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道德经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二章 修身立命之道1
第二章 修身立命之道1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1120  |  更新时间:2015-03-19 11:43:07  |  分类:

爱国教育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楚国。那个时代,政治比较动荡,处于政治旋涡中的老子,学会了一套明哲保身、修身立命的方法,这些方法,也逐渐渗透到他的作品——道德经中去了,并且随着道德经的流传,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

自古,修身立命对于名士来说,都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学会了修身立命的本领,才能更好地发展。如果,连最基本的入世素质都不具备,就不要妄想有大发展了。

所以,老子深谙这个道理,把修身立命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在道德经中加以阐述。

不自矜,故长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第22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李自成

久。

三国时期的杨修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

还不是他自恃才高、傲气太盛,他的傲气惹恼了曹操,日积月累,最终因“鸡肋”命丧黄泉。

闯王李自成率大军驰骋疆场,转战东西,其气势之浩大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可为什么最终也会惨遭失败呢?还不是因为傲气。闯王率大军进驻北京城后,张灯结彩,天天过年,结果傲气磨钝了起义军的锐气,使起义功败垂成,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有傲气的人大都从个人着眼,一切从个人出发,张扬自己无视他人,以一己之私傲视万物于脚下,这时的傲气就成为羁绊个人发展、破坏群体关系的一剂毒药,它所导致的是一种唯我独尊、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自恋情结,同时相行而生的是一种排斥他人、拒绝合作、蔑视群体、崇尚个人的排他情结,从而形成一种自恋自娱的狭隘的个人空间。

与此同时,自傲也是令人失败的根源所在。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大意失荆州”一节与其说是关羽大意还不如说是关羽的自傲更确切。

逊曰:“某奉吴侯命,敬探子明贵恙。”蒙曰:“贱躯偶病,何劳探问。”逊曰:“吴侯以重任付公,公不乘时而动,空怀郁结,何也?”蒙目视陆逊,良久不语。逊又曰:“愚有小方,能治将军之疾,未审可用否?”蒙乃屏退左右而问曰:“伯言良方,乞早赐教。”逊笑曰:“子明之疾,不过因荆州兵马整肃,沿江有烽火台之备耳。予有一计,令沿江守吏不能举火,荆州之兵束手归降,可乎?”蒙惊谢曰:“伯言之语,如见我肺腑,愿闻良策。”陆逊曰:“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唯将军耳。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掌握之中矣。”蒙大喜曰:“真良策也。”由是蒙托病不起,上书辞职。

孙权

陆逊回见孙权。孙权乃召吕蒙还建业养病。蒙至,入见权。权问曰:“陆口之任,昔周公瑾荐鲁子敬以自代,后子敬又荐卿自代,今卿亦须荐一才望兼隆者代卿为妙。”蒙曰:“若用望重之人,云长必然防备。陆逊意思深长,而未有远名,非云长所忌。若即用以代臣之任,必有所济。”权大喜,即日拜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蒙守陆口。逊谢曰:“某年幼无学,恐不堪重任。”权曰:“子明保卿,必不差错。卿无得推辞。”逊乃拜受印绶。连夜往陆口,交割马步水三军已毕,即修书一封,具名马、异锦、酒礼等物,遣使赍送樊城见关公。

时公正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忽报:“江东陆口守将吕蒙病危,孙权取回调理。近拜陆逊为将,代吕蒙守陆口。今逊差人赍书具礼,特来拜见。”关公召入,指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公拆书视之,书词极其卑谨。关公览毕,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使者回见陆逊曰:“关公欣喜,无复有忧江东之意。”逊大喜,密遣人探得关公果然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只待箭疮痊合。便欲进兵。

阿奎那

吕蒙正是抓住了关羽的这个“傲”,才故意称病让陆逊顶替位置迷惑关羽的。结果关羽果然中计,撤走了防守东吴一方的兵马、降低了对东吴兵马的预防,才使得吕蒙偷袭成功,丢掉了赖以保身的荆州,落了个败走麦城、兵败被杀的悲惨结局。

意大利哲学家阿奎那将“骄傲”列为人的七种罪之首,而毛泽东同志也曾专门撰文强调中国人需“戒骄戒躁”,都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明骄傲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因此,我们也只有遵循老子“不自矜,故长”的智慧、摒除傲气,才能使自己进步、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加成功。

