马,到首都城外的郊区去游玩,射兔子,看歌舞,喝美酒。正玩得高兴时,天上有一群鸟向他们飞过来了。在这群鸟队的最后面,有一只鸟儿飞得很吃力,跟队伍隔了挺远的距离,飞得很低,正费劲地追赶它的同伴呢!

更羸看到了,就对魏王说:“大王,你相信吗?我不用箭,只要把手中的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儿射下一只来!”

魏王可一点都不信:“哪会有这样的事情啊!我从没见过不用箭就能射下鸟儿来的事情呢!”

更羸笑着说:“大王今天就能见识到了!”

不一会儿,那只掉队的大鸟飞到了他们的头顶,它的速度很慢,好像心情很不好似的,一点也不合群,嘴里还发出低沉的叫声。只见更羸拿出弓来,对着天空,也不搭箭,只是把弓弦拉满了。然后,“咣”的一声松开,那只鸟儿“扑棱”了几下,果然就从天空中掉到了地上。

魏王一看,真是没用箭就把鸟儿射下来了,他命令手下把鸟儿捡过来,全身看了一个遍,吃惊地说:“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事情!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快说来听听!”

更羸笑着对魏王说:“其实没什么的,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魏王更奇怪了:“你是怎么知道它受过箭伤呢?它在高高的天空,我们在地上,根本看不见呀!”

更羸笑着继续对魏王说:“我是从这只大雁飞的姿势,还有它的叫声中知道的。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身上的箭伤让它没有力气,它叫的声音很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已经很久了,老是追不上前面的雁群,心里很孤单,希望同伴们能等等它。中过箭伤的鸟儿,伤口还很疼,它心里当然害怕了,所以当它听到下面弓弦的响声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地向高处飞,想躲开射上来的弓箭。可这么拼命一使劲,伤口就又裂开了,全身无力,翅膀也就飞不动了,于是,它只能从天空掉下来了呀!”

魏王和他的大臣们听了,都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更羸是一个聪明的射箭高手,竟然达到了这种高明境界。更羸又请求魏王允许他把这只受伤的大雁带回去,治好它的伤,让它重新飞回天空,因为更羸从不射杀受伤的小动物。魏王同意了他的请求,还赏给了他很多礼物。后来,人们就总结出“惊弓之鸟”这句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受过惊吓、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惶恐不安的人。

良好的洞察力能让人一眼看穿事物的内在,这就需要平时多观察、多分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好的洞察力,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仔细分析,准确判断,这样也能让人对你“惊人”的能力竖起大拇指。

长孙皇后

——勤学谦虚造就中国最完美的皇后

人们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这话一点都没错,比如,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唐太宗,他在位的时候,国家强大,百姓幸福,除了那些能治国打仗的大臣,这跟他贤惠的妻子长孙皇后也是分不开的呢!

长孙皇后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从小就喜欢读书,通情达理,是个有知识有修养的女孩。她嫁给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还没当上皇帝。后来,李世民当上了皇帝,成为了唐太宗,她也被立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成为全天下地位最高的女性!

虽然当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后,她可一点也不骄傲,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善良谦虚、勤学耐劳的美德!每天早晚,都会去向太上皇李渊请安问好,恭敬地侍奉他,还是像一位普通的儿媳妇一样,尽心尽力,一点也不偷懒。对后宫里的妃子,长孙皇后也特别宽容,如果有人生了病,她就会派人送药,还会亲自过去看望她们。后宫里的妃子和宫女们都说:“长孙皇后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既是尊贵的皇后,又是让我们无比尊敬的大姐姐!”

你看,她多有风度和内涵呀!虽然地位变得高了,可做人做事的风格一点也没变,还是像以前那么的善良和端正!所以,唐太宗对她也十分尊重和器重,每当和大臣们开完朝会,回到后宫,就会和她谈论一些国家大事,听取她的意见。

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孩,但她自己过多干涉国家大事的话不太好,怕影响丈夫的决定。她认真地对唐太宗说:“您听说过会在早晨打鸣的母鸡吗?我作为您的皇后,如果干预国家大事,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呀!”

唐太宗坚持要听听她的看法,笑着说:“哎呀,你就别谦虚啦!我知道,你一定能对我提出有益的建议呢!”

长孙皇后无法推辞,就对丈夫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两条建议:“居安思危,任贤纳谏,多听取大臣的意见,哪怕是反对您的观点,也一定要听,一定会有好处的!别的,我就不知道了!”虽然唐太宗给了她干预国家大事的机会,可她还是谦虚地建议丈夫多去请教那些有能力的大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品德呀!

李世民牢牢地记住了她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加强军事训练,在太平安定的时候也不放松;他信任手下的大臣,认真听取他们的治国方针,国家的实力一天天地增强,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给唐太宗的治国建议,长孙皇后还是一个非常节俭的好皇后。她的儿子李承乾从小就被立为了太子,按说太子的花销应该多一些,可是长孙皇后依然不允许增加费用,并且说:“身为太子,所担心的应该是自己的品德和美名,而不是平时的花销和用度!”她对太子的要求特别严,处理事情的时候也很公正,太子犯了错,也毫不偏袒他。因此,人们都很佩服皇后,不管什么事情,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她最疼爱的女儿长乐公主,是一个娇贵的金枝玉叶,出嫁的时候,唐太宗想给她增加一些嫁妆,让她风风光光地去做别人的媳妇。但是大臣魏征听说了,就劝阻唐太宗,坚决反对。唐太宗气得胡子都快噘到天上了,回到宫里,把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本以为她也会生气,可是长孙皇后却站在了魏征一边,高兴地说:“我早就听说了魏征的名声,看来,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大臣呀!我和您是结发夫妻,情深意重,有时候仍然不敢轻易地冒犯您。但是魏征作为一个大臣,却能这么正直地向您提建议,实在是难得呢!您不可不听呀!”