徐悲鸿

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有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前半句很明确地告诫了我们:人不可恃才傲物、孤芳自赏——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而应该尊重别人,不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那样根本无法提高自己,只能让自己在自傲自负中一天天堕落下去。

傲气,一是盛气凌人,傲慢自负,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某一方面高人一等,优人一招,先人一步,或者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罢了。不管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都是过高地评价自己,蔑视别人习惯仰面朝天,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若问此人为何这般德行,是自负,自以为了不起,自高自大,盈气于内,形态于表,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不可一世的表现用来傲视别人。因此,傲气会使人陷入困境,进而导致失败。

不骄傲傲慢,所以能够进步。老子的“不自矜,故长”,就是告诫人们一定只要戒除傲气,一定可以进步、可以成功。

圣人被褐而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道德经·第70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私心虽然是人的本能,然而有的人私心轻,在大事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些人虽有私心,但能顾全大局头脑比较清醒;另外一些人则私心过重,为了一己之私简直是不择手段,秦桧就是一个“私”字太重的人,因此他做出来的事不但令人厌恶,最终还害了他自己的性命。

秦桧的孙子秦埙,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秦桧夫妇跪像

秦桧便背后为秦埙各处打点。在考官人选的确定上,秦桧花费了不少心思,选择了御史中丞魏师逊、右正言郑仲熊、吏部郎中、权太常少卿沈虚中、监察御史董德元等人为知贡举,都是秦桧的心腹,只有主考官陈之茂平日与自己没有什么来往。秦桧只好派人偷偷暗示他:将秦埙取为第十名。

进士考试分为省试和殿试。省试,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殿试,由皇帝对会试取录的贡士在殿廷上亲发策问,也称廷试。参详官董德元,于腾录处取得到秦埙的试卷,喜形于色地说:“吾曹可以富贵矣!”又将试卷传与众人看,说:“此卷子高妙,魁等有余。”然而,主考官陈之茂却并不赏识秦埙之文,他看好了名为陆游的士子,不畏权势,不听别人的威胁之词,将其取为第一名。

赵构

省试之后的廷试,秦桧又奏以汤思退为编排(负责考试的官员),以师逊为详定(调查、评定试卷的官员)。

高宗御射殿,策试正奏名进士,策问诸生以师友之渊源,志所钦慕,行何修而无为,心何治而克诚。秦埙和第二名曹冠早有准备,对答如流。曹冠是秦桧的馆客,曾教过秦埙。

高宗读了二人的策论,发觉通篇都是秦桧、秦嬉说过的话,无非是攻击程颐一派的学说,心中不悦。又读了其他几个的策论,发现其中一篇主张重用同心同德的元老旧臣,且提及存赵之事,字迹刚劲,文采斐然,一看,原来是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的士人张孝祥。高宗异常欣喜,认为张孝祥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提笔,钦定张孝祥为进士第一名,将秦埙定为第三名。

这一年的进士举,秦埙、秦桧的侄儿秦焯、秦熵,姻党周寅、沈兴杰、馆客曹冠皆登上第,士论大为不平。

秦埙没有高中状元,心中闷闷不乐。秦桧心中更要难过万分。宰相肚中能撑船。虽然对张孝祥恨之入骨,表面上却还得摆出宰辅的大度。他将张孝祥召至尚书省,殷切慰问。

张孝祥

张孝祥时年二十三岁,正是少年意气、血性方刚之时,加上他天性爽直,对秦桧的为人为政,早有满腔怨恨,一进来就绷着脸,一句话也不说。

秦桧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位青年:面色白皙,下颏有点尖,显得清瘦,完全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但是他的一双剑眉和高耸的颧骨,宽阔的前额,以及紧闭的双唇,却带着沉着而刚毅的神气,更像是一个习武之人。秦桧干笑了两声,对张孝祥说:“不唯喜状元策,又喜状元诗与字,可谓三绝。”见他不答活,又问:“不知状元诗何所本,字何所法?”张孝祥见秦桧不住追问,就没好气地答道:“无师自通。”这更触怒了秦桧,好在秦桧未能着手迫害他,就先一命呜呼了。(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有于湖词一百七十余首留传至今。)

参与这次进士举的知贡举后来都得到了提拔,只有陈茂之因未顺承秦桧之意,遭贬官。

这些只是秦桧私心未果的事例,然而他栽赃陷害岳飞,最后却使他遗臭万年。

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不得不令我们反思——为什么弟兄反目为仇;为什么一些拥有众多儿女的老人被赶逐大街;为什么有许多工厂破产倒毙……这都是私心在里面的原因——总是想多拥有、多霸占点儿,结果常常是一无所获。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人算不如天算”。不管你信不信这句话,这句话还是有它的道理——尤其是针对那些私心过重,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的人。面对这样或那样看似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诱惑,我们不要失去应有的理智。

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道德经·第67篇

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清朝学者吴敬梓讲“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就是指以仁义来服人,谁又会不服呢?

“弯弓射大雕”的英雄成吉思汗,虽然一生杀人无数,但当不该杀时,他也能放人一马。因此成吉思汗得到了更多人,甚至是敌人的拥护。

吴敬梓立像

一天,成吉思汗率部外出打猎,恰好遇上与自己有仇的泰赤乌部的朱里耶人。部众请求说:“这是我们的仇人,请您下令把他们杀个一干二净。”

成吉思汗望着惊慌失措的朱里耶人,说道:“他们既然现在不与我为敌了,还杀他们干什么?”并喝令想动手的人放下武器,不得动眼前的朱里耶人。

朱里耶人起初颇为疑惧,现在见成吉思汗无心杀他们,便纷纷上前搭话,言谈中,成吉思汗得知他们常受泰乌部的虐待,既无粮食,又无帐篷。于是,成吉思汗慷慨地说:“既然如此,那就请你们与我们一起住吧,明天行猎所获我们平分。”

成吉思汗

第二天,成吉思汗果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朱里耶人对此非常感动,皆说泰赤乌无道,而成吉思汗才是大度的主子,便纷纷投靠了成吉思汗。此事传到泰赤乌部后,大将赤老温也来投靠,就连曾经射杀成吉思汗坐骑的勇士哲别也投到成吉思汗的麾下。

武力可以使人屈服,却难以使人心服。所以,高明的御人法,就是与人为善,以自己的仁心去换取别人的真心。

1754年,美国独立以前,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选举在亚历山大里亚举行。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乔治·华盛顿上校作为这里的驻军长官也参加了选举活动。

选举最后集中于两个候选人,大多数人都支持华盛顿推举的候选人。但有一名叫威廉·宾的人则坚决反对。为此,他同华盛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中,华盛顿失言说了一句冒犯对方的话,这无异于火上加油。脾气暴躁的宾怒不可遏,一拳把华盛顿打倒在地。

华盛顿的朋友们围了上来,高声叫喊要揍威廉·宾。驻守在亚历山大里亚的华盛顿部下听说自己的司令官被辱,马上带枪冲了过来,气氛十分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华盛顿一声令下,威廉·宾就会被打成肉泥。然而,华盛顿是一个头脑冷静的人,他只说了一句:“这不关你们的事。”就这样,事态才没有扩大。

第二天,威廉·宾收到了华盛顿派人送来的一张便条,要他立即到当地的一家小酒店去。威廉·宾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华盛顿约他决斗。于是,富有骑士精神的宾毫不畏惧地拿了一把手枪,只身前往。

华盛顿

一路上,威廉·宾都在想如何对付身为上校的华盛顿。但当他到达那家小酒店时却大出意料之外;他见到了华盛顿的一张真诚的笑脸和一桌丰盛的酒菜。

“宾先生”,华盛顿热诚地说,“犯错误乃是人之常情,纠正错误则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我昨天是不对的,你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和解的话,那么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宾被华盛顿的宽容感动了,把手伸给华盛顿:“华盛顿先生,请你原谅我昨天的鲁莽与无礼。”

从此以后,威廉·宾成为华盛顿的坚定的拥护者。

当华盛顿被打倒在地时,是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悔恨终身的事的。可贵的是华盛顿能保持冷静,以一种宅心仁厚的姿态去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最终赢得了竞争对手的心。

不论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人们对奉行仁义的人都充满了敬仰和爱戴。因此,在古代就出现了什么“仁义大侠”、“仁义之师”之类的称呼。老子对待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后来,孟子对老子的这句话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爱仁者人人爱之,敬仁者人人敬之。”