于是,在长孙皇后地主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一点也不丰厚的嫁妆出嫁了!不仅如此,长孙皇后还暗中送给了魏征很多礼物,支持并鼓励他继续向皇帝尽忠尽力,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建议,就不要怕得罪皇帝和其他的大臣。魏征之所以能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敢于直谏的大臣,还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呢!

她不仅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最美丽的女人,还深明大义,知书达礼,帮助自己的丈夫成为了一代有名的皇帝。后来的每一位皇后,都对她充满了崇敬,做梦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她那样的皇后呢!

长孙皇后的故事告诉我们,知识能让一个女孩变得聪明,而勤奋的学习态度和高雅的内涵却能让一个女孩变得高贵。我们一定要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受人欢迎的性格,做一个内外兼修的小公主。

班昭著书

——知识和修养更能打动人

班昭是东汉时期有名的才女,她不但人长得美丽动人,还有渊博的知识,是历史学家、文学家,还是一位政治家呢!她出生在一个了不起的家族,父亲班彪是儒学大师;大哥班固是历史学家,是汉书的主要作者;二哥班超,两次出使西域,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不过,比起父亲和哥哥,她也一点不逊色,因为她不仅熟读史书,还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在当时来说,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孩了!

那时的人们结婚很早,14岁的时候,班昭就嫁给了曹世叔为妻。他们的性格特别般配,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相互理解,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美满幸福!

由于班昭的博学,她经常被召进皇宫,教皇后和其他妃子、公主们读书,给她们讲解书上的知识。在她面前,就连平时尊贵无比的皇后也是一脸谦虚、认认真真地听她上课!人们都称她为老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她请教。而她,也一定会给出最正确的答案。

提起班昭,皇后连连称赞地说:“如果把容貌和身材拿出来比较,她一定比不过那些娇滴滴的公主,可是要论气质和内涵,她可就强多啦!即使最漂亮的女人,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看上去,好像她才是一位高贵的皇家公主呢!”知识和修养对女孩来说就是这么重要。

除了教皇宫贵族们读书,她还帮助哥哥班固修改和编撰了汉书!这是一本与史记齐名的历史书,是班昭的父亲班彪开始写的,一直到她的哥哥班固,写了三十多年都还没写完。班昭继承了父亲和哥哥的理想,终于整理完了这部伟大的史书。皇帝读了之后,对她非常欣赏,说:“都说女孩只能绣绣花,做做衣服,可是当我看到班昭的文采之后,我发现这是人们天大的误解!班昭的才华远不是那些大男子汉能比的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孩一定要注意充实自己的知识和修养,用内涵去打动别人,这比用自己漂亮的容貌更有效果。相比漂亮的脸蛋,人们更佩服有内涵、有知识的女孩。

孔子学琴

——学习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

孔子的一生收了很多徒弟,他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可是你知道吗?他在60岁的时候还曾经拜音乐家师襄子为师,学习弹琴呢!

当他决定去拜师的时候,弟子们很不理解,都对他说:“老师,您都60岁了,学问早就闻名天下,人们都说您是全天下最有学问的人,连各国的国君都向您请教天下大事,您为什么还要这么用功呢?”

师襄子也有这个疑问,因为他也早就知道孔子的大名,见孔子来向自己拜师,就觉得挺难为情的,不敢接受这个徒弟。

孔子用自己的真诚打消了他的疑虑:“先生,您不要有什么顾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活到老,学到老,您在音乐方面比我强,当然可以当我的老师了!”

师襄子听了,感动地说:“您说的很有道理!”他就破例收下了这位60岁的天下闻名的学生。

在学习弹琴的过程中,孔子可不是囫囵吞枣,而是重视思考,把学习和思考结合了起来,以便自己真正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师襄子先教了他一首曲子,让他进行练习。孔子刻苦勤奋地加以练习,练了十来天,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且比刚开始更认真了。师襄子就对他说:“十天的时间,您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我们再开始另一首曲子吧!”

没想到,孔子摇了摇头,说:“先生,我还没有掌握弹这首曲子的诀窍呢,还需要再练习。请再给我一点时间吧。”

于是,又过了十天,孔子还是像以前那样认真地弹奏这首曲子,连师襄子都觉得不耐烦了。他又对孔子说:“您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诀窍,我们真的可以开始学习另一首曲子了。”

谁知,孔子和上次一样,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说:“先生,再给我一些时间吧,因为我还没有领会到这首曲子的乐趣呢!”

不知不觉,又是十天过去了,师襄子说:“您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乐趣,现在真的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他以为这次孔子会答应他的要求,可是,孔子还是摇摇头,说:“先生,也许您一定很着急,也很失望,但我还是不能往下学,因为我还没有从这首曲子里体会到作曲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师襄子这下彻底无可奈何了,只好任由孔子去琢磨这首曲子。他心想:“在我收过的徒弟里面,孔子是最执著、最认真的一个了!”

又过了好长的一段时间,孔子突然想明白了,他高兴地大声说道:“我现在明白了这首曲子作者的为人了,这个人志向远大,有造福天下的理想。除了周文王,谁还能作出这样的乐曲呢?”

就这样,孔子把这首曲子又重新弹奏了一遍,结果,师襄子听了又惊又喜,因为他觉得孔子弹奏得比他还要好,都可以做他的老师了!

学习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过程,如果光学习不去思考的话,学到的就只是一些死知识。如果我们学习时认真思考,对学到的知识努力体会,不停琢磨,直到彻底领会它的意思,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真才实学,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有学问、有内涵的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