汉朝著名的学者董仲舒也很支持老子的这一观点,在他著的仁义法中,他讲道:“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而不在正人”,意思就是首先是要爱别人而不是爱自己,讲正义首先从自己做起而不是对别人要求。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仁义之心,终有一天可以得偿所愿。所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样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仁义之心,便能“知交遍天下”。

有生于无,无生于有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40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就是说,从一开始,它就走向它的反面。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象征着有,死代表着无,而这个有是从无开始的。而我们经常说无中生有,就是这个意思。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俗士右肩背着香袋,左肩背着葫芦,看样子是一个虔诚的香客。

他一见智藏禅师便急切地问:“有天堂和地狱吗?”智藏回答:“有。”“有佛法僧三宝吗?”“有。”

智藏禅师雕像

这俗士一连又问了好多问题,智藏都回答说有。俗士不由得摸摸脑袋:“和尚,你这样回答问题恐怕错了吧!”智藏装作很认真的样子,把俗士打量一番:“你大概拜见过哪一位高僧了?”“是的,我曾拜见过径山和尚。”俗士欠了欠身。“那么,径山是怎么跟你说的?”“径山和尚说一切都无。”“你看看这些吧,”智藏指着满山景色,“世俗的人说有,谈佛的人说无,到底是有还是无呢?”俗士答不上话来。

智藏又问他:“你有妻子吗?”

“有。”俗士回应着,揭开葫芦盖喝水,口中“咕咚”一声,心中也“咕咚”一声:这老和尚关心这有何用意?

智藏再问:“径山和尚有妻子吗?”

“无!”

俗士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智藏,你这话问得可有些出格了!

智藏顺手摘下一片树叶,接着用嘴吹去:“这样说来,径山和尚说无就对了。”

俗士终于明白过来,朝智藏拜谢而去。

“有”与“无”就是这么对立统一的,原来如此!

我们都见到过蛇蜕皮,蛇在每一次长大的时候都会蜕一次皮,皮留在地上或树梢上,而蛇却无影无踪了。我们如果不是亲眼看见一条蛇蜕皮,那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是哪一条蛇留下的。不管是哪条蛇留下的,都是一样的,蛇蜕皮代表一条蛇在长大,也表明那条蛇就要死了。蛇也是万物中的一员,也是道的载体。它秉承道而生,而又秉承道而死,它生的开端也是死的开始!所以它的每一次长大都是向死亡迈进。人类也是一样。从我们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我们不仅证明了自己的生,也证明了我们即将死去。如果我们不出生,也就不会有死亡。所以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单是一个结果。就像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已经预示着它将在西方隐没,而从东到西的这一段时间里,就是一个从有到无、从生到死的过程。但太阳在第二天又会由东方升起,表明它的继续;人在死前也留下了自己的后代,来继续我们人类的存在。世界就是这样,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之中循环往复,无穷尽地运转着。

由老子的“有生于无,无生育有”,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就是说,从一开始,它就走向它的反面。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象征着有,死代表着无,而这个有是从无开始的。我们经常说无中生有,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使我们明白了大道也是有运动方式的,它体现在万物的生生死死上,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人是这样,自然界的万物也是这样,包括一草一木,都显现着道的循环。所以也才会有这样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由此我们看到了大道的德行,像一只没有开端也没有完结的圆环,转动不止,永不停息,并且无欲无求柔软自然,不受任何事物的左右,也不左右任何事物。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在延续生死循环的过程中,应效法大道的延续,顺应大道的自然柔顺,才会平安顺利,无灾无难。

也就是说,我们是顺道而生,也应顺道而死。在这一生中,名利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又何苦去争夺不休,徒劳神伤呢?而往往就是在争夺这些背离道德的东西时,会有许多祸端生出来,导致自己的烦恼,甚至危及生命,即使争夺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至多还是一具臭皮囊而已。曾有一位名人说的话很符合大道的德行,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这句话是这样的:人一生下来,就是相互牵着手一路奔向死亡,那么在路上又何苦互相残杀呢?和平无争的相伴总要好过你争我夺的拼斗吧?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就易招来别人的嫉恨。上古的时候人们砍伐树木,只选择那些杆直圆粗的树木,而那些长得弱小的树木就能免遭砍伐。所以,在复杂的社会之中,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要锋芒毕露,而应藏头露尾,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45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吕端聪明好学,成年后风度翩翩,对于家庭琐碎小事毫不在意,心胸豁达,乐善好施。一次,吕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外出。突然海上狂风大起,巨浪滔天,海风吹断了船上的桅杆,一般人十分害怕,吕端毫无反应,仍然十分平静地在那里看书。

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胤时代,吕端被任命为协助丞相管理朝政的参知政事。当时老臣赵普推荐吕端时,曾对宋太宗说:“吕端不管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挫折,都能够十分冷静地处理政务,是辅佐朝政难得的人才。”

宋太宗听后,便有意提拔吕端做丞相。有的大臣认为吕端“平时没有什么机敏之处”,太宗却认为:“吕端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终于,吕端成为宋太宗的宰相。在处理军政大事时,吕端充分体现出机敏、果敢的才能。每当朝廷大臣遇事难以决策时,吕端常常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淳化五年,归顺宋朝的李继迁叛乱,宋军在与叛军的作战中,捉到了李继迁的母亲。宋太宗单独召见参知政事寇准,决定杀掉李母。吕端预料太宗一定会处死李母,等到寇准退朝后,便巧妙地询问寇准:“皇上告诫你不要把你们计议的事告诉我吧?”寇准显出为难的神色。吕端见寇准没有把话封死,接下说道:“我是一朝宰相,如果是边关琐碎小事,我不必知道;如果是国家大事,你可不能隐瞒我啊。”

吕端、寇准都是明大义、知轻重的人,所以吕端才敢公开地向寇准询问他与皇帝议事的内容。寇准听懂了吕端的话中之意,便将太宗的意思如实告诉了吕端。吕端听后急忙上殿奏太宗说:“陛下,楚霸王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扬言要杀死他的父亲。刘邦为了成大事,根本不理他,何况是李继迁这样卑鄙的叛贼呢?如果杀掉李母,只会使叛军更加坚定了他们叛乱的决心。”

寇准塑像

太宗听了,觉得有理,便问吕端应该如何处置李母。吕端富有远见地回答:“不如把李母放置在延州城,好好地服侍她,即使不能很快招降叛贼,也可以引起他良心上的不安;而李母的性命仍然控制在我们手中,这不是更好吗?”吕端一席话,说得太宗点头称赞:“没有吕爱卿,险些坏了大事。”吕端巧妙运用攻心战术,避免事态扩大,李继迁最终又归顺宋朝。

如果说处理李继迁的问题时,吕端深明大义,努力纠正皇帝的错误,避免了大的失误,那么在关系到江山社稷大事上,一向不计较小事的吕端却反其道而行之。

宋太宗至道三年,皇上赵光义病危,内侍王继恩嫉恨太子赵恒英明有为,暗中串通副丞相李昌龄等人图谋废除太子,另立楚王元佐。楚王元佐是太宗长子,原为太子,因残暴无道,太宗废弃了他。吕端知道后,秘密地让太子赵恒入宫。

太宗一死,皇后令王继恩召见吕端来见。吕端观察到王继恩神色不对,知道其中一定有变,就骗王继恩进入书阁,把他锁在里面,派人严加看守,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皇后。皇后受王继恩等人怂恿,已经产生了另立楚王元佐的意图,见吕端来,便问道:“吕丞相,太宗皇上已经去世了,让长子继承王位才合乎道理吧?”吕端回答说:“先帝立太子赵恒,正是为了今天,怎么能违背他老人家的遗命呢?”皇后见吕端不同意废太子赵恒,默然不语。吕端见皇后犹豫不定,立即说道:“王继恩企图课反,已经被我抓住,赶快拥立太子才能保天下安定啊。”皇后无可奈何,只好让太子继承皇位。

太子赵恒在福宁殿即位的那一天,垂帘召见群臣,吕端担心其中有诈,请求卷帘听朝。他登上玉阶,仔细看了一番,确认是太子赵恒才退了下来。随后,他带领群臣山呼万岁,庆贺宋真宗赵恒登基。

卷帘认准了自己拥立的皇帝才肯行礼,吕端确实是大事不糊涂。正是吕端善于答忍平时的小事,但对于重大问题的细节却一点也不忽略,才能完满地生存于朝廷之中。

在我们为人处世中,应保持清静无为的德行,做到“大智若屈,大巧若拙”或是我们常说的“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本来你很勇敢,却保持怯懦;本来足智多谋,却保持愚笨。智而示以愚,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此在“迟钝”中掌握主动。这在外交、谈判、经济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时却依赖糊涂而得以体现。郑板桥认为,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也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乃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则是假糊涂真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人难得糊涂,而大智慧正隐藏在这难得的糊涂之中。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22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老子认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他觉得有修养、有成就的人对待一切人事物,都采取平等之心,不存区别之心。回顾中国历史上,就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位伟人——周恩来。

在倡导“求同存异”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阐述了新中国外交的一个原则立场: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他在这次会议上发言说:“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国,容易对小国不尊重……由于历史的传统,大国容易对小国忽视和不尊重,因此我们经常检讨自己。到会的各国代表中如果有任何人觉得中国代表团对任何一国代表不尊重,请指出来,我们愿意接受意见并改正。”

周恩来终身信守了“平等待人”这一诺言。这是他同外国人士经常谈到的一个主题。特别是对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朋友们,他时常虚心地询问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是否发现我们有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直到他病重任院期间,最后几次会见外宾时,仍然不倦地说明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方针。

敬爱的周总理

周恩来在国际交往中平等待人的态度,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他对小国的尊重和体谅,尤其鲜明地体现了新中国平等待人的风格。1954年,许多国家派代表团参加我国建国5周年庆祝活动。在分配接待任务时,剩下欧洲一个小国外长率领的代表团无人负责。周恩来便自告奋勇负责接待。他说,我们是大国,但不能歧视小国。我们应该尊重别国的民族感情。这件事对外事工作者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令人至今难忘。

周总理的一生都是以“平等待人”为人生准则的,怪不得周总理在逝世这么多年之后,还有这么多人缅怀他、想念他。

人人都有面子,人人同样都要面子。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同样信奉“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人生信条,故而在待人处事上,应该抱着尊重任何人的态度才行,不要因为工作分工不同而轻视或鄙视他人。

某单位有两个年轻人住单位的集体公寓。两人也许都在恋爱阶段,经常很晚才回宿舍。其中一个后半夜回来了,总是一边敲门一边呵斥值班老人。老人够忍的了,三更半夜的爬将起来为他服务。一次,老人刚准备开门,门外的年轻人嫌老人动作慢,大声骂道:“我当你睡死了,叫了半天不见动静。”老人家听见了,收起钥匙转身回屋睡觉去了。年轻人叫嚷了半天,老人就是没搭理,只好在外面转到天亮。另一个年轻人就有礼貌多了,每每经过门口,一定向老人打个招呼问声好;无论有多么要紧的事,到了门口都一定下车点点头;晚上回来,无论早晚,总是轻轻地叩门,“大爷大爷”甜甜地叫。值班老人预知他回来似的,很快就笑吟吟地快步把门打开。因为工作关系,这个年轻人有段时间每天都要很晚才回来,他首先想到的是老人家的睡眠,就和他商量:“我天天打搅您,实在不好意思。如果能给我配把钥匙,晚上就不会打搅您老的好梦了,不知您是否同意?”值班老人一听乐了,谢谢两字说不停,很快就给这个年轻人配好了新钥匙。

由于个人差异,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样存在着差异,这样的差异就使一些人的内心的天平失去了平衡——在自认为毫无利用价值、地位低下的人面前,他们显得高人一头,对于这些人总是一种不屑一顾,甚至有些人对他们还略带鄙视。在某些城市里,总有些人自认为是“城里人”对于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村人或者外地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生怕他们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动不动就对这些人来一句“乡下人怎么怎么样、外地人怎么怎么样”,其实这些人又比他们强多少呢?这些人充其量能够称之为“小市民”阶级,他们有的生活甚至还不如个别的外来务工人员。

其实,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尊重他人意味着尊重他人平等的人格,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应有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不因人们之间所存在的先天或后天的差异而区别对待,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

人生路漫漫,世间存百态,世象有纷繁,每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因而,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也迥然不同。但不管怎样,面对生活,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都应摆正心中的天平。